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天爆发的苏丹内战,已经持续两年多,这场战争的惨烈程度,超出了不少人的想象,“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不是文学修辞,而是这片土地正在发生的真实场景。
若不是无数生命陨落、难民背井离乡,这场战争或许仍隐匿于国际新闻的一隅,截至2024年末,统计显示死亡人数逾15万,更有1200万人无奈踏上流离之路。
![]()
如今,死亡数字破百万、难民数量翻倍并非无稽之谈,战乱中的苏丹民众每日都在生死边缘苦苦挣扎,联合国难民署2025年最新报告表明,喀土穆等主要城市已然沦为一片废墟。
街道之上,完整建筑难觅踪迹,往昔居民区沦为硝烟弥漫的战场,众多儿童因食物匮乏、医疗缺失,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在苦难中苦苦挣扎。
有位苏丹母亲带着三个孩子逃亡埃及,一路上躲避炮火,忍饥挨饿,走了整整半个月才抵达边境,这样的故事,在苏丹难民中并不少见。
![]()
援助稀少军火扎堆,国际社会的双重标准
或有人言,寻常百姓于自身生计尚自顾不暇,实无余力去关注远在非洲之事,此说虽似有理,却也值得细究。
但各国政府就算做做样子,也该提供些人道主义援助吧?
现实令人扼腕叹息,内战爆发逾两载,苏丹所获国际援助款项与物资,即便是往多了估算,也不过二三十亿美元。
![]()
这个数字,和西方国家给乌克兰的援助比起来,连零头都算不上,如此看来,国际社会对苏丹内战的冷漠,显而易见。
苏丹长久以来位列最不发达国家之列,人均GDP常年居于全球末流,于诸多国家而言,这般发展滞后之国度,似难博得他们投注过多的关注目光。
但这种“看人下菜碟”的援助逻辑,真的站不住脚,人道主义救援的本质,不就是拯救生命吗?难道生命的价值,还分国家的贫富强弱?
![]()
更讽刺的是,忽视苏丹的人道主义需求,一些国家却在另一件事上格外“积极”,联合国点过名或自己承认介入苏丹战事的国家有五个,分别是阿联酋、伊朗、埃及、乍得和利比亚。
这些国家鲜少提供粮食与药品等物资,人道主义援助极度匮乏,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却持续不断地向交战双方输送军火,如此行径令人唏嘘。
这种强烈的对比,让苏丹的局势雪上加霜,本来想不通这些国家为何如此“上心”苏丹,后来发现,答案其实很简单,全是为了利益。
![]()
苏丹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地处非洲东北部,毗邻红海,拥有800公里海岸线,它与沙特隔海相望,直线距离仅200余公里,从苏丹港口出发的船只,只需半日航程便可驶入苏伊士运河。
此运河堪称全球贸易的关键枢纽,每年逾万艘船舶穿梭往来,承载着全球近三成贸易量。苏丹地理位置特殊,掌控苏丹者,便能对这条至关重要的航道施加影响力。
如此战略价值,引得各方势力觊觎,况且苏丹身为非洲东北部能源枢纽,不仅自身产油,周边诸国或从其进口石油,或借其输油管线与港口出口能源产品,更添其吸引力。
![]()
苏丹局势动荡,与索马里、刚果的“孤立之态”不同,周边国家借由能源纽带结成共同体,唇齿相依,故而在苏丹动荡面前,没有一国能作壁上观、置身事外。
只要苏丹局势未靖,战火便有蔓延之虞,或将席卷非洲五分之一的广袤领土,这一潜在危机,正是外部势力对苏丹事务干预乐此不疲的关键缘由。
内忧外患交织,苏丹战乱的深层根源
外部势力的干预是苏丹战乱升级的重要原因,但内部长期积累的矛盾,才是战乱爆发的根本,苏丹的“先天条件”并不差,它是非洲第三大国家,领土面积接近我国的五分之一,比新疆还要大一些。
![]()
人口有五千一百多万到五千二百多万,在非洲排第八,和韩国、西班牙的人口规模差不多。
虽地处东非,然自12世纪始,便深受阿拉伯文明濡染,约半数人口操阿拉伯语、笃信伊斯兰教,故而被纳入阿拉伯国家之列。
近代,苏丹沦为英属埃及政府治下的殖民地,1956年,苏丹正式宣告独立,彼时,埃及于当地影响深远,埃及首任总统纳吉布便诞生于苏丹的土地之上。
![]()
苏丹在国土、人口与地理位置上均具优势,且周边并无重大历史积怨,按理而言,其本应拥有光明的发展前景,实际上,独立之初的苏丹也的确彰显过自身潜力。
它借助外国贷款对全国公路与水利设施展开整修工作,极大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为农业发展筑牢根基,营造了极为有利的发展环境。
上世纪七十年代,苏丹在非洲农业领域地位显著,是小麦、棉花与牛羊肉的重要出口国。因其农业产出丰饶,被赞誉为“阿拉伯世界的粮仓”。
![]()
食品加工业颇为发达,展现出强劲的产业活力,此外,它还能为伊拉克、沙特等周边国家的能源产业输送劳动力,在区域经济协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半个世纪前的苏丹,并非人们印象中“贫穷落后”的非洲国家,而是一个有发展活力的地方,无奈之下,苏丹的“软实力”实在跟不上。
自从独立起,它就被三大内忧困扰:地域对立、种族冲突和宗教矛盾,这三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像三颗定时炸弹,最终引爆了内战,地域对立主要是南北矛盾。
![]()
苏丹南部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1899年成为英埃共管国时才被纳入,此前,这里与苏丹主体部分联系甚少。
当地居民多信奉基督教,与北部穆斯林群体天然龃龉,南苏丹独立时未单独划出,这一状况致使双方先后爆发两场内战,给当地带来了无尽的伤痛与苦难。
历经两场分别长达17年与22年的纷争,直至2011年,南苏丹宣告独立,这一事件使得苏丹损失巨大,南苏丹的分离带走了该国高达80%的石油储量。
![]()
这使得苏丹每年财政收入锐减超8亿美元,经济自此一蹶不振,除南北对立的困局外,苏丹西部达尔富尔地区,黑人土著部落与阿拉伯人群体间的种族冲突亦此起彼伏。
2003年爆发的达尔富尔战争持续了17年,造成约30万平民死亡,同时,阿拉伯人内部还有宗教激进派和世俗派的对立。
这三种矛盾时而叠加,时而对冲,让苏丹的政局混乱不堪,过去40年里,苏丹总共发生了11次军事政变,换了8位国家元首,其中7位是军事强人。
![]()
自1989年至2019年,巴希尔统治苏丹长达30年,其统治下,虽表面维持稳定,实则矛盾不断累积,2019年局势骤变,诸多矛盾爆发,最终演变成如今这场惨烈的内战。
毫无疑问,苏丹内战是外部势力干预和内部矛盾交织的产物,战略价值让它成为大国博弈的舞台,长期未决的内部矛盾则为战乱埋下了伏笔。
![]()
这场被国际社会忽视的战争仍在持续,无数生命在炮火中消逝,想要结束这场危机,既需要外部势力停止干预,更需要苏丹内部找到化解矛盾的出路。
这条路注定漫长而艰难,但只要还有希望,就不该被放弃,只希望国际社会能多些真诚的援助,少些利益的算计,让苏丹人民早日重返家园,远离战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