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讯社青海讯(记者保积来)11月12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十四五”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专场)。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毅青向大家介绍“十四五”期间在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方面取得的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
![]()
据介绍,经过五年努力,在省部共同制定的《打造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专项规划(2022-2025年)》引领下,青海省确定的27项目标任务,已提前或超额完成19项。目前,青海已建成全国最大的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国家级春油菜和马铃薯制繁种基地、全国最大的有机枸杞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冷水鱼生产基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能力及综合效益显著提升。
生产基础进一步夯实
青海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目标任务的103%,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88万亩。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全国有机农产品基地24个,完成目标任务的3倍。改造升级蔬菜生产基地30万亩,完成目标任务的200%。供给结构持续优化。青海省粮食和油菜产量均创十年新高,牦牛肉、马铃薯、蔬菜产量完成目标任务;藏羊肉、青稞、油菜、冷水鱼、枸杞产量目标任务年内将全面完成。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质量监管全面加强。全面推行达标合格证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达99.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牦牛、藏羊原产地追溯覆盖39个县(市、区)。累计获得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达到1337个,较2021年增加1倍。综合效益充分显现。2021年至今年6月底,青海省累计输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324.8万吨、价值达559.1亿元。《省部共同打造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行动方案》重点任务落地落实,绿色发展支持体系、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发展体系、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现代农畜产品加工体系、物流输出体系和市场营销体系等7大体系初步构建。《进一步深化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实施方案(2024-2030年)》正在有序推进。
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连续5年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化肥农药使用量较行动实施前减少20%,绿色防控覆盖率由2020年底的45%扩大到52.9%。秸秆综合利用率、农田残膜回收率、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分别达90%、90%、88.8%。绿色有机覆盖更广。年内有机草原认证面积将达到4.5亿亩,在全国实现首个可利用草原有机监测全覆盖。77个农产品成功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青海省绿色有机农牧业企业达318家,绿色有机农牧业产值达162.27亿元。
高原种业振兴提速
改扩建全国唯一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复份库,三个县区被列入全国制种大县、良种繁育基地,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2%。青杂系列品种在全国春油菜区推广面积达504万亩,占到春油菜总面积的85%。“青薯9号”全国种植面积达747万亩,连续四年蝉联全国马铃薯种植品种榜首。支持青海互丰出口蒙古国油菜种子120吨,加强与伊朗、蒙古等国家种业交流合作,推动省内种业企业“走出去”。畜牧业转型成效显著。推动畜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扶持培育牦牛藏羊养殖基地(生态牧场)554个,共和县、泽库县、海晏县、达日县被列为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国家级试点县。牛羊年出栏量稳定保持在900万头只以上,牦牛藏羊出栏量居全国第一。“冷资源”催生“热产业”。全力推进冷水鱼、冷凉蔬菜万吨级“双冷”产业集群建设,建成百亩以上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312个,青海省蔬菜播种面积超66万亩,总产量近170万吨,较2020年底增长12.3%。冷水鱼产业呈现强劲活力,以鲑鳟鱼为主的冷水鱼产量达1.9万吨,占全国30%,出口占全国的97%。
产业集聚效应增强
累计创建5个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7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6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6个国家特色优势产业集群、3个国家绿色发展先行区、23个产业强镇,集聚带动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精深加工能力提升。青海省规模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64家,认定创新型农畜产品加工企业4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3家,青海省主要农畜产品加工率由61%提高到64.3%。标准体系日趋完善。累计制定国家行业标准5项、现行有效地方标准822项,制定发布牦牛、青稞等特色产业标准体系10项,按标生产的格局正在形成。
品牌体系更加健全
培育“河湟田园”“神奇柴达木”“祁连山下好牧场”等8个市州区域公用品牌,发布100个“百佳优品”和100个“青农优品”农产品品牌。宣传推介成效明显。在北京、上海、山东等地举办专场推介活动,用好对口帮扶和东西部协作机制,组织开展“百万牛羊进山东”“青货入苏”“藏羊进京”等活动,建成青海农林牧商品交易中心等一批农畜产品电商平台。产业融合深化发展。因地制宜发展休闲观光、农事体验、运动康养、乡村消费等融合产业,打造“农体文旅商”融合新模式,两届“青超联赛”带动农畜产品销售额累计达3100余万元,形成“农业+”多业态发展态势。
市场网络更加健全
在省外建立专供基地、体验店等26家,推送8大类百款高原臻品入驻“中信易家”“中信大昌行生活”等央企电商平台,建成青海拉面“三店合一”样本店200家,青海省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速36%。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在香港、澳门等地开展推介交流活动,打通养殖牦牛肉及其制品供港通道,130余种高原特色农产品亮相香港,50余家农牧企业的59个农畜产品通过STC认证。冰鲜藏羊肉进入澳门市场,乐都彩椒首次出口俄罗斯,青海马铃薯首次出口中亚,冻鳟鱼、冬虫夏草出口量全国第一。加强与伊朗、哈萨克斯坦等“一带一路”国家农业的交流合作,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远销世界30多个国家。今年前9个月,累计出口特色农产品5.9亿元,增长52.8%,出口增速居全国第一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