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中和街道迎凤社区馨园一期外的支路恢复了往日的畅通有序。
曾经被施工车辆损坏的路障已修复完毕,困扰居民的违停问题得到有效整治。这一变化的起点,是第十七网格网格员杨超在日常走访时,将居民反映的路障破损问题记录在民情日志中,并通过“基层智治”平台第一时间上报。从线下发现到线上流转,再到部门协同处置,整个过程彰显了“双网格”治理模式的高效运转。
![]()
路障修复后的道路。杨维 摄
路障修复只是网格员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中和街道131名专职网格员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其工作已形成一套标准化流程。
隐患巡查不留死角。网格员每日开展常态化巡查,重点关注井盖破损、电线老化、消防通道堵塞等安全隐患。网格员的民情日志本上,除了路障问题,还详细记录着某处围墙裂缝、独居老人用火用电安全等各类民生细节。通过“日巡+夜访”相结合的方式,确保问题早发现、早处置。
矛盾调解促进和谐。针对居民反映的漏水、噪音、油烟扰民等矛盾纠纷,网格员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第一时间介入调解。通过情、理、法相结合的沟通方式,将多数矛盾化解在基层网格内,有效维护了邻里关系和谐。
便民服务送到家门。网格员主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代办服务,向新入住居民介绍社区资源,及时传达最新政策。这种从“等群众上门”到“送服务上门”的工作理念转变,让居民办事更便捷、沟通更顺畅。
这些看似琐碎的日常工作,通过“线下记录、线上办理”的双网格模式,形成了完整的治理闭环。网格员在走访中发现问题、记录民情,通过智治平台快速上报;平台统筹调度,分派至相关职能部门处置;最后由网格员现场复核,确保问题真正解决。这种“发现-上报-处置-反馈”的闭环机制,让基层治理的每一个环节都责任清晰、响应迅速、落实到位。
据统计,今年以来,中和街道专职网格员队伍通过该模式累计上报事件1081件,均已妥善处置,办结率达100%。从修复一处路障到化解一场纠纷,从排除一个隐患到服务一户居民,双网格模式正在将一个个“微治理”的成果,汇聚成服务民生的强大合力。如今,131名网格员继续深耕着自己的“责任田”,用扎实的工作将服务延伸到社区每个角落,用实际行动托起辖区居民的“大民生”。
上游新闻 吴思倩 通讯员 杨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