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开车叼根牙线棒被罚?官方紧急撤销!这法律边界你必须搞懂

男子开车叼牙线被罚 交管复核后撤销

0
分享至

无锡车主钱先生开车时嘴里叼了根牙线棒,全程双手握盘、规范驾驶,却被认定为“妨碍安全驾驶”遭处罚。更离谱的是,市交管部门说叼牙线、嚼口香糖都算违法,省交通热线却表示“手不离开方向盘就不罚”,同一省内两种说法让网友炸了锅。最终官方复核后撤销处罚,还批评了相关工作人员。本文拆解这起“奇葩罚单”背后的法律逻辑,告诉你哪些行为才真的算妨碍驾驶,执法不能“一刀切”的道理到底在哪。

一、活久见!叼牙线棒开车被罚,车主委屈到申诉

家人们,最近无锡这事儿真的刷新了认知!车主钱先生的遭遇,估计很多老司机看了都得懵圈。

今年8月25日,钱先生开车出门,嘴里就叼了一根小小的牙线棒,全程那是规规矩矩——双手牢牢握在方向盘上,视线也没偏离路面,既没低头摆弄牙线,也没分心做别的,完全是正常驾驶状态。结果隔天就收到了处罚信息,罪名是“驾车时有其他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虽然只是警告,但钱先生心里别提多委屈了。

他实在想不通:“我既没影响操作,也没出任何危险,这处罚是不是太‘一刀切’了?”于是钱先生通过交管12123APP申诉,可得到的回复更让人费解:“嘴里叼牙线如果存在分散驾驶员注意力、影响驾驶操作的行为属于妨碍安全驾驶。”

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不同部门的说法居然完全相反!钱先生后来联系无锡宜兴市交通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明确说:“不管是叼牙线、叼牙签,还是嚼口香糖,都是妨碍正常交通,违反交通法。”可他拨通江苏省交通事故报警热线时,对方却表示:“只要手没离开方向盘、正常驾驶,就不算违法。”

同一省内两个部门,一个说罚一个说不罚,这波操作直接让钱先生懵了,也把这事儿推上了热搜。直到11月12日“问政江苏”报道后,当天傍晚宜兴市交管部门终于给出了明确回应:经复核,钱先生的行为没实质性影响驾驶,原认定不当,已经依法撤销处罚,还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严肃批评,后续会优化执法审核流程。钱先生这才松了口气,对处理结果表示满意。

但这事儿可没就此结束,网友们的讨论热度直接拉满,毕竟谁开车没个嘴里含点东西的时候?这罚单到底合不合理,成了大家最关心的话题。



二、划重点!法律怎么说?妨碍驾驶可不是“想当然”

很多网友疑惑:交警处罚的依据到底是什么?叼牙线真的能算妨碍安全驾驶吗?今天就用大白话给大家讲清楚,这事儿的法律边界在哪。

首先,交警处罚的依据是《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里面明确规定“驾驶机动车不得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观看电视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这里的关键是“等”字,给了执法部门一定的自由裁量空间,所以才有了“其他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这一表述。

但自由裁量不是“随心所欲”!法律专家早就说了,这类处罚的核心是“是否实际影响驾驶安全”,不能仅凭“可能有隐患”就主观推定。江苏省公安厅2024年发布的裁量基准也明确要求,这类处罚要结合行为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综合判断,轻微且没造成危害后果的,可不予处罚。

钱先生的情况很明显:全程规范驾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叼牙线分散了他的注意力,也没影响操作,更没引发任何危险或事故,完全符合“轻微且无危害”的情形,所以原处罚才会被撤销。

那到底哪些行为才真的算“妨碍安全驾驶”?给大家列几个明确的例子,一看就懂:

- 开车时手持电话接打、刷视频、发消息,这是最常见的,肯定算;

- 边开车边吃东西、喝水,比如双手离盘拿汉堡、拧瓶盖,影响操作的;

- 开车时抽烟,需要用手弹烟灰、点烟,分散注意力的;

- 还有看视频、玩手机导航时频繁低头操作,或者跟乘客打闹、长时间转头聊天等。

这些行为的共同特点是:要么影响双手操作方向盘,要么分散视线和注意力,确实会增加驾驶风险。但像钱先生这样,只是嘴里叼着牙线棒,没有任何多余动作,就被认定为违法,显然是执法过度了,违背了“法无授权即禁止”的公权力原则——法律没明确规定的行为,不能随便认定为违法。

还要提醒大家,遇到这类不服的处罚,完全可以像钱先生这样通过交管12123APP申诉,或者向交警部门申请复核,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执法部门也得守住边界,不能搞“一刀切”的形式主义,否则既让车主委屈,也会影响执法公信力。

三、网友吵翻了!这两种观点,你站哪一边?

这事儿一曝光,评论区直接炸开了锅,网友们分成两派吵得不可开交,两种观点都很有代表性:

支持钱先生、吐槽执法机械的网友占了大多数:

“笑不活了,叼根牙线也被罚?那我开车嚼个薄荷糖、含个润喉糖是不是也得挨罚?”

“执法也太死板了吧!全程双手握盘没分心,怎么就妨碍驾驶了?总不能让司机开车时连嘴都不能用吧?”

“同一省内两个部门两种说法,说明执法标准不统一啊!以后开车都得提心吊胆,生怕不小心就踩了‘坑’。”

“幸好撤销了,不然这先例一开,以后交警想怎么罚就怎么罚?法律的边界不能这么模糊!”

也有部分网友站在执法部门角度,认为安全驾驶不能掉以轻心:

“其实交警也是为了安全,嘴里叼东西确实有隐患,万一颠簸时呛到喉咙,或者突发情况需要喊话,都可能影响反应速度。”

“交通规则本来就是防患于未然,真等出了事故就晚了,开车还是得全身心投入,能排除的隐患尽量排除。”

“虽然这次处罚有点过,但也给大家提了个醒,开车时别随便往嘴里塞东西,安全第一没毛病。”

还有网友提出了关键问题:“嚼口香糖到底算不算违法?能不能出个明确清单,把能做的、不能做的列清楚,让车主们心里有数?”“执法标准得统一啊,不能市里一个样、省里一个样,不然大家怎么遵守?”

其实网友们的争论,核心还是“执法精准度”和“安全边界”的问题——既要守护驾驶安全,也不能过度执法,这中间的平衡确实需要好好把握。

结论:罚单撤销是进步,但这两个问题更该深思

钱先生的“牙线罚单”被撤销,无疑是一次积极的回应,既维护了车主的合法权益,也体现了执法部门有错就改的态度,值得肯定。但这事儿暴露的问题,比罚单本身更值得我们关注。

交通规则的初衷是保障安全,而不是制造困惑。执法部门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必须坚守“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不能主观臆断,更不能搞“一刀切”。否则不仅会让车主无所适从,还会削弱法律的权威性。

这里有两个问题,想和大家一起讨论:

1. 你觉得开车时嚼口香糖、叼牙签这类行为,应该被认定为妨碍安全驾驶吗?该如何界定“有隐患”和“实际影响驾驶”的边界?

2. 为了避免类似“奇葩罚单”,你认为执法部门该怎么做?是出台明确的行为清单,还是优化监控抓拍的审核流程,增加人工复核环节?

安全驾驶无小事,但执法也得有温度、有精度。希望这次事件能推动执法标准的细化和统一,让车主们清楚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也让执法更具公信力。你对这事儿有啥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零食店诬陷3岁小孩偷6000元零食后续:好想来紧急介入,老板回应

零食店诬陷3岁小孩偷6000元零食后续:好想来紧急介入,老板回应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12 19:13:03
退休党员请注意!30年党龄补贴≠养老金,差异全说清!

退休党员请注意!30年党龄补贴≠养老金,差异全说清!

匹夫来搞笑
2025-11-13 12:09:53
知名女星涉嫌超速驾驶致人受伤!此前确诊精神疾病

知名女星涉嫌超速驾驶致人受伤!此前确诊精神疾病

极目新闻
2025-11-13 15:15:31
中国前世界冠军,获刑14年!

中国前世界冠军,获刑14年!

鲁中晨报
2025-11-13 16:35:03
全运会乒乓球!世界冠军惨遭逆转,女单4强诞生,陈梦约战王曼昱

全运会乒乓球!世界冠军惨遭逆转,女单4强诞生,陈梦约战王曼昱

知轩体育
2025-11-13 16:10:03
特朗普致信以色列总统,呼吁赦免内塔尼亚胡

特朗普致信以色列总统,呼吁赦免内塔尼亚胡

界面新闻
2025-11-12 21:48:59
4899元,iPhone 17,价格真的太疯狂了!

4899元,iPhone 17,价格真的太疯狂了!

科技堡垒
2025-11-13 12:19:48
王中磊破产,携全家搬出庄园住进别墅,老婆愁眉苦脸被迫接受降级

王中磊破产,携全家搬出庄园住进别墅,老婆愁眉苦脸被迫接受降级

不写散文诗
2025-11-13 14:08:21
一条狗引发的命案后续:案发当晚视频曝光,律师透露一审重大进展

一条狗引发的命案后续:案发当晚视频曝光,律师透露一审重大进展

吭哧有力
2025-11-13 15:13:22
全运乒乓球大爆冷!头号种子提前回家,林高远4-1霸气冲冠

全运乒乓球大爆冷!头号种子提前回家,林高远4-1霸气冲冠

舟望停云
2025-11-13 13:43:55
重大利好出现,A股终于如期大涨!

重大利好出现,A股终于如期大涨!

君临财富
2025-11-13 16:12:46
日本民众82%支持涉台武力表态 中日军力对决风险下的亚太局势变局

日本民众82%支持涉台武力表态 中日军力对决风险下的亚太局势变局

行者聊官
2025-11-12 16:59:14
突发:许家印最新消息!儿子也被抓!23亿信托资产失效!

突发:许家印最新消息!儿子也被抓!23亿信托资产失效!

新浪财经
2025-11-13 00:07:07
西安8岁女孩已在福利院过夜:今日做入院体检,换了新衣服,准备入学

西安8岁女孩已在福利院过夜:今日做入院体检,换了新衣服,准备入学

极目新闻
2025-11-13 15:26:03
沈伯洋在德国国会门口喊话大陆,中德引渡条约成焦点

沈伯洋在德国国会门口喊话大陆,中德引渡条约成焦点

现代春秋
2025-11-13 17:11:49
罕见!央媒对高市早苗火力全开,骂得相当难听,奉劝她别满嘴喷粪

罕见!央媒对高市早苗火力全开,骂得相当难听,奉劝她别满嘴喷粪

时时有聊
2025-11-12 20:45:52
中日两国必有一战,谁也无法调和,谁也无法阻挡中华民族统一大业

中日两国必有一战,谁也无法调和,谁也无法阻挡中华民族统一大业

易玄
2025-11-13 06:25:22
歌手阿珍在工作过程中,因电动座椅架挤压身亡

歌手阿珍在工作过程中,因电动座椅架挤压身亡

鲁中晨报
2025-11-13 17:19:01
储能、有色涨停潮!年底前的投资主线,一文看懂背后逻辑

储能、有色涨停潮!年底前的投资主线,一文看懂背后逻辑

金石随笔
2025-11-13 12:20:36
全运会乒乓:女单4强名单出炉,国乒2大主力出局,陈梦超级逆转

全运会乒乓:女单4强名单出炉,国乒2大主力出局,陈梦超级逆转

知轩体育
2025-11-13 14:56:52
2025-11-13 20:28:49
一丝不苟的法律人 incentive-icons
一丝不苟的法律人
20年法律知识,带你学法
1377文章数 478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荒野求生"刀疤哥"每天吃30多个猕猴桃:一次性采摘40斤

头条要闻

荒野求生"刀疤哥"每天吃30多个猕猴桃:一次性采摘40斤

体育要闻

保罗,看看你对马刺干的好事!

娱乐要闻

王鹤棣孟子义真要搭?

财经要闻

源峰25亿赌局!汉堡王中国"卖身"求生

科技要闻

深夜重磅!GPT-5.1发布,奥特曼大谈情商

汽车要闻

具备高阶辅助驾驶功能 欧拉5预售价10.98万起

态度原创

教育
本地
亲子
房产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曾被预警“自杀倾向”的自闭症少年,考上了985博士:这位妈妈的做法值得所有赞美!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江声浩荡阅千年,文脉相承看芜湖

亲子要闻

何穗产后首晒照,网友:这是刚生完的人吗?

房产要闻

8200元/㎡!海口宝龙城,彻底杀疯了!

军事要闻

美国在委内瑞拉海岸动用无人机和F-35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