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有幸参加了交流学习论坛,交流了一个问题,就是讲: 中医学生毕业后,要不要去规培?
关于规培呢,我之前也写过一篇, 供大家参考。
![]()
规培既苦又累,我为什么还要劝你规培?来看看这九大优势
![]()
今天呢,我还是建议大家去规培,为什么呢? 结合之前的学习讨论和思考,论述如下:
一、 熟悉现代医学(西医), 仅掌握中医知识是不够的
现代科技高速发展,我们现在治疗疾病,不可避免的的看患者哪来的化验单和检查报告等, 难道您说您是中医,不看报告?
同时,我们大学毕业或是学硕毕业,根本没上过多少临床,通过规培三年, 较为系统的学 习书写规范病史,比较系统的学习现代的病理生理和 诊疗 规范,为我们临床打下坚实基础。
二、现代化检查化验帮助我们确定临床诊断
我们都知道, 中医病名多是属于“某某”范畴,诊断较模糊,病名比较宽泛。
比如:“颈椎病”可以分为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交感型、脊髓型、混合型颈椎病等等;“腰痛”现代医学可以分为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椎管狭窄、腰三横突综合征等。
前一段时间听医馆界和张宝旬老师直播时听到一个观点,供大家参考: 用西医来诊断,确诊疾病,在保证生命安全的情况下,用中医思路方法去治疗疾病。
三、避免发生医疗事故,为漫长从医之路打下坚实基础
医疗最重要的是医疗安全,其次才是疗效。
现在规培,ICU和或急诊是必须轮转的,如果经历过急诊、ICU种种“大场面”之后,至少再遇到一些紧急事情后心里不慌,再进行规范化的处理能够极大程度避免了医疗事故的发生。
漫长医学执业路,总会遇到一些危症、急症,如果您没见过这样的情景,多多少少心里会着急忙慌,慌则多错发生医疗事故,也许会给我们医疗职业生涯造成坎坷,乃至断送。
之前有同学问我,您觉得规培最重要的是什么,我说:遇到危急重症不慌,最大程度的避免医疗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规培可作为一个学校到临床的桥梁和缓冲
对于一位优秀的医生来说,除了学习医学临床知识外,学习各科室老师与病人如何交流沟通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医疗技术是一方面,医患沟通技巧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沟通与关心病患既可以帮助我们提高临床有效率,还可以帮助我们极大的避免医患矛盾,以及发生医疗安全事件后如何更好的处理。
![]()
五、知道中医、西医优势和短处,可为自己以后发展方向做一思考
在规培过程中,会在住院部工作,也会和导师上门诊,会发现很多中医治疗效果周期比较长,西医比较快,但是也有很多患者辗转多家西医医院不见效,用中医治疗的方法效果很不错。
![]()
借规培这一机会,知道中西医各长处和短处,在此过程中 摸索 找到自己所在中医方向专业的优势病种,一病深入发展并放大中医优势, 更好为患者服务。
六、中医学作为医学门类之一,中西医需融会贯通
医学是为临床疾患服务的,无中西之分, 中医学作为一门传统医学,需 “勤求博采,厚德济生”,随着现代科技技术的发展,需要吸收西医学优秀可取之处“为我所用”, 期待中西医融汇贯通, 为更多患者服务, 同时呢也要 坚守中医思维 。
![]()
七、好的中医应该是什么样子,不单单是治疗疾病(知识面广博)
但说中医是文化这一观点,我对此保留意见。
![]()
八、规培的不足和规培前的考虑
当然,规培也有诸多不足,结合自身规培情况,也询问了一些周边同学朋友,总结起来就几个字: 活多钱少,廉价劳动力!
1.一同学说,三千块都请不到农民工干一月,却能招来硕博士安心干三年。
2.当然,规培需要较强的心里和身体素质
尤其是刚入规培,各种事情都不熟练,需要较强的心理素质,近年来也屡屡看到很多规培生自杀跳楼等等。
也是有高强度的身体负荷,在急诊、ICU以及疫情特殊时期,也许要连续工作一周,也许要24h乃至36h不能好好的休息睡觉。
如果您身体平素比较虚弱,也许要权衡利弊去做选择,毕竟自己的身体才是第一位的。
![]()
最后的最后,作为一个医生,应将规培作为学校通往临床的一个桥梁,同时也不应区分中西医,两者皆是医学大范畴的一部分。
医学是以疗效为根本,治好病就是好的医学。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