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的记忆里,大概小时候是物质匮乏吧,每天除了喜欢听刘兰芳的《岳飞传》,或单田芳的《杨家将》之类的评书以外,还有真心期盼的,听“谷小瞎”唱民间小调,同样必不可少。
就是,这些老掉牙的评书和民间小调,总是让我着迷、怦然心动。
什么叫民间小调?一般指流行于城镇集市的民间歌舞小曲。经过历代的流传,在艺术上经过较多的加工,具有结构均衡、节奏规整、曲调细腻、婉柔等特点。
民间艺人谷小瞎,就以演唱民间小调而著称,其作品很多,譬如:《八段锦》、再譬如:《手扶栏杆叹十声》等。他的表演风格融合了淮海戏、琴书等传统艺术形式,内容多反映民间生活与地方风情。
谷小瞎,伊芦人,大名不清楚,出生年月日也不详。只知道他打小,因眼疾而失了明,打记事起就跟着师父学唱民间小调。师父走后,他便背着三弦走镇穿乡,“小瞎”这称呼,带有亲切感。
他的弦琴是老物件,琴杆磨得发亮,弦轴缠着褪色的蓝布,那是师父临终前给你他的念想。
谷小瞎唱的民间小调,影响力巨大,非常盛行,它曾一度流传于沭阳、灌南、灌云、涟水,尤其是海州板浦一带。
谷小瞎的绝活是唱《周法乾杀妻》,没有刻意渲染的悲情,只用乡土十足的直白唱词,将汉奸周法乾的冷酷与残忍,刻进了听众的记忆里,也让这段沾满鲜血的往事,随着弦音流传至今。
小调里的故事,根植于真实的历史尘埃。周法乾号振兴,灌南县武障河西大周庄人,本是家境殷实的青年,却因母亲遭土匪绑架,后被烧死而性情大变,此后一步步滑向罪恶深渊-----枪杀无辜、诱杀革命志士八路军团长汤曙红、投靠日军当汉奸,烧杀抢掠、奸淫妇女、无恶不作,双手沾满了百姓的鲜血。他盘踞灌云县龙苴一带时,不仅用扒心、挖眼等酷刑残害抗日军民,对身边人更是毫无温情,“杀妻”便是他的暴戾本性的缩影。
![]()
谷小瞎的小调里,这一段往事被唱得字字泣泪,谷小瞎这样唱道:“周法乾败走何家庄,转眼又把汉奸当,抢来民女做偏房,稍不如意便动枪”。相传他的第七房小妾因回娘家探母迟归三日,便被疑心不忠的周法乾视为“隐患”。小调唱到此处,弦音陡然转急,“据点里灯影晃,刀光寒透旧衣裳,哭喊声声惊夜鸟,无辜性命赴黄粱”,没有华丽辞藻,却把一个女子的绝望与周法乾的狠戾勾勒得淋漓至今。
乡韵悠悠,警示长存。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谷小瞎多在槐树下、夏夜的月光下,怀抱三弦,听者甚多,有的站着,有的席地而坐。当唱到周法乾的残暴时,骂声四起;唱到周法乾最终被八路军击毙时,百姓拍手称快。
那时,我也夹在人群中,听谷小瞎唱《周法乾杀妻》。
孩提时,谷小瞎的民间小调,的确给我带来了无尽的乐趣。尽管不知道许多道理,心里只是觉得谷小瞎的民间小调,好听,听不够,每次听得都津津有味。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如今,谷小瞎年龄渐高,民间小调的传唱也渐趋沉寂、难得一见。
我偶尔会回望、会惦念。不过,让我欣慰的是,《周法乾杀妻》的旋律仍然在抖音、优酷等平台上的演出视频,仍能引来不少网友的关注。
谷小瞎的琴弦声,以及那苍凉的歌调,永远在我的记忆里,回响不息!
![]()
作者简介:潘友国,土生土长连云港板浦人。喜欢看书、写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