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7日,德国国防军召开会议,会上索尔弗兰克中将表示德军已做好与莫斯科作战的准备,他提到可以立即向北约提供八十万兵力,这一消息第二天被《环球时报》转载,称来源于俄罗斯方面,外界认为这让人联想到历史上德国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但这次德国处于防守位置。
![]()
这个将军的话不是随便说说,他提到俄军随时可能动手,甚至最快明天就会开打,这话听着吓人,但没给出具体时间,就是想让人紧张起来,德国总理默茨也跟着表态,说外交路子走不通了,只能加强支援乌克兰,他们已经送了三套爱国者防空系统,计划年底前凑够五套,国防部长说得更直接,他表示我们的生活方式快要保不住了,这种话以前没人敢公开讲,现在却成了官方立场。
![]()
德国过去的情况和现在很不一样,二战结束后他们制定了和平宪法,连军队规模都尽量控制得小,默克尔执政时期,德国一直拖延达到北约的军费开支标准,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德国逐渐转变态度,不到三年时间,从害怕打仗转为积极备战,2024年德国将军费提升到GDP的2.1%,超过了北约设定的比例,还计划到2032年进一步提高到3.5%,相当于用十年时间重新建设军队。
![]()
军工企业也跟着行动起来,莱茵金属这样的老厂子重新开动坦克生产线,加紧制造弹药,德国现在变成北约向东边输送武器的主要中转站,士兵、导弹和油料都经过德国运往乌克兰前线,他们也承认自己就是“欧洲军火库”,但代价挺大,一套爱国者系统要花十亿美元以上,财政赤字也跟着往上走。
![]()
北约内部意见不一,法国想推行自己的战略计划,匈牙利直接反对战争行动,各国立场分歧明显,俄罗斯方面则保持沉默,不再提核武器话题,转而使用心理战术让对手陷入自我恐慌,欧洲当前最担心的并非俄军实际进攻,而是持续处于被动防备的状态,这种情形就像《权力的游戏》里的异鬼威胁,敌人尚未真正出现,各方已经因为过度紧张而消耗殆尽。
德国现在说的是要保卫他们的生活方式,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但仔细一想,这和1930年代他们喊的生存空间差不多,都是为了自己能够活下去,都在忙着扩充军队和准备打仗,俄罗斯那边也总是说自己在进行防卫,却从来不提1939年和德国一起分割波兰的事情,北约不断向东扩展,乌克兰选择倒向西方,德国又一次开始武装自己,这三件事紧紧绑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解不开的循环,没有人敢说这场战争什么时候才会停下来。
![]()
去年秋天,有无人机炸了波兰边境,这事虽然没闹大,但让欧洲人心里发凉,大家开始意识到敌人可能不在远方,而是藏在眼皮底下,经济压力也跟着加重,军费增加带动物价上涨,工厂纷纷外迁,老百姓日子过得艰难,有人私下嘀咕花这么多钱是否值得,但没人敢公开反对,毕竟安全这个理由压得人喘不过气。
所有这些动作都没有修改宪法,也没有设立新的法律,全是在现有框架内做文章,靠着北约那套机制推进,德国没有宣布进入战时状态,也没有动员全民参军,但实际操作上已经离战争很近,很多人都明白这不是临时决定,而是慢慢铺好的路,只是没人愿意承认这条路最终通向哪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