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5月,在中央工委的指导下,晋察冀军区再次组建野战军,由杨得志担任司令,罗瑞卿兼任第一政委,杨成武担任第二政委。对于这样的安排,有些人或许不解杨成武是晋察冀的老资格,怎么让空降的杨得志担任司令?
![]()
杨得志、杨成武都是红一方面军红一军团出身,土地革命时期,杨得志在红1师担任团长,杨成武在红2师担任团政委。从资历来说不分伯仲,基本上同时期担任团职、师职。
抗战爆发后,他们所在的红1军团改编为115师343旅,杨得志担任686团团长,后调任344旅任职,开辟冀鲁豫根据地;杨成武担任独立团团长,被聂老总调去开辟晋察冀根据地。
在抗战八年里,杨得志主要冀鲁豫根据地,担任旅长、支队长、军区司令等职;杨成武在晋察冀一分区担任司令兼政委等。
![]()
抗战胜利后,杨成武担任将恢复的冀中军区主力改编为3纵;杨得志所在的冀鲁豫军区划归晋冀鲁豫军区,主力改编为1纵,奉命北上东北。挺进冀热辽时被留下参加承德保卫战。全面内战时,在萧克率领下参加张家口保卫战等。
1946年12月,1纵归建后杨得志被挽留在晋察冀军区,调任2纵司令,郭天民因张家口保卫战问题,对上级因不满情绪换下来。
这样,晋察冀军区下辖3个纵,2纵杨得志,3纵杨成武,4纵陈正湘。
在这一段时间作战中,其他战区的形势逐渐从被动转为主动,而晋察冀军区因此前精简严重,加上军区没有完全实现前线与后方的关系,一直处在被动的局面,尽管打了一些胜仗,但没有大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中央工委要求他们重新组建野战军,采取机动作战原则。
对于野战军领导班子问题,也是花费一些心思的。
从资历来说,杨成武从1937年就跟着聂老总抵达晋察冀开辟根据地,在10年里对根据地建设以及部队发展方面都有很深的威望。
从作战指挥来说,抗战时期战将如云,可解放战争时,冀热辽划归东北,还有一些指挥员流失,军区具备作战能力的指战员并不多,他是少有的一位。
从熟悉军区部队和干部情况来说,与他之外不相上下的干部,基本上都是认识的。而且他的作战能力和战绩有目共睹,在晋察冀军区威信很大。
![]()
综合几方面来说,杨成武似乎都是司令员的不二人选,为何让在晋察冀打仗1年的杨得志当司令呢?
第一,从出身来说,杨得志是纯军事指挥员出身,没有干过政治工作。
第二,抗战胜利后没少打大仗。准备北上时,赶上邯郸战役。晋冀鲁豫主力都在上党地区,还没有回来,敌人向冀南发起阻击,调集重兵。为主力争取时间,1纵奉命担任阻击任务,邯郸战役的关键是1纵抵挡住敌人重兵的进攻,当主力赶到时将敌人一举粉碎。
在承德保卫战、张家口保卫战中,他率领的1纵能服从大局,原本担负进军东北的任务,留着晋察冀打仗,而且指挥其他部队作战,已经有联合指挥作战的经验。
第三,晋察冀军区野战军兵力相比不大,要从被动转入主动局面,要靠军事指挥,也要考虑思想政治工作。罗瑞卿兼任第一政委,他还是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工作比较多。因此日常工作由杨成武负责是合理的安排。
![]()
杨成武是政工出身,抵达陕北后开始转入军政双肩,能力可以。
把杨成武放在政工位置上,是要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可预见性的大仗,硬仗、恶仗很多,部队思想工作不能松懈,也是确保军事指挥的双重保障。
在他们的联合下,部队打清风店战役、石家庄战役等,被动局面得到扭转。1948年,华北军区成立后,杨得志和杨成武都成为兵团司令,各自率领兵团独当一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