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浩泽1990年出生在河北滦平县一个普通家庭,爸是交通警察,妈是中学老师,家里没啥显赫背景,但从小就教她啥叫自力更生。妈小时候家穷辍学了,还一边干农活一边啃书本,自学考上师范,当了老师,这股韧劲直接传给了闺女。
王浩泽上学那会儿,成绩稳稳的年级前头,初中二年级从滦平三中转到二中,中考全县第二,直接进了唐山一中省理科实验班。
![]()
学海扬帆,逐梦启航
高考那年,2008年,王浩泽考进东南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这专业听着就够硬核的,热能动力啥的,学起来脑壳疼,可她愣是适应得飞快。本科四年,她没闲着,成绩一直顶尖,国家奖学金、江苏省三好学生啥荣誉都拿了,还2009年12月入了党。
大学时候她还参加校田径队,代表学校去江苏省级运动会跑长跑,这不光是学霸,还带点体育细胞,身体底子打得牢。毕业时候,全系第一,直接保送本校工程热物理专业读硕士,主攻等离子体爆震,这课题听着就玄乎,是国际前沿的玩意,她一个刚本科的姑娘,导师扔给她这么个难题,她也没抱怨,咬牙钻研。
![]()
读研那几年,压力大得能把人压扁,新领域全靠自己摸索,课题难到她一度想吐槽,可她没退缩,硬是啃下来了。2015年硕士毕业,25岁,她直接进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十一所,从助理工程师干起,专攻火箭发动机预研。
这工作可不是坐办公室喝茶的,液体火箭发动机设计,参数一堆,方程式像天书,运算逻辑绕死人,她得在车间和试验区来回跑,遇到不懂的就追着问,打破砂锅问到底。没两年,她就升了高级工程师,主导过好几个项目,发动机总体设计啥的,她的手艺越来越精。
![]()
研途砥砺,伴侣同行
转行航天员这事,得说2020年9月第三批选拔启动,王浩泽当时30岁,正干得风生水起,可她脑子里有个念头:想去空间站瞧瞧。报名没犹豫,选拔过程那叫一个严,体能心理专业技能,全得过关。
她不是飞行员出身,交会对接啥的,从零起步,上千次练才百发百中。离心机6个G负荷,肺疼得像撕裂,她也没按警铃。出舱训练,穿上上百公斤的航天服,里面还加压,举手投足费劲,插个1厘米的小孔都得练半天。她就这么一层一层闯,2021年1月入伍,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四级航天员,陆军中校军衔。
![]()
这过程中,男友那份支持还真不能少。读研时候,异地三年,她埋头课题,他总在电话那头鼓励,论文致谢里还特意写了,感谢他陪伴,让她走得稳。航天员选拔高强度训练,压力山大,他也没抱怨,成了她后盾。
这不光是感情事,更是互相扶持的劲。说实话,航天这行,女人干起来更不容易,生理功能测试啥的,全是硬仗,可有这么个靠谱的人在背后顶着,她才能专心往前冲。入选后,她成了中国首位女性航天飞行工程师,这头衔听着牛,可背后是多少次咬牙坚持。
![]()
星辰大海,荣光绽放
2024年10月29日,神舟十九号乘组公布,王浩泽和蔡旭哲、宋令东搭档,她担任航天飞行工程师,10月30日凌晨4点27分,从酒泉发射中心升空,成了中国第三位飞天女性航天员。
任务里,她主责空间实验项目、物资管理和站务,发动机经验帮了大忙,机械臂操作啥的,她上手快。空间站驻留半年,2025年4月30日返回东风着陆场,身体状态良好,任务圆满。
![]()
飞天后,她的故事火了,成了无数年轻人的偶像。从火箭设计师到坐火箭上天,这转变听着励志,可内涵深着呢。中国航天这几年,空间站建起来,任务一个接一个,她这代90后,直接赶上好时候。
![]()
可好时候不是天上掉的,是国家一步步铺的路,她们这些工程师、航天员,才是那砖瓦。返回后,她没闲着,继续在航天推进领域深耕,指导新人,参与教育活动,去高校讲座,讲讲从设计到飞天的那些事。现在,她还在一线,设计下一代发动机,劲头不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