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舰的下水后背景下,一张疑似造船厂为其定制的航母模型的照片也悄然引爆了网络,网友们纷纷对其展开了无休止的猜测和讨论。
![]()
伴随“19”“20”两艘003A型改进型的相继下水,中国的两栖两用航母的发展也逐步从“试验探索”迈向了“成熟量产”的新阶段,更重要的是我们已经初步锁定了004型超级核动力航母的技术路线,这无疑将会大大推动中国的航母的建设与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中国的航母将何去何从!
与福建舰的19号舷的那一艘相比,19号的这艘外形就像一对双胞胎似的,三条电磁弹射器的布局、两部的升降机的布置几乎都一模一样。但细节才真正体现了其神奇的改变,它的舰岛几乎经历了大手术:原本那些挤在中部的烟囱都被单独地“拎”到了后部,而相控阵的雷达阵面则都集中到前部的舰桥上,极大地提高了指挥机动性和作战的可控性。别小看这个改动,它解决了常规动力航母的老大难问题。
基于对福建舰的不断改进如今不仅能有效的消除烟囱的废气熏黑了舰岛,还能有效的避免了对舰上的重要的电子设备的干扰,从而不仅提高了舰上的工作效率,也让舰上的工作环境更为的整洁。
![]()
更关键的是,这设计和武汉“航母楼”陆上测试平台的最新改造完全吻合,说明不是凭空想象,而是经过验证的成熟方案。
003A型作为福建舰的“优化版”,走的稳扎稳打路线。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技术已经验证成熟,歼-35隐身战机、空警-600预警机等舰载机完成适配,在此基础上做改进风险低、建造快。
江南造船厂对福建舰的建造流程早已轻车熟路,由它负责改进型批量生产再合适不过,这种思路体现中国军工“小步快跑”的智慧——先用改进型保证战斗力快速成型,再用核动力实现技术飞跃。
真正让军迷沸腾的是舷号20的模型!它由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打造,舰岛紧凑得惊人,并且从头到尾找不到烟囱的痕迹。
![]()
不出烟囱就等于宣告了这艘004型航母的核动力身份!近日该型航母的模型的曝光也等于对外界多年的猜测都给予了最直接的证实!。其实线索早有铺垫:2024年底外国卫星就拍到大连造船厂铺设004型龙骨;2025年4月又出现核设施专用码头,防护规格与美国核动力舰船维护区如出一辙。
而更关键的则是中国的舰船核动力技术储备也十分充足,其已在核潜艇的压水堆上安全地运行15年以上,而且近来公开的“船舶核动力一体化模块”的技术更是将体积的缩小了四分之一,功率的密度又反增了18%,完全就能满足大型航母的需求了。
核动力带来的优势是颠覆性的。这样一来就彻底打破了航母的燃料这一传统的制约,甚至连100万公里的航程都能轻松的不需要再加一次油就能顺利完成远洋的部署了。更重要的是,核反应堆能提供澎湃电力,轻松满足电磁弹射器、大型雷达和未来激光武器等“电老虎”的需求。
![]()
据外界的推测,004型的排水量也将有可能突破10万吨的巨舰之称,同时配备4条电磁弹射器,其舰载机的数量也将有望达到90-100架,每日的最大出动的架次或超400架,接近了目前美国的福特级两栖攻击舰的出动能力.。借助歼-35的隐身战机与攻击-11的无人机的有机结合,可形成一套高效的侦察、干扰、打击一体化的作战体系。
在航母模型亮相的背后,实则暗藏着中国海军明确的发展路线:南方地区的江南造船厂,正致力于改进型常规动力航母的研发,力求战斗力实现稳步提升;而北方的大连造船厂,则全力攻克核动力技术难关,剑指远洋作战的顶尖水平。这种“两条腿走路”的策略,既避免技术冒进,又能快速突破瓶颈。随003A和004型的相继服役,中国海军从“近海的近海防御”又将向“远海的远海护卫”做出更大的转型.。
![]()
福建舰的入列不是终点,而是一场远洋征程的新起点。模型虽小,却映射出中国航母发展的宏图——当核动力与电磁弹射在004型上结合,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脚步已无法阻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