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岁的李伯伯退休后,每天最爱在小区下棋,手边总揣着花生糖、芝麻糕,早餐还习惯喝加了两勺糖的豆浆。他觉得 “年纪大了图个开心,吃点甜的没关系”,平时也很少出门散步,大多坐着聊天。
最近一个月,李伯伯总觉得口干,刚喝半杯水没一会儿又想喝,夜里还得起来上两三次厕所。他以为是天热缺水,直到社区体检,医生告知他血糖超出正常范围,已达糖尿病前期。医生说,要是早发现这些信号,早点调整习惯,血糖不会发展到这一步。
![]()
老年人高血糖为啥多?3 个常见原因
我国老龄群体健康状况值得关注。数据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高血糖患病率逾20%,与十年前相比,提升近5个百分点,反映出老年群体需加强健康管理与疾病防控。老年人易血糖高,主要和三点有关:
一是饮食不当:不少老人觉得 “年纪大该补”,常吃红烧肉、炸丸子,还爱囤甜点心、喝糖水,这些食物糖和脂肪多,身体代谢不掉,容易让血糖升高。
二是活动量太少:很多老人退休后不爱动,每天走路不足 1000 步,要么坐着下棋,要么躺着看电视。若身体活动匮乏,摄入的热量无法充分消耗,便会转化为脂肪不断堆积。长此以往,机体的血糖调节功能将受到不良影响。
三是慢性病影响:老年人易患高血压、高血脂,此二者相互影响,致使血管和代谢功能受损。在这种状况下,身体机能弱化,高血糖的患病风险也会间接攀升。
![]()
5 个异常,可能是血糖在 “报警”
高血糖早期症状不明显,但老年人出现以下异常,建议及时查血糖:
1、总口渴、尿还多:血糖升高时,多余糖分随尿液排出体外,会顺带带走体内水分,使人频繁感到口渴,饮水量较平时倍增。同时,夜尿增多,患者常常起夜2 - 3次。
2、没吃多少却总饿,体重下降:即便吃了饭,血糖无法被细胞吸收利用,身体缺能量就会总觉得饿,甚至刚吃完就想吃。但身体会消耗脂肪供能,可能半年内瘦 5-10 斤。
3、手脚发麻、没力气:长期高血糖会损伤手脚末端的血管和神经,老人会感觉手脚发麻、像有蚂蚁爬,拿东西没力气,上下楼梯腿发沉。
4、伤口好久不愈合:平时蹭破皮肤,正常几天就好,血糖高的老人可能一两周还红肿、流脓,甚至感染。这是由于高血糖会削弱身体的修复能力,使机体自我恢复的进程受阻。此外,高血糖的环境还为细菌的滋生创造了有利条件,极易引发各类健康问题。
5、眼睛看东西模糊:血糖突然升高会让眼睛晶状体肿胀,老人看报纸字不清、看远处有重影。长期血糖不稳还可能伤眼底,影响视力。
注意:这些症状不是高血糖 “专属”,但老人出现后别忽视,及时就医检查最稳妥。
![]()
想稳住血糖,做好 3 件事
高血糖可防可控,老年人坚持做好 3 件事,能帮着稳住血糖:
第一,调整饮食:少吃蛋糕、甜饮料、油炸食品,多吃燕麦、玉米等粗粮和菠菜、芹菜等蔬菜,水果选苹果、梨这类含糖少的,别一次吃太多。
第二,适量运动:不用做剧烈运动,每天出门散步 30 分钟,或打太极、做保健操,能消耗热量、改善代谢,对控糖有帮助。需多加留意,切勿饭后即刻运动,亦不可空腹锻炼,如此方能规避身体产生不适之感,保障运动时的健康与舒适。
第三,定期测血糖:有高血糖家族史,或患高血压、高血脂的老人,每 3-6 个月测一次空腹血糖;血糖已偏高的,在家备个血糖仪,每周测 2-3 次,及时了解血糖变化。
![]()
随着年岁渐长,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步衰退。血糖问题于他们而言不容小觑,稍有疏忽便可能引发健康危机。因此,对老年人的血糖状况需给予更多关注与重视。多留意身体信号,做好日常防护,才能更好管理血糖,保持健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