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号称隐匿在人体内的“无声杀手”,悄无声息地侵蚀着骨骼健康,尤其在中老年人群、绝经后女性中高发,骨质疏松人群发生髋部骨折1年内死亡率20%~24%,致残率和致畸率50%以上,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及预后。而维生素D在维持骨骼强度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科学提升其水平,是预防骨质疏松的关键一环。
![]()
维生素D是一个笼统概念,并非指的单一成分,它包括维生素D₂(麦角钙化醇)和维生素D₃(胆钙化醇)。
人体获取维生素D主要通过两个途径:
一是阳光照射皮肤,紫外线促使皮肤中的 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₃;
二是从食物中摄取,如深海鱼(三文鱼、金枪鱼等)、动物肝脏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
然而,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节奏的加快,使得许多人日照时间不足,饮食中维生素D摄入量也可能不够理想,这就增加了维生素D缺乏的风险,进而为骨质疏松的发生埋下隐患,骨质疏松也年轻化、严重化。
![]()
当人体内维生素D水平充足时,它能促进肠道、肾脏对钙、磷的吸收,就像勤劳的“搬运工”,将钙、磷等重要矿物质精准地输送到骨骼中,保证骨骼的正常矿化。一旦维生素D缺乏,肠道、肾脏吸收钙、磷能力下降,骨骼得不到足够的“建筑原料”,就会变得脆弱易碎,久而久之,骨质疏松便接踵而至。
![]()
那么,如何科学提升维生素D水平呢?
首先,合理晒太阳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建议每周至少两次,让脸部、手臂、腿部等部位暴露于阳光下15~30分钟,但需注意避免阳光过强时段,防止晒伤皮肤,同时也要做好眼睛的防护。
对于居住在高纬度地区、长期室内工作或行动不便难以晒太阳的人群,则需要从食物或药物中获取更多的维生素D。在选择维生素D补充剂时,要遵循医嘱或参考专业营养师的建议,因为过量摄入维生素D可能会导致中毒,出现恶心、呕吐、多尿等不良反应,危害身体健康。一般而言,成年人每日维生素D摄入量为400-800IU(国际单位)较为适宜。
除了晒太阳和饮食补充,适当运动也有利于提升维生素D的利用,并增强骨骼强度。像散步、慢跑、太极拳、瑜伽等运动,不仅能刺激骨骼生长,使骨骼更加强壮,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身体更好地利用维生素D和钙等营养物质。而且,运动对于维持肌肉力量也至关重要,强壮的肌肉能够更好地保护骨骼,减少跌倒和骨折的风险。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绝经后女性以及患有肠道吸收障碍疾病的患者,他们往往更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和骨质疏松。老年人皮肤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下降,绝经后女性因雌激素水平降低,骨质流失加速,这些人群除了采取上述常规措施外,可能还需要定期检测维生素D水平,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更精准的补充和治疗干预,以维持骨骼健康,降低骨折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另外对于一些合并肝肾损伤、已经发生骨质疏松骨折或骨质疏松骨痛明显患者,也建议补充活性维生素D,达到快速缓解症状及避免普通维生素D不能活化而影响疗效。
![]()
在预防骨质疏松的道路上,科学提升维生素D水平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举措。通过晒太阳、饮食、运动以及必要时的补充剂干预等多管齐下,为骨骼健康保驾护航,让我们拥有坚实的骨骼基础,去拥抱充满活力的生活,远离骨质疏松的困扰,迈向健康美好的未来。
【本文作者】
赖龙兵 主治医师,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内分泌科
【本文审核专家】
钟健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医学博士,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疾病中心副主任
![]()
编辑:穆玉婷
审校:邓丽莉
全国青年文明号
重庆市科普基地
健康科普已纳入职称评审
你准备好了吗?
有作品证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