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姓,并非胶东半岛的传统大姓,但在部分县市区却有集中分布。地处半岛北部的招远市,即有较大规模的秦姓聚居。本文就选取招远市为地域范围,以史志资料为参考,对当地秦姓做个简要介绍。
根据《招远市志(1978-2002)》的统计,2002年时招远全市秦姓人口数量为8918人,这一规模略少于赵姓,略多于栾姓,在当地百家姓中高居第15位。
招远秦姓的总体规模虽然较大,但空间分布并不均匀——他们集中聚居在大秦家、阜山、毕郭这三个镇街,其余乡镇的秦姓人口则普遍较少。
就具体村庄而言,招远市范围内有秦姓分布且为村中主要姓氏(村中规模最大的姓氏)的村庄有8个,分别是大秦家(大秦家街道)、老秦家(大秦家街道)、小秦家(大秦家街道)、苇都万家(大秦家街道)、水口(大秦家街道)、秦家沟(阜山镇)、金家沟(阜山镇)、东秦家(毕郭镇)。
![]()
(▲大秦家街道是招远市秦姓的重要分布地,图为大秦家、老秦家、小秦家三村的位置示意)
按照1997年前后的统计,大秦家村有秦姓399户(全村共551户);老秦家村有秦姓418户(全村共508户);小秦家村有秦姓93户(全村共165户);苇都万家村有秦姓120户(全村共318户);水口村有秦姓108户(全村共158户);秦家沟村全村270户,98%为秦姓;金家沟村全村184户,秦姓居多;东秦家村全村160户,皆为秦姓。
除了以上8个典型秦姓分布村落之外,招远市范围内还有10多个村可见秦姓成规模聚居但非村中第一大姓,包括:横掌秦家(玲珑镇)、小于家(大秦家街道)、北岔河(大秦家街道)、苇都解家(大秦家街道)、东上刘家(阜山镇)、东观阵庄(阜山镇)、大梁家(阜山镇)、东马家(阜山镇)、牟疃姜家(阜山镇)、岭上村(毕郭镇)、李家庄子(泉山街道)、汤前(泉山街道)等。
其中,玲珑镇横掌秦家村1997年时统计全村265户,有温、秦、吕、杨、纪、孙、刁、刘、赵、王等10姓,以温、秦两姓规模较大。同期大秦家街道小于家村全村160户,秦姓62户;大秦家街道北岔河村全村240户,秦姓54户;毕郭镇岭上村全村450户,张姓、李姓规模较大,秦姓32户。
此外,毕郭二村(毕郭镇)、河西村(毕郭镇)、蚕庄村(蚕庄镇)、苇都梁家(大秦家街道)、东庄头村(玲珑镇)、西疃补庄(玲珑镇)、大涝泊(阜山镇)、李家沟(阜山镇)、北院庄(阜山镇)、牟疃村(阜山镇)、万家(阜山镇)、观上陈家(阜山镇)、立甲疃(齐山镇)、川里林家(张星镇)、辛庄西南(辛庄镇)、五截村(辛庄镇)、后柳行(温泉街道)、南坞党(泉山街道)等村,亦有少量秦姓分布。
按照史志资料的记载,在以上众多村庄当中,大秦家、老秦家、小秦家、横掌秦家村等村的秦姓定居较早(招远其他村庄的秦姓,则基本都是由上述几村析出)。追溯渊源,他们大多与现莱州市地界的保旺秦家村有关。如大秦家村的村志称:明洪武二年,秦姓兄弟三人从掖县保旺秦家迁徙招远,排行第二者又来此定居,取名苇都秦家,1946年更名为大秦家。至于掖县保旺秦家秦姓的由来,则暂时未详。
以上内容只是简略整理,难免有所遗漏或讹误。如果有朋友了解更详细的情况,欢迎留言指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