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的阳光,格外清澈。
曲靖市沾益区炎方乡老街,路面洁净,空气清新。村民臧仪步履轻快,脸上洋溢着由衷的喜悦。“想不到我们的事还真放在心上,真是辛苦你们了!”面对前来回访的乡纪委书记,他道出了心底的赞叹。
数月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老街路口低洼处,浑浊的积水没过脚踝,隐隐散发着异味。村民们踮脚“跳跃”,摇头叹息,“这臭水沟啥时候才有人管?”
这一幕,被走访的乡纪委书记郑强盛看在眼里。他默默掏出手机,“咔嚓、咔嚓”,将积水的窘迫、村民的艰难,一一定格。
当晚,炎方乡政府会议室的灯光亮至深夜。班子成员,城建、环保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炎方村委会干部齐聚一堂,气氛凝重中带着一丝焦灼。
“不是我们看不到问题,是治理太难。”炎方村党总支书记顾华芳坦陈困境,“排污沟被常年堆积的生活垃圾彻底堵死,依靠简单的疏通根本无法解决问题。”
旁边负责城建工作的干部补充道:“前些年村民建房,普遍存在占用排水沟,甚至在沟上搭建的情况,历史遗留问题非常棘手。”一时间,会场似乎被困难情绪主导。
这时,郑强盛语调平和,却字字有力,“你们实地走过没有?去听听群众怎么说,就清楚这件事要不要做。”随即,他展示手机里的照片——浑浊的积水,踮脚前行的百姓。
照片无声,却胜过千言万语,大家一时沉默不语。
沉默,被乡长果断打破。“这个问题,不解决是不行的!”他语气坚决,“本周内必须提出具体治理措施,其他的困难,我们来协调解决!”
决心是号角,而真正的力量源泉在于群众。为确保治理项目顺利实施,炎方村委会迅速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亮明了彻底治理、绝不敷衍的态度。
现场,讨论异常激烈。“污水治理如果只是捞捞渣子、表面光鲜,那还不如不整,劳民伤财!”村民代表谢林五的发言直指要害,道出群众对形式主义的深恶痛绝。
“现在生活好了,谁不想住得干净舒服?”村民代表姜泽文的态度,代表着“盼变”的主流民意。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认为此事与己无关,不愿出钱出力。
“坚决支持!”但大多数人和姜泽文一样,表示人居环境整治、污水治理势在必行。最终,不同意见的碰撞形成了一致:村民积极支持治理,但前提是必须采取工程性措施,彻底根治,杜绝反复。
力量在汇聚。在区乡两级的全力支持与推动下,炎方乡以惊人的行动力,迅速筹集400余万元资金,启动覆盖广污水治理专项行动。
一周后,机械的轰鸣声打破了老街的沉寂。清污车挥舞着巨臂,将沉积多年的各类垃圾挖出,满载着驶离;施工车辆有序进出,将各种规格的管道运抵现场;工人们跳下沟渠,开始紧张的清基、支砌作业。
村民们也未置身事外,时常到工地查看进展。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王博化身“民情收集员”,逐户走访,了解排放实情,收集建议,督促优化。
而乡纪委监督的“钉子”牢牢钉在一线,紧盯进度、质量与资金,发现问题,立即反馈,迅速整改。仅用时一个月,工程全面告竣,修复与新铺设管网总长达4900米,一座崭新的专用污水收集池拔地而起。
“以前最怕下雨,一下雨污水就冒出来,不仅有异味,还招蚊子、老鼠,窗户都不敢开。”老党员方学敏站在干爽整洁的路面上,感触颇深。他说,“现在管道修好了,路干净了,没味了。政府真是为我们办了件大好事!”
一个月后,当地的雨季来临,雨水再次冲刷着老街。然而,村民们惊喜地发现,昔日污水积聚、让人绕道而行的“小池塘”彻底消失,终于重现了久违的清澈模样。
“现在好了,污水都进了管道,路面干干净净,住着心里都舒服多了。”臧仪再次感慨,这一次,他的脸上是安心与满足。
如今的炎方乡,正持续加快补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管网短板,稳步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全乡将收集网络逐步延伸至周边更多村庄,力争实现生活污水“应收尽收、应处尽处”。
“干净了。”困扰老街216户972名居民及86户商户多年的污水排放难题,至此彻底解决。望着整洁的街道,郑强盛和村民们笑了——笑容里,映照出生活实实在在的改变。
首席记者 汪波 通讯员 袁鹏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