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昌汉代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又传来新消息:首次发现!海昏侯墓出土秦汉时期全本《诗经》!
![]()
《诗经》
海昏侯墓出土1200枚《诗经》简写有“诗三百五篇、凡千七十六章,七千二百七十四言”:
![]()
证明海昏简《诗经》是全本诗经,这也是秦汉时期全本《诗经》。
对此,网友直呼:红楼梦啥时完结?
![]()
神经错乱,道:“海昏侯墓里该放本《红楼梦》”
![]()
有网友,直接划重点:要考!
![]()
还有疑惑:海昏侯还挺爱学习的!
![]()
为啥有此疑惑?
先简单介绍下墓主刘贺同学。
他是汉武帝的孙子,就是那位“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李夫人之孙,标准的“皇三代”。
![]()
他的人生,那真是大起大落:
5岁,继承昌邑王,人生赢家;
19岁,被权臣霍光扶上皇位,到达巅峰;然而,只当了27天皇帝,就被霍光以“27天干了1127件荒唐事”为由给废了!
平均一天41件坏事,这是不睡觉纯捣蛋啊?
从此,他得了个名垂青史的外号——“汉废帝”。
![]()
后来,他被贬到南昌当海昏侯。
所以,他的墓,就是一个前皇帝的“终极手办库”,装着他想带去另一个世界的全部家当和面子。
![]()
重点来了!
在刘贺墓出土的5000多枚竹简(相当于古代的“硬盘”)中,有1200多枚都写着《诗经》!
竹简上明确记录:“诗三百五篇...七千二百七十四言”。翻译过来就是:“亲,我们这是全集,305篇,一个字儿都不少!”
![]()
为什么这发现这么牛?
我们今天读的《诗经》,是东汉末年的学者整理注释的“精修版”。
而海昏侯墓这本,是西汉早中期的“初版”,等于看到了《诗经》刚出道时的“素颜照”!
这版《诗经》目录排得那叫一个整齐,《风》《雅》《颂》清清楚楚,篇目分组排列,简直是“目录强迫症”的福音。
![]()
汉代《诗经》有四大门派,三家都失传了。
刘贺墓这本,可能就是失传门派之一的教材,是研究汉代思想的“活化石”!
看到这你可能会问:这刘贺挺爱学习,如果真这么“荒唐”,会爱读《诗经》?
这很可能和他的老师——王式有关。
![]()
据《汉书》记载,王式是当时的学术大咖。
刘贺被废后,霍光要追究他身边人的责任。
王式辩解道:
臣以《诗》三百五篇朝夕授王(刘贺)。至于忠臣孝子之篇,未尝不为王反复诵之也;至于危亡失道之君,未尝不流涕为王深陈之也。
原来在王老师眼里,《诗经》不是诗歌集,而是一本 《帝王行为规范案例精选》!
他是把书当“谏书”来用的。
所以,刘贺墓里这套《诗经》,可能不只是一本书,更是他与老师复杂情感的见证。
每当我们读“关关雎鸠”,刘贺耳边响起的,或许是王老师恨铁不成钢的唠叨。这么一想,这套竹简瞬间就有了温度和故事。
![]()
此外,海昏侯的墓,还是个“超级盲盒”,除了《诗经》,还开出了——
失传的《齐论语》:
![]()
这可是《论语》的古早版本,里面可能有我们没听过的孔子语录!
《易占》竹简:
![]()
说明刘贺同学也爱算命,问问前程吉凶。
汉代诏书原件:
![]()
南方独一份!里面明确写了他的死期,坐实了“香瓜吃播”现场。
还有,用384片琉璃制成的凉席,奢华到没朋友,可能是朝廷送的“葬礼份子钱”。
![]()
以及数不清的金银器皿陪葬品:
![]()
![]()
![]()
![]()
海昏侯刘贺,这个历史上的“失败者”,却因为他的墓,完成了一场跨越两千年的“逆袭”。
他留下的香瓜子,让我们会心一笑;他留下的万件文物,为我们拼出了一个活色生香的西汉。
而那套全本《诗经》,更是照亮了文学史上一段关键空白。
目前,海昏侯墓的竹简还在修复中,预计2026年能全部完成。
这场与西汉“顶流废柴”的跨时空吃瓜,还远未结束。
让我们一起期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