![]()
近日
在龙岩市中级人民法院的积极推动下
龙岩市司法救助协同中心
完成新一轮扩员
新增6家共建单位
成员单位由9家增至15家
标志着当地探索建立的
“365”司法救助协同机制进入新阶段
创新: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
2023年4月,龙岩中院立足司法为民宗旨,牵头联合市检察院等8家单位在全国首创司法救助协同中心,打破司法救助“单打独斗”局面。
![]()
龙岩市司法救助协同中心Logo
经过两年的实践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365”工作机制:“3”指“三个维度”,即通过内外衔接、上下联动、前后全程完善救助方案;“6”指“六大渠道”,即综合运用经济救助、法律援助、生活安置、学业资助、就业帮扶、心理安抚等救助措施;“5”指“五项制度”,即通过定期会商、信息共享、审查反馈、联动救助和跟踪回访等机制保障救助效果。
该机制荣获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救助创新实践优秀成果”二等奖。
实效:数字背后的温暖故事
数据显示,该机制运行以来成效显著。据统计,两年来龙岩法院共办理司法救助案件171件,救助265人,发放司法救助金653.15万元。其中协同救助32件83人次,发放司法救助金128万元,跟踪回访26人次。
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故事。年仅10岁的邓某某因交通事故遭受小腿截肢等严重损伤,生活陷入困境。12万元司法救助金的及时到位,市残联持续的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补贴和心理疏导,市妇联“顶梁柱母亲”帮扶计划的及时介入,让这个曾经绝望的孩子重新点燃了生活的希望。
“诸如此类‘灾难无情,人间有爱’的场景,在一个个受协同救助的对象中呈现。”龙岩中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张意文在联席会上指出,凝聚各方智慧的“365”司法救助协同机制的有效运转,实现了从“一次救助”到“长期关怀”、“单一救助”到“综合帮扶”的转变,让司法救助的温暖得以持续和深化。
扩围:六大新成员注入新动能
最新加入的教育、人社、团委、工商联、慈善总会、残疾人福利基金会6家单位为司法救助工作注入新的动能。
市教育局将为困难家庭子女提供不同教育阶段的资助政策;市人社局将为司法救助对象提供就业帮扶和技能培训;团市委将在生活帮扶、助学支持、心理与权益保障方面提供多维度救助;市工商联将动员民营企业提供帮助;市慈善总会将整合社会慈善资源提供应急性援助;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将为一户三残及以上家庭提供生活保障物资帮扶。
新力量的汇入,进一步丰富了救助资源,使得救助网络覆盖更广、施策更准、根基更牢。
“我们带来的不仅是资源,更是希望。”作为新加入的成员单位之一,团市委副书记李意在签约仪式上表示,“通过与其他单位的协同配合,我们将实现‘1+1>2’的救助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扩员之前,为确保协同机制有章可循,龙岩中院牵头制定了《“365”司法救助协同机制工作规范(试行)》,明确各共建单位的职责分工、协作流程和工作要求。这份规范不仅巩固了原有的探索成果,更奠定了协同救助行稳致远的制度基础。
这一以法院为牵引的协同救助新实践
是龙岩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践行司法为民宗旨中的一次生动探索
“微光成炬,灿若星河;
积跬步前行,汇细流势远。”
这一理念
已深深融入各共建单位的行动共识
一场充满温度的司法救助变革
正在闽西大地持续深化、浸润人心
来源:人民法院报、龙岩中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