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中工网)
“在舞蹈治疗的课程当中,我会感觉我们之间已经不再是师生的关系,而更像是朋友,我会帮助学生释放掉他们身上的枷锁。”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舞蹈治疗与康复教研室主任刘珊珊说,在她的舞蹈治疗课堂上,同学们不用刻意编排舞蹈,肢体动作也不用整齐划一,可以“随心而动”,用舞蹈与心灵对话。
近日,《工人日报》记者来到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跟学生们一起上了一堂刘珊珊老师的舞蹈治疗课。
![]()
在刘珊珊眼中,舞蹈治疗从不是“带着大家跳舞”那么简单。“它是一门把心理学、舞蹈学、医学、康复学揉在一起的交叉应用型学科,核心就是以动作为媒介,让心里说不出来的话,通过身体表达出来。”她解释道,这门在西方已发展数十年的学科,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今年,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获批教育部首个舞蹈治疗本科专业,让这门小众学科终于有了系统化培养的“官方路径”。
不同于普通舞蹈课上“教动作、抠细节”的师生距离感,刘珊珊的课堂里没有“标准动作”的束缚。
最让刘珊珊难忘的,是几年前带队去本地特教学校实践时遇到的那个10岁自闭症男孩。“他不让任何人碰,总是一个人在角落”刘珊珊没有急于靠近,通过镜像练习与男孩拉近距离,建立连接。
课程的分享环节,往往藏着最动人的“自我看见”。
刘珊珊记得有个女学生,平时总是大大咧咧的,给人的印象一直是自信开朗。可在一次“真实动作”活动中,女生突然大哭,把在场的人都惊住了。“舞蹈治疗不只是疗愈,更是帮人看见真实的自己。”刘珊珊感慨道。
“现在大家的压力太大了。”刘珊珊说,随着社会对心理疗愈需求的增加,从特殊群体到普通上班族,需要这类服务的人还在不断增多。作为一种创造性、表达性的艺术治疗方式,舞蹈治疗前景广阔,需求巨大。随着首届本科生的招收,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正加快构建系统的课程与实习体系,培养具备专业素养的舞蹈治疗人才,推动这一新兴领域在国内规范发展。(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金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