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知名律师周筱赟取现4万遭盘问”事件引起了轩然大波,这一事件本身并不大,之所以引起这么大的反响,主要原因还是民众“苦层层加码久矣”。
周律师的遭遇我也经历过,只不过我没有像周律师那样硬钢。去年有次我在家附近的工商银行取三万钱,银行让我签个保证书,说是为了防电诈,我不愿意签,银行柜员说就是走个形式,保证书是打印好的,我签个名即可。我急着有事,也觉得银行工作人员也不容易,就在保证书上签了自己的名字。
今年夏天,我再次去这家工商银行取钱,没想到这次的保证书要求更详细:不但要本人签名,还要留下自己的身份证号、手机号、原籍住址、现住地址等一系列个人信息,我十分愤怒,吵了他们一顿。银行的工作人员一脸委屈对我说,这是上面的规定,他们也没有办法。我又去了附近的交通银行,说法大同小异,用他们的话说,都是照章办事。
层层加码是口罩期间留下的病根,在这几年被变本加厉用在各个方面,而且都是打着“为你好”的旗号。暑假期间有朋友对我说,他们那里为了防止学生溺水,干脆把附近的水库的水放干。我问天旱如果农民需要浇地怎么办?她说不知道。
还有一次春节期间我去三门峡灵宝,本来约好大年初三和朋友一块聚聚,初三早上朋友突然给我打电话,说是要上班。我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大年初一三门峡水库发生了溺水事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他们单位要求提前结束年假,出去巡渠。也就是去巡视附近所有的水域,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在防电诈方面,更是把层层加码发挥到了极致,很多商家吃尽了苦头。具体来说,就是电诈分子以购买手机、烟酒等商品为名,索要商家的银行卡号,然后欺骗受害者向商家提供的银行卡付款,电诈分子在拿到商品后销赃,完成洗钱。而商家却被认定涉诈,银行卡被冻结……
这样的事件在全国各地都发生过,我看到很多商家发布视频称遭遇类似上述新型骗局,导致名下银行卡、支付宝等,被异地公安机关以涉诈为由冻结,且需要本人去异地配合警方调查。大部分商家为了尽快正常营业,在未能追回手机等货物的情况下,只能选择退回“赃款”,成为唯一的受害者。而部分事发地和冻结地警方对此不予立案,也让商家们的后续维权陷入困境。
如果只冻结涉诈资金尚可理解,但是看网上的信息,都是把商户的全部资金冻结,让人不禁要问:商家怎么知道这是涉诈资金?如此层层加码,办案的警方是纯粹为了防诈,还是借机敛财?其实某些涉黑案也一样。
一方面是以电诈等名义层层加码刁难大家,另一方面,当你去某些相关部门办个事,他们会把乒乓球的推挡技术发挥到极致。我家的房子在我大女儿名下,前年我准备把我和小女儿的户口迁过来,到辖区派出所一问,说是让我提供出生证明。我大女儿出生于1996年,那时出生的孩子,根本就没有出生证明。因为无法证明我们的父女关系,我和小女儿的户口自然无法迁到郑州。
我唯一能拿出的证明,就是我大女儿在上研究生时,在“父亲”一栏,显示是我的名字,但没有身份证号。工作人员说那不行,同名同姓的多了,凭啥证明这个人就是你?
掰扯到最后,工作人员对我说,真正有效的方法就是做亲子鉴定。我问,如果我犯了事,你们百分之一百会很快认定我们的父女关系。工作人员说,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没过多久,该派出所工作人员打电话给我普及反诈常识,我讥讽他们说:你们有这点时间,还不如帮老百姓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我迁户口的事,他说要按照规定执行,他管不了。
因为迁户口对我来说可有可无,此事一直被搁置到现在。
层层加码之所以愈演愈烈,根本原因就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典型表现,而且现在的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完全没有担当,把“该认真的事很扯淡,该扯淡的事很认真”发挥到了极致。而且这股邪风渗透了各个部门,各行各业,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样,“苦层层加码久矣”。
在很多时候,他们尽管解决不了问题,但很擅长掩盖问题,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在写这篇文章时,我就提心吊胆,生怕再被他们“解决”一回。
唐山水,作家,媒体人,河南格调律师事务所顾问,格调庄园庄主。微信号:394444810,欢迎提供各种新闻线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