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我校举行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共建工作系列活动。学校与省、市签署了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共建协议,并召开了东莞理工学院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共建工作推进会。活动上,东莞理工学院国际合作创新区正式启用,国际设计学院揭牌。莞工发展迈上新台阶,开启新篇章。
东莞市委书记韦皓,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冯伟,东莞市副市长黎军,东莞市松山湖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杨阳,东莞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马宏伟出席系列活动。
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东莞理工学院战略人才黄焕忠教授,巴西科学院院士、东莞理工学院战略人才袁锦昀教授,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东莞理工学院战略人才TYAGI教授,广东省教育厅有关处室负责人,东莞市创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东莞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协会负责人、专家,东莞理工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师生和校友代表,国际合作创新区参建单位代表,媒体记者等250余人参加活动。
![]()
省、市、学校三方代表共同签署了关于支持东莞理工学院建设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的协议。
![]()
根据协议,东莞理工学院将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根本动力,统筹推进育人方式深度变革、科研范式数字化转型、办学模式开放协同创新、治理体系现代化能力提升,全面畅通教育链、创新链、人才链的有机融合。通过强化需求牵引的学科动态调整机制、构建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体系、完善有组织科研的制度保障,加快形成“扎根湾区、面向产业、融通中外、引领发展”的地方应用型高校高质量发展范式。到2035年,将全面建成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
广东省教育厅、东莞市政府将共同为东莞理工学院申报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更名大学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广东省教育厅将支持东莞理工学院纳入地方应用型高校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东莞市政府将每年安排专项支持经费,设立校长基金以保障学校发展,并将支持建设“环东莞理工学院产业科技创新带”。
![]()
活动当天还召开了东莞理工学院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共建工作推进会。会议听取了东莞理工学院相关工作情况的汇报,并围绕下一步建设发展工作开展了深入研讨,做出了相关部署。
冯伟表示,省教育厅始终高度重视、全力支持东莞理工学院发展,将以新一轮共建协议的签署为契机,与东莞一道,持续深化省市校协同机制,加快推进东莞理工学院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的建设。
冯伟希望学校坚守应用研究定位,坚持把服务产业作为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把应用研究型特色做精做强,成为全国应用型高校的标杆;深化产教融合,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提升开放能级,以国际合作创新区为载体,聚焦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与世界一流大学、科研机构开展实质性合作,打造大湾区国际教育合作的精品样板;深化综合改革,用好用足省市给予的各方面资源,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改革破难题、以创新激活力,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黎军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要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协同育人;要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培养造就更多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等各类人才。东莞理工学院作为一所应用研究型大学,要有高站位、大格局,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与城市的发展同频共振、共生共荣。希望学校以“共建签约”为新起点,在“提质升级”上实现新突破,以“创新区启用”为新契机,在“开放合作”上展现新作为,以“服务城市”为落脚点,在“产教融合”上作出新贡献。
市委、市政府将持续加大保障力度,为学校营造一流的发展环境,全力推动学校建设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为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东莞力量。
马宏伟表示,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共建工作系列活动的举办,不仅是学校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学校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的责任彰显。面向未来,学校将锚定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作风,奋力书写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崭新篇章,为东莞高质量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广东教育强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绿色草坪上,粉色花朵缓缓“盛放”,五彩气球飞向蓝空。伴随着“莞香花开”装置的打开,国际合作创新区(以下简称为“新区”)迎来了正式启用的重要时刻。
![]()
活动上,市城建工程管理局有关负责同志向东莞理工学院交付象征新区的“金钥匙”。
![]()
新区是东莞市落实国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战略部署、推进粤港澳高等教育合作发展、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项目,既是东莞理工学院加快落实省市共建协议目标任务、谋求更大发展的重大机遇,也是推进学校更好服务区域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重要加速器,将在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高能级应用创新研究、科技成果高效率转化应用、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目前,学校已确定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学科学院和院士、战略科学家等平台(团队)先行入驻,共同打造以人为本、绿色开放、科技创新的教育生态。
未来,新区也将按照学科交叉的战略规划进行布局,灵活配置教育资源,搭建科创引领、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以充分发挥资源集聚效应,促进东莞理工学院办学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同提升。
![]()
活动上,东莞理工学院还迎来了一所新的二级学院——国际设计学院正式揭牌。马宏伟以东莞理工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的身份,向江南大学王峰教授授予国际设计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聘书。
![]()
![]()
国际设计学院的设立是东莞理工学院优化学科布局、推进国际化办学的重要举措。国际设计学院将依托东莞“世界制造业名城”设计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大湾区的资源集聚效应,围绕东莞“智能制造+科技创新”城市建设任务,依托学校文工交叉学科优势基础,以艺工交叉、科产教融合、数智赋能、国际合作为办学理念,开设工业设计、文化产业管理、艺术与科技、新媒体艺术等专业。
11日下午,国际设计教育产业融合联盟首届设计学院院长沙龙在学校举行。现场,东莞理工学院联合30余所设计学院以及相关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共同倡议发起AIGC创新设计共同体——国际设计教育产业融合联盟,推动人工智能与设计教育、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文字来源 | 宣传部 李金健
图片来源 | 宣传部 冯伊 郑胜宾 刘益民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图文编辑 | 顾晓桐
一审 | 顾晓桐 二审 | 范晖帆 三审 | 叶妙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