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贵州百顺集团清镇300万羽蛋鸡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的落地,即将让卫城镇犀牛村坛罐窑矿山生态修复区从传统的生态复绿到农业产业基地的转变。这一“废弃矿山利用+高效养殖”模式的落地,是清镇市矿山修复成果的生动实践。
![]()
贵州百顺清镇300万羽蛋鸡项目开工仪式在卫城镇犀牛村坛罐窑矿山生态修复区举行。沈建华摄
“十四五”时期,清镇市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以绿色矿山建设为核心,统筹推进矿山生态修复与区域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在绿色矿山创建上,清镇市严格对标贵州省绿色矿山创建标准,组织全市15家矿山企业开展第三方评估及申报工作。截至目前,14家矿山成功纳入省级绿色矿山创建名录,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猫场铝矿更跻身国家级绿色矿山行列,为全省矿业绿色转型树立标杆。
![]()
清镇市矿山修复区域。沈建华摄
生态修复工作中,清镇市不仅注重“还绿”,更着眼“利民”。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矿业公司坛罐窑铝矿在修复过程中,主动调整方案承担更多社会责任。该矿矿长左刚介绍,最初坛罐窑铝矿生态修复方案成本约800万元,修复后可形成台阶式土地交付;后续为更好契合地方政府生态保护与发展需求,矿方将工程概算调整至1200万元,额外增加约450万元成本,全部由企业自行承担。调整后修复的土地更便于地方政府合理化规划与后续高效利用,充分彰显央企在生态修复中的责任担当。
![]()
挖掘机正在对坛罐窑矿坑进行填充。沈建华摄
“十四五”期间,清镇市累计完成矿山生态修复面积15306亩,2025年计划完成2163亩。在治理实践中,清镇市探索出多元修复模式。麦格乡推行“生态修复+产业发展”模式,对小靛山村历史遗留千余亩废弃矿山,通过“废泥资源循环利用”改良土壤,种植西瓜、辣椒等经济作物,年产值突破200万元,带动60余名村民就业;顺合银泰矿业公司以“以废治废”模式,将采矿弃土等固废改良后回填复垦,累计修复矿山1800余亩;站街镇莲花村废弃砂厂通过削坡复绿、土地平整,完成42.9亩治理,新增旱地23亩、林地和草地19.872亩,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的同时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
清镇市麦格乡小靛山矿山的农业种植基地。陆劲松摄
“为巩固治理成效,推动‘边开采、边治理’与‘富矿精开’落地,助力清镇市矿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清镇市自然资源局还从三方面强化后续监管与发展保障。”清镇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孙可介绍,该局将依托“自然资源一张图”等数字平台实现矿山全流程动态监控,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完善政策引导与经济激励手段,激发企业绿色转型内生动力,培育更多国家级绿色矿山;保持打击非法开采高压态势,建立“标杆引领”机制,形成“查处一起、震慑一片、引领一批”的治理格局。(李锦明、沈建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