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弄堂里的上海话对话
被搬上大荧幕,
当一碗家常菜肉馄饨
被煮成生活滋味...
期待已久的海派电影
沪语版《菜肉馄饨》
超前点映
侬看过了伐?
![]()
这部由潘虹、周野芒、
陈国庆、茅善玉等
实力派主演的影片,
近日热度一路up狂飙~
排片不足0.1%
却交出“神仙成绩单”
![]()
上周末 ,电影《菜肉馄饨》
在上海128家影城
开启了超前点映。
![]()
谁能想到?
一部排片占比不足0.1%的
沪语电影能在单日斩获110万票房
更惊艳的是,它还揽下了
全国单日2.5%的票房份额
在上海本地更是创下
22%的票房占比,
成为近期影市里的一匹“黑马”
大光明电影院千人观影
剧组贴心准备了现包菜肉馄饨
让观众带回去解馋;
![]()
![]()
![]()
国泰电影院有导演包场加持;
![]()
保利国际影城上海世博店
为到场观众赠送
电影相亲“同款”透明雨伞
![]()
紫荆广场卢米埃电影院的
1号厅座无虚席,
扑扑满的盛况重现影院
![]()
不少人都是携老带小
全家出动!
在小侬的一个聊天群里,
一位网友分享:
“明天一家五口,
晚上去电影院看,票买好了”
![]()
还有位网友透露:
同学直接囤了10几张票,
就等着放学后和小伙伴们
集体打卡大光明!
![]()
上海街头巷尾
《菜肉馄饨》的宣发海报
随处可见!
![]()
![]()
就连盛兴沧浪亭等老字号
也加入宣发阵营,
门店门上贴满电影海报,
让“菜肉馄饨”的烟火气
渗透至城市街巷。
![]()
仪式感拉满!
阿姨爷叔盛装赴约
![]()
《菜肉馄饨》的观众席
中老年观众数量碾压年轻人,
堪称上海退休阿姨爷叔
的生活缩影。
![]()
![]()
许多阿姨妈妈精心打扮一番,
把看电影当成是
一场隆重的约会。
![]()
![]()
![]()
甚至有被搀扶着来的,
被推着轮椅来看电影的老年人。
不少人许久未进影院,
却为这部沪语片专程而来。
![]()
![]()
![]()
检票口常有阿姨特意叮嘱
“票根覅撕特,阿拉要留作纪念”
入场后还有长辈对着座位号犯迷糊,
散场时也能看到许多银发老人
说笑着牵手回家。
![]()
![]()
这些可爱的细节印证了
这部电影对于
上海银发族观众的吸引力。
放映厅里,交头接耳的少了,
玩手机的人更少了。
潘虹与周野芒的对手戏,
让全场笑了三十几次,
最后又纷纷红了眼眶。
![]()
![]()
不仅老年观众爱看,
许多80后90后也会
带着孩子一起观看~
一位网友分享道:
带7岁不讲上海话的小囡去看,
她也看得咯咯笑,
周围爷叔阿姨一边看一边怀念,
全是熟悉的场景与情怀。
![]()
还有网友感慨:
“我周六看的,两场都满座,
进来的人都讲上海话,
好久没有周围都是上海人的氛围,
这部剧又把上海人都聚集到一起了”
“听着周围年长观众们
边看边悄悄交流,
感觉特别温暖。”
![]()
沪上明星大联欢
群演里面“找熟人”
![]()
观影的乐趣,
一半藏在剧情里,
一半躲在“彩蛋”里。
这次的电影《菜肉馄饨》演员阵容
堪称“上海名人录”
有种上海人“过年了”的感觉
爸妈熟悉的沪上电影演员、
沪剧演员、滑稽戏演员、
上海名主持人等轮番登场,
全认出来就证明
你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
![]()
观众全程开启“认人游戏”
有人坐在第一排仰着脖子,
哪怕脖子酸也乐此不疲地找熟人。
小侬曾报道过的
霍山路奶茶卞阿姨
是第一个在电影里出场的。
阿庆爷叔出场时,
是谁满脑子都是他的经典台词
“珍珠奶茶真好喝”
![]()
给老汪看病的医生
是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
菜场肉铺老板是老戏骨邱必昌
也是《繁花》里的巫医生(眼熟!)
![]()
还有倪夏莲阿姨、钢琴家孔祥东
演员陈龙一家人客串,
以及袁鸣饰演老金妹妹出现的时候,
真的老惊喜了!
就连片尾曲也是阿拉上海人熟悉的
彩虹室内合唱团。
![]()
![]()
![]()
![]()
影片里的场景
同样藏着满满的回忆杀!
人民公园、国际饭店、淮海路、
南昌路、锦江乐园摩天轮等熟悉景致
都是上海小囡的成长回忆。
![]()
当新民晚报、蜂花牌檀香皂、
光明牛奶、国际饭店蝴蝶酥、
凤凰牌自行车等老物件出现在电影里
再加上全程听着亲切的上海话,
上海人的DNA动了~
![]()
这种“沪帮沪助”的老熟人模式
收获大量本地好评,
网友呼吁:
这样的本土电影多拍一点。
![]()
![]()
有网友直言:
电影里国际饭店下午茶的场景,
让人联想到这是退休工资较好的
叔叔阿姨会享受的生活,
普通退休老人虽不常这般奢侈,
但也能在银幕上找到情感共鸣。
作为一部非主流且是方言的电影,
在如今的市场格外难得
“所以必须支持一把”
![]()
痛车痛楼+联名馄饨
跨界联动延伸银幕外
![]()
银幕之外,
《菜肉馄饨》联动周边的
新经济模式也让人眼前一亮。
911路公交车化身
“菜肉馄饨痛车”
成为上海街头一道
移动的风景线~
![]()
上海首个“馄饨痛楼”
空降思南公馆,
三层老洋房复原
电影里“老汪的家”。
![]()
![]()
痛楼里,小侬的母报
《新民晚报》无处不在
拿上一份拍照打卡,
氛围感直接拉满。
![]()
![]()
喝杯咖啡,听听评弹
打打乒乓,着着棋子
讲两句上海闲话,
仿佛回到了小辰光弄堂生活。
![]()
![]()
另外——
小侬友情提醒:
看完菜肉馄饨
电影票根千万不要扔掉!!!
这可是硬通货,
好多地方可以凭票根享优惠。
东泰祥:
凭票根对折吃馄饨,
重庆北路店、爱琴海店24小时营业,
随时能解馋
![]()
盛兴点心(思南路店):
限时打造“菜肉馄饨体验店”,
活动持续至2026年1月7日,
打卡老上海地道风味
![]()
![]()
据说看完这部电影,
90%的上海人
都有冲动想去吃一碗馄饨。
(当然姆妈牌最佳!)
![]()
![]()
此外,三阳南货店、新亚、邵万生、
国际饭店等老字号
也能凭票根获得相应优惠。
上海光明旗下的
爱森推出联名款馄饨,
让大家在家也能复刻“电影同款”。
![]()
3种不同口味,分别是:
馅足柔嫩的黑猪荠菜鲜肉馄饨、
口感清香的马兰头猪肉馅
鲜掉眉毛的荠菜猪肉馅
现已在爱森优选线下店铺开售~
![]()
馄饨的“名分之争”
上海网友现身说法
![]()
一碗馄饨
勾起地域饮食记忆与文化共鸣
电影中,菜肉馄饨
不仅成为剧情亮点,
更意外引发全网关于
馄饨叫法与饮食记忆的
热烈讨论。
![]()
关于馄饨的不同叫法,
有不少上海网友分享了本土认知:
上海人一般直接叫馄饨或者大馄饨,
主要是为了区分小馄饨,
后来有了虾肉馄饨,
才专门叫菜肉馄饨。
![]()
也有70后网友补充:
其实菜肉馄饨
老底子就有了
![]()
![]()
从影院到街头,从银幕到餐桌
《菜肉馄饨》用一碗馄饨的温度,
串联起了海派文化与城市烟火气。
有人说——
平平淡淡一碗馄饨,
就是上海人的生活。
![]()
![]()
![]()
现在阿拉上海人
不仅有“排骨年糕”,
又多了一碗“菜肉馄饨”。
![]()
有人问,电影讲的是相亲
年轻人适合带父母去看会被催婚伐?
大家放心!
这部影片不仅不催婚,
很大程度上还会帮你劝解父母~
![]()
11月15日正式公映在即,
无论你是上海人带着回忆去看,
还是新上海人想要了解上海
都不妨赴一场影院之约~
看好电影侬吃馄饨了伐?
有看过的小伙伴也可以晒晒票根,
欢迎移步评论区聊聊你的观影感受
但不要剧透哦~
【侬好上海·田诗雍原创编辑】
侬好上海(ID:helloshanghai2013)原创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评论来源各路网友,如有冒犯,敬请联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