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水区洪蓝街道西旺社区成功入选2025-2026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名单,一个集体年收入超千万的社区,如何将经济优势转化为老年人的实质福祉?一起来了解下。
![]()
养老综合体
打造“第二个家”
“这里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家!”早上9点多,80多岁的陈晓华老人正在西旺社区省级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参加一场健康讲座。
![]()
这个洋溢着温情的空间,与街道1200平方米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社区4A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一起,构成了一个多元的“养老综合体”,成为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坚实基础。
![]()
中午11点,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一楼助餐点坐满了前来用餐的老人。“我们中心日均服务158人次,老人既能用餐,又能获得专业照料。”工作人员介绍,二楼就是整洁安静的日间照料区。
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源于社区的现实需求。西旺社区8606名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老人有2322人,老龄化比例高达27%。面对这一现实,社区着力打造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阵地,精心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安享晚年。
![]()
2024年,西旺社区村集体收入达1000万元。“坚持将资金反哺养老事业,100余万元专项资金全部用于老年人关切的基础设施改造。”西旺社区主要负责人表示。
![]()
这些投入已经转化为老人日常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安全感:12处无障碍坡道、300米防滑扶手,2000平方米公共区域防滑地胶正在进行精细化改造……让老年居民户外活动安全满意度达到98%。
家庭医生
守护“夕阳红”
服务是养老工作的灵魂。而西旺社区的养老服务,以“医养融合”为核心,精准触达每一位有需要的老人。
![]()
“方医生,以后我的健康就拜托你了。”早上9点,在社区居民王金龙家中,他高兴地签完约,紧紧握住家庭医生方晔的手。2021年,王金龙曾突发脑干出血,在ICU待了6个多月,虽然捡回一条命,但行动不便让他对未来充满忧虑。方晔宽慰道:“这次签约是社区提供的免费服务,我会定期随访,你有不适可以随时联系我。”方晔所在的社区卫生室,已为社区1100名老年人完成家庭医生签约,达标率100%。
![]()
此外,社区同步开展的年度体检、46场健康讲座以及80次助医服务,共同构筑了一道坚实的健康屏障,让“老有所医”有了最直接的体现。
互助平台
存储“温暖陪伴”
如果说载体和服务是社区的“硬投入”,那么机制创新则是激发养老活力的“软实力”。西旺社区探索的“服务时长兑换机制”,巧妙地将低龄老人的活力转化为服务高龄老人的动力。
“张奶奶,卫生打扫好了,垃圾我也带走了,你还有什么事随时喊我!”64岁的志愿者胡冬梅刚从一位独居老人家里出来。自2021年加入互助平台以来,她每周都会抽出1到2小时,走访独居老人、帮忙打扫卫生。
![]()
社区像她这样的低龄老年志愿者有35名,他们的服务时长被系统记录,未来可以兑换自己需要的服务或社区福利。
截至目前,该机制已累计运行超过500小时,精准为高龄老人提供800人次的助餐、家政等服务。
![]()
这种“今天我帮你,明天他帮我”的运行模式,不仅解决了实际服务人手问题,更在社区内营造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助养老新风尚,让养老从“政府的责任”变成“社区的温情”和“邻里的自觉”。
记者 | 韦蒋
素材来源 | 洪蓝街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