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湖南“十四五”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省教育厅专场举行。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兰勇在介绍湖南锚定战略需求,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增强人才自主培养和服务支撑能力时表示,“十四五”以来,湖南始终坚持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围绕我省“4×4”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发展所需,积极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不断增强人才自主培养和服务支撑能力。
其中,“双一流”建设是建设教育强国强省的引领性、标志性工程,也是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的关键引擎。湖南坚持“一校一策”“一学科一方案”,全力支持建好5所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15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21个世界一流培育学科。持续推进优势学科建设,第五轮学科评估中,我省入选A类学科43个,较上一轮增加18个。加快学位点建设,在近两次新增学位授权审核工作中,新增2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6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博士学位点46个、硕士学位点107个,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质量稳步提升。
高质量推进学科专业优化,提高产业适配度,湖南引导在湘高校重点布局一批与科技进步、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的学科专业,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布局产业急需紧缺学科专业,印发了《湖南产业发展急需学科专业目录(2025—2026年)》(以下简称《目录》),聚焦数字产业、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16个重点产业领域,明确了我省急需紧缺的70个二级学科方向和183个本科专业,引导高校积极增设《目录》内急需学科专业。2025年已支持省管高校成功设置86个本科专业点和347个高职专业点,并向教育部申报新设151个本科专业点,其中《目录》内专业占比超过80%。建设一批主导产业支撑学科,引导高校瞄准主导产业需求,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学研产结合,开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全面推进学科专业内涵重塑,围绕“4×4”现代化产业体系,分类制定人才培养指导意见,引导高校根据新时代新要求更新人才培养方案。紧密对接技术变革和产业发展,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系统推进课程、教材、师资、实习实训等关键核心要素建设。
高起点打造示范改革项目,提升创新引领力,我省打通“教育—科技—产业”连接器,助力湖南在全国创新格局中抢占先机。服务支持湘江科技创新院建设,建好5所湘江卓越工程师学院,构建“项目制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和“产品定义—研发—生产—赋能”全链条支撑人才培养路径。培育建设一批未来技术学院,推动高校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瞄准前沿交叉与未来技术领域,锻造高水平人才团队,产生原创性成果,形成前沿交叉学科方向,培育学科增长点。指导全省高校建成1个国家级、55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2个国家级、22个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基地。通过搭建这些高水平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平台,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新样板。
兰勇表示,下一步,将积极稳妥推动高校布局和学科专业调整优化改革落地落实,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湖南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潇湘晨报记者李楠
爆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晨意帮忙”平台;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政企内容服务专席1917669965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