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重庆开州:赵家街道探索“家事有理”的破局之道

0
分享至

“以前村里路难走,反映好几次都没动静;现在刚提的饮水问题,没几天就有人来修,这‘家事有理’是真办事!”近日,重庆市开州区赵家街道居民李大爷看着家门口新铺的水管,忍不住为街道的暖心举措点赞。作为刘伯承元帅故里,赵家街道既是拆迁重点街道也是移民集中街道,城乡交织、山区广阔,辖区常住人口中留守老人多,公共设施建设、移民后扶等任务繁杂,群众需求五花八门。曾经,“小事没人管、大事难推进、矛盾解不开”的困扰,让不少群众心里有了“疙瘩”。

小事暖人心,微心愿传递大温暖

“没想到网格员刚记下,三天就把新电饭煲送来了!”赵家街道清桥村81岁的独居老人余大爷抚摸着崭新的电饭煲,眼眶泛起暖意。老人原有的电饭煲突然故障,腿脚不便的他连吃热饭都成了难题,网格员在日常走访中发现这个需求后,立刻通过“141”基层自治平台上传到街道基层治理指挥中心。

不到1小时,这条“微心愿”就通过“141”基层智治平台派单至指挥中心,街道党工委随即发动区人大代表和爱心单位认领。辖区爱心企业负责人看到信息后第一时间响应,不仅采购了品牌电饭煲,还安排员工专程送货上门,手把手教老人使用方法。这并非个例,赵家街道网格员通过常态化走访收集解决各类“微心愿”185个,“群众点单、网格接单、中心派单、社会认单”的闭环模式基本实现。

“小到一件羽绒服,大到居家环境改造,都有人惦记着。”街道民生服务岗负责人介绍,参与心愿认领的既有40余名人大代表、议事代表,也有30余家爱心单位,最快3天就能完成心愿送达。留守儿童想要的课外书、残障人士急需的助行器,这些看似微小的需求,在社会力量的合力下一一落地,让“小事”真正暖到群众心坎里。这背后,正是赵家街道针对“小事无人理”困境,组织网格员、“法律明白人”、志愿者等力量成立微心愿“圆梦队”,采取日常巡查、线上“随手拍”、群众即时报等方式24小时收集民生诉求,用“不等待”的行动力接住群众每一个小需求,让“小事暖心”不止于口号,更是触手可及的民生温度。


为留守儿童提供的物资。

大事聚合力,泥泞路变身致富路

今年春天,赵家街道周都村几位村民在驻村工作队日常院坝会上表示,村里的生产路坑洼不平,收割季节农机进不来,农产品运不出去,多次反映却因涉及资金、占地等问题迟迟没解决。这事儿被工作队员记录上报后,街道党工委立刻安排包村领导、工作队员、村干部集体入户走访调研。面对这个难题,街道没有大包大揽,而是召集村“两委”、乡贤、村民代表开起了“乡村茶社”议事会。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最终商量出“群众凑一点、乡贤捐一点、集体补一点、街道奖一点”的筹资办法,4个月就筹齐了资金,把8公里泥泞路修成了平坦的水泥路。

施工期间,村民自发组建了“监工队”,每天轮流到工地查看用料和进度;懂工程的村民主动参与到建设当中,用实际行动为修路出力;妇女们则自发准备茶水、点心,送到施工现场。从路线规划、资金筹集到施工监督,全程由村民主导,街道只负责协调政策、对接资源。不到4个月时间,原本的泥泞路就变成了3.5米宽的水泥致富路,不仅解决了村民的出行难题,更让村里的农产品运输成本降低了30%。截至目前,街道通过“四个一点”的工作方法,共集资809万元,硬化道路36.8公里,硬化道路长度超过3年总和。这正是街道面对“大事无法理”时的破题思路——借助“渝里乡商”“院坝会”等平台,让群众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一起定方案、督进度,街道则做好政策协调与资源支撑,用“不推诿”的担当凝聚多方合力,让曾经“难推进”的大事,变成了惠及民生的致富实事。


修建的平坦水泥路。

矛盾巧化解,老心结化作顺心事

“看着施工机械进场,这堵了十多年的断头路总算要通了!”赵家街道朝阳社区居民围着龙盘路工地,你一言我一语,难掩心头喜悦——困扰大家多年的“出行难”,终于有了圆满解决。

这条龙盘路,曾是周边居民的“心头堵”:因居民老赵对拆迁补偿存疑,拒绝搬迁,道路建设一搁置就是10余年,成了远近闻名的“断头路”。下雨天老人买菜、孩子上学要在泥泞路里蹚着走,稍不注意就要摔跤;社区的垃圾清运车,也得避开这段路绕圈,效率大打折扣。此前社区多次上门调解,要么苦口婆心讲政策却没人听,要么刚聊两句就因“补偿没到位”的分歧闹僵,这类矛盾像块“硬骨头”,越拖越难啃。

针对此类问题,街道没再走“强制推进”的老路,而是紧扣“讲透道理、尊重权益”的核心,由园区服务中心牵头,联合法律顾问、社区乡贤组建“共情式调解专班”。专班没急着谈拆迁,先多次上门陪老赵拉家常,听他念叨对老房子的感情,也耐心记下他对拆迁补偿的顾虑与诉求,慢慢消解了他的抵触情绪;工作人员接着又带着政策文件、周边补偿案例,逐页讲清标准,还陪他去看画地安置的区域,畅想“路通后出门方便”的日子。一来二去,老赵的心结渐渐解开,主动在拆迁协议上签了字。如今,龙盘路的断头路建设正在有序开展,困扰居民多年的老大难问题终于画上了“句号”。

借助“一庭两所”联调机制和社会力量,赵家街道已成功化解征地拆迁、邻里纠纷等复杂矛盾80余件,真正实现了“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民忧”。今年以来,街道上访率同比下降65%,矛盾化解率同比提升70%。这恰是街道应对“矛盾难调理”的关键举措——邀请法律顾问、乡贤能人,联动“一庭两所”,把说理的地方搬到群众家门口,用“不敷衍”的态度倾听诉求、讲透政策,用“共情式调解”解开群众心结,让曾经“解不开”的老矛盾,最终变成了群众满意的顺心事。

从这些实事中,街道总结出了经验:群众的“小事”不能等,“大事”不能推,“矛盾”不能拖。“这些探索,最终凝聚成家事有理党建品牌,其内涵就是赵家的事情‘依法理、有人理、讲道理、事理顺’,目的就是变‘政府干、群众看’为赵家的事情大家办。”赵家街道党工委书记全修桥介绍。街道通过建立 “三级台账”:基础设施完善、就业帮扶等 “大事” 由街道统筹,环境整治、设施报修等 “小事” 由村社承办,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的 “微心愿” 由网格帮扶,同步推行“搜事、分事、议事、办事、督事、评事”六步流程,形成了完整的“336”民生实事办理机制。

如今的赵家街道,道路硬化持续推进,用水难题有效解决,就业招聘精准对接,老旧小区焕然一新。“家事有理”不是喊出来的口号,而是党员领办、群众参与、社会助力共同干出来的品牌,是一件件实事堆出来的口碑。它让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充满温度,更让“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深植人心,为赵家街道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上游新闻 谭柯 实习生 郭婧丹 通讯员 程林伟 陈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上游新闻 incentive-icons
上游新闻
重庆“门户级”新闻客户端
237723文章数 58424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