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谱谍,身之本也。”
树高千尺,落叶归根。为了阐述修谱过程中的艰辛和重大意义,安徽省灵璧县马氏宗亲第21世、知名学者马振龙(生于1959年,现年67岁)受马桥村第三届《马氏家谱》修谱组委会委托,作一篇序言进行说明和纪念。
![]()
安徽灵璧马氏宗亲代表马振龙创作的第三届《马氏家谱》序之一(马振龙 摄)
![]()
安徽灵璧马氏宗亲代表马振龙创作的第三届《马氏家谱》序之二(马振龙 摄)
现摘录部分序言内容以飨读者:……光阴如梭,追溯上世纪四十年代,族兄振朋牵头,族祖廷都,族侄秀增、秀领等贤才首倡马氏宗亲续谱……时空穿越半个世纪,1995年,族兄振皖、振业、本人,族曾孙祥宗,族孙开家、开周、开义、开先、开洪,族曾孙二祥龙、祥珍同心协力,又将第二部《马氏宗谱》顺利完成。……马桥马氏,百家姓里之大家。荣居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东南、北沱河北岸,此处风水宝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圣贤辈出,人才济济……
![]()
安徽省灵璧县马氏宗亲第21世、知名学者马振龙(马振龙 摄)
据了解,家谱,又称族谱、家乘(jiā shèng)、祖谱、谱牒、宗谱等,是记载某个姓氏家族子孙世系传承之书,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作用,是中国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随着历史的发展,家谱由官修逐渐演变为私修,所录内容不断丰富,其作用也不断增加和变化。如今,家谱同各姓氏的郡望、堂号一样,不仅为区别姓氏源流,可作为数典认祖、研究历史、地理、社会、民俗等参考资料,它还是姓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在汉族有悠久的历史,后来在民族融合 过程中,扩展为在各民族中开始出现家谱。家谱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方志、家谱)之一,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图 文/马祥苍 刘彩荣 来源/中国经贸文化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