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6日至31日,长宁区2025年度“沪港新”青年律师涉外法治联训在新加坡管理大学成功举办。培训围绕国际仲裁、跨境金融监管、知识产权保护等核心领域开展系统教学,组织学员实地走访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国际仲裁中心及知名律所、金融机构,搭建与当地法律、金融界合作桥梁,为深化跨法域协作、服务中国企业出海奠定坚实基础。本期选取第三组学员的心得体会予以展示分享。
![]()
非常荣幸参加此次青年律师赴新加坡学习交流活动,这次的活动为我们青年律师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新加坡司法制度、法律服务体系及投资环境的宝贵机会。通过与当地律师、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的深入交流,使我们对新加坡及东南亚地区的法治环境和投资制度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作为一名长期从事诉讼与争议解决业务的律师,我深切体会到,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我们必将更多地接触和处理涉外法律事务。本次交流所获得的经验与启发,将有助于我在未来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专业、全面的法律服务。
![]()
这次培训内容丰富,涵盖中国参与WTO进程、新加坡国际仲裁规则、跨境打击金融犯罪、知识产权保护和新加坡金融监管举措,让我对涉外法律服务领域的深度与广度有了全新的理解。作为中国律师,在提供涉外法律服务时,不仅需要完备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更需要具备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必要时,可与境外相关律师事务所、企业服务机构进行合作,借助所属地相关机构的专业优势,以确保客户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以应对越来越多的涉外法律需求的挑战和机遇。
![]()
在培训中,新加坡先进的司法理念和高效的管理模式令人印象深刻,其在法治建设方面注重创新与实践结合,尤其是在仲裁机构和仲裁制度中,可以通过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有效提升了司法效率和社会和谐度。作为一名上海律师,我意识到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紧跟国际法律动态,将先进理念融入日常工作。同时,要注重跨领域知识的积累,以应对日益复杂的法律问题。此外,还需加强与同行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上海法律行业的发展。我会把此次培训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法律服务,也为法治建设添砖加瓦。
![]()
本次培训通过系统学习和实地走访,我对新加坡的法律服务与争议解决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不仅深入了解了新加坡实行的双轨制仲裁体系及其在实践中的运作方式,也对知识产权保护、数据合规、企业出海支持等领域的实际操作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进一步理解了如何将理论知识与跨境业务需求相结合。此次培训不仅拓宽了我的专业视野,也增强了我在跨境法律实务中的操作能力。我将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助力客户在国际业务中稳健发展。
![]()
本次涉外法治联训通过系统性的课堂讲授以及实地参访新加坡法律服务顶尖机构,不仅让我对国际仲裁、金融监管、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的规则与实务有了更透彻的理解,更是开拓视野、理念更新的良好机会。培训不仅帮助我们系统构建了跨境法律服务的知识框架,更是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中国青年律师在国际舞台上的责任与机遇。我们亲身感受到了新加坡作为国际枢纽的专业效率与法治精神,也坚定了我们提升自身能力、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信心与决心。我将把此次培训的所学所感转化为前进的动力,积极投身于涉外法治实践,为提升长宁法律服务能级贡献自己的力量。
![]()
在本次赴新加坡进行涉外法律服务培训期间,通过与专家学者的交流,让我对新加坡的法律制度体系、金融监管、国际仲裁实务以及涉外法律服务跨区域合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为今后服务国内企业参与跨境仲裁以及涉外法律服务跨区域合作提供了更坚实的专业支撑。作为一名涉外律师,不仅要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国际化视野,更要在理念上完成从“本土法律人”向“国际服务者”的转变。我将继续秉持开放学习的理念,立足本土,勇于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为我们国家的涉外法治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
新加坡作为国际商事枢纽,其法律体系的透明高效与国际兼容性,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了成熟的法治环境样本。新加坡依托广泛的自贸协定与双边投资协定网络,为企业打通市场准入通道并保障公平待遇;知识产权领域的快速注册机制与多条约衔接,筑牢了企业创新成果的保护屏障。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国际认可度极高,已成为跨境贸易争议解决的重要选择。此次学习让我深刻认识到,投资合规与跨境执法协作是企业出海的核心痛点。助力企业出海需融合国际规则视野与本土实务经验,强化合规审查、风险防控与争端解决等全链条法律支撑能力。
![]()
本次培训通过系统学习国际法律规则演进、金融监管实践及跨境争议解决等专题,使我深刻认识到中国在国家、行业及律师个体层面积极参与全球新规则制定的战略意义。对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参访以及监管沙盒、数据流通等机制的了解,让我切实感受到其金融科技监管与反洗钱制度等的前瞻性。钟庭辉律师关于国际仲裁与调解的课程,则揭示了法律创新在支持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关键作用。此次经历不仅是一次专业知识的深化更新,更是一次思维模式的革新,激励我作为新时代法律从业者,必须持续拓展国际视野,以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与客户在全球化背景下的需求。
来 源|行业管理科
编 辑|潘虹丽
校 核|丁思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