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5丽水摄影节于11月7日至11月11日在浙江丽水举办。虽然“节”只持续5天,但本届摄影节七大展区的1335个展览仍将持续地在当地散发摄影的热度,如此数量众多的展览也让观众目不暇接。一位来自国外的专家向澎湃新闻表示,丽水摄影节很热闹,但与此同时,他也提到:真正能留下印象的展览不够多。
一边是国内摄影人持续的热情,现场展呈花足心思,以争夺眼球,一边是外部人员冷静的观察,他们在肯定摄影节之外,希望回到摄影之本真,澎湃新闻就此现象进行了报道。
丽水摄影节创办于2004年,二十余载“摄影艺术”的濡染让作品在本次的摄影节里形成了新的反馈。本届丽水摄影节出现了数量颇具规模的以“工作坊—导师—学员创作—成果展示”形式形成的展览。如“南风生成——广东新会摄影师作品展”“磨砺与重塑——第三届广西影像作品展暨青年摄影师联展”“永康青年摄影师联展”“杨梅红了——艺术驻地成果展”等,这些展览呈现了经由工作坊有经验导师指导的摄影师,在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进行摄影创作的成果。它们往往聚焦一片地区(如省、市),以公共或私人的切入角度,用摄影关注身边的人和事。以“南风生成——广东新会摄影师作品展”为例,它始于去年由广东江门市新会摄影协会发起的一次工作坊,由摄影评论家姜纬担任工作坊导师,经过选拔的学员从选题,到拍摄、编辑,再到最后展览,其间不断与导师交流后形成自己的作品,并在丽水摄影节上做了展出。“当地的协会摄影师能通过这样的活动,走出自己的小天地,到外面的世界去学习交流,看到别人好的地方,也看到自己的不足。”姜纬说,“在摄影节展出对这些作者以后的发展会起到积极的作用,这是展览的意义所在。”
上述“工作坊—导师—学员创作—成果展示”的模式带来的作品同样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一位前摄影记者表示,“展示交流本无可厚非,但艺术在短时间内很难达到作品级的高度,导致展览现场某种程度的影像泛滥之感,带来审美疲劳”。他建议,主办方在展陈设计上,可考虑划分出一块区域,并清晰地传达给观众“工作坊—导师—学员创作—成果展示”的这一模式,以老带新,推陈出新。
![]()
刘力仍《山水曰常》系列之一。“南风生成——广东新会摄影师作品展”作品之一
![]()
刘鹏《2050:地球漫游》系列之一。“磨砺与重塑——第三届广西影像作品展暨青年摄影师联展”作品之一
![]()
汪燕钦《故墟萤耀》系列之一。“永康青年摄影师联展”作品之一
![]()
朱骏《采梅归来》。“杨梅红了——艺术驻地成果展”作品之一
![]()
“磨砺与重塑——第三届广西影像作品展暨青年摄影师联展”观展的人。澎湃新闻记者 吴栋 图
于2025年新开馆的丽水摄影文化中心成为了丽水摄影节的新地标,这座建筑共有三层,本届摄影节的重头戏“托马斯·鲁夫”个展位于顶层,一楼与二楼分布着为数众多的展览。除了群展之外,一些个展亦精彩纷呈,江融的展览“时代的肖像”由三个系列《我联合国人民》《我中国人民》《我土著人民》构成,展现了不同宗教、不同文化、不同肤色和不同语言背景的世界各国人民的形象;“瑞土境安:浙江瑞安摄影联展”中,一群来自瑞安的摄影师用各种视角将地方文脉与摄影相结合创作了多样的作品;李宇宁作品《山外山》用针孔相机拍下了中国历史朝代更替时刻有据可考、有迹可循的废墟和遗迹,模糊的风景中流淌着时间的绵延;孙逊《心脏搏动之间歇》泛着不俗的银盐质感;法国文化中心特邀展“三位不相关的摄影师”汇集了马克西姆·里什(Maxime Riché)、文森·富尼耶(Vincent Fournier)与亚历山大·杜佩隆(Alexandre Dupeyron)的作品,从加州天堂镇严酷山火和人的生存,到利用摄影技术构想的地球植物在其他行星上的奇观,再到一种哲思型的幻境,呈现了当代法国摄影的立体面貌;韩国摄影家金大洙的作品《竹语》利用黑白乃至正负像,用竹林营造了具有东方精神的美学。
![]()
展览“时代的肖像”《我中国人民》系列之一。江融作品
![]()
北宋太祖赵匡胤永昌陵遗址,河南,巩义,2019。《山外山》系列之一,李宇宁作品
![]()
《色谕》系列之一,孙凛、黄建东作品。“瑞土境安:浙江瑞安摄影联展”作品之一
![]()
《心脏搏动之间歇》系列之一,孙逊作品
![]()
《天堂》(Paradise)系列之一,马克西姆·里什作品
![]()
《未知植物》(Flora Incognita)系列之一,文森·富尼耶作品
![]()
《妄境》(Dysnomia)系列之一,亚历山大·杜佩隆作品
![]()
《竹语》系列之一,金大洙作品
![]()
“瑞土境安:浙江瑞安摄影联展”的一件作品前,小女孩正在比划手势和作品互动。澎湃新闻记者 吴栋 图
相邻的原油泵厂展区与丽水摄影博物馆展区则营造了一动一景两种体验的观展模式:油泵厂展区人来人往,摄影以群展、个展以及画廊展的形式出现,使得摄影节的业态更为丰富。“就想参与一下摄影节,让自己的作品露露面。”孙才友作品拍自南极帝企鹅哺育雏鸟和北极的北极熊哺乳幼仔,画面温暖,他是尚图坊代理的一位摄影师,他说。画廊区历来受到业内人士特别的检阅和审视,作品整体水准相对而言较为符合市场审美,但较上届依旧穿参杂不少“糖水”照片,一位业内人士笑着表示,“第一步,我们来了,这很重要”。
![]()
孙才友作品
![]()
“永康青年摄影师联展”现场。澎湃新闻记者 吴栋 图
在丽水摄影博物馆,第12届中国摄影排行榜入围作品展在一个更为安静的环境中展示,陈川端、和喆、阚辛、罗娴、马良、牛童、乔飞尔、淘喜、王海江、吴正中10位上榜艺术家的摄影形态丰富,涵盖了不同类型的摄影:既有如牛童、淘喜、吴正中这样关注现实的题材,也有如陈川端、和喆、罗娴等结合身体和想象,并用摄影实现的项目系列。这些作品从全国摄影创作、理论、批评、媒体、出版、院校、策展领域的61位专家推荐的566件作品中脱颖而出,代表了中国摄影的创作风向。丽水摄影博物馆的整个一楼拿出来举办该展览,虽场地有限,但布局合理,平实呈现,较好地让观众回到作品本身当中。略遗憾的是,因距离热闹的丽水摄影文化中心一箭之遥,展厅观影人数寥寥,显得清冷。
![]()
《埃弗雷特笔记》系列之一,陈川端作品
![]()
《找回那些甲虫》系列之一,和喆作品
![]()
《他的城1978-2024的青岛》系列之一,吴正中作品
![]()
《南方与北方》系列之一,淘喜作品
![]()
《快递》系列之一,牛童作品
![]()
第12届中国摄影排行榜入围作品展现场。澎湃新闻记者 吴栋 图
有参展者表示,丽水摄影节的展览显示了我们已经建立起一套图片生产体系,但在世界一流的斯蒂芬·肖尔(Stephen Shore,上届参与丽水摄影节的美国摄影家)、托马斯·鲁夫(Thomas Ruff)们和前者之间,少了一些能够突破体系的作品。作为本届摄影节的重头展览,托马斯·鲁夫的个展“托马斯·鲁夫:摄影的思维导图”展出了这位德国艺术家四十余年艺术生涯的18个系列作品。展览策展人瓦莱丽亚·利伯曼(Valeria Liebermann)表示,展览试图展示鲁夫在过去40多年里的工作方式,而不是作品时间表。鲁夫的主要关注点是摄影,但他试图表明摄影这个媒介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广泛的作品,它有很多不同的主题。从模拟图像(Analog Image),到肖像摄影、建筑摄影、科学摄影、太空摄影、夜晚的摄影等。鲁夫总在摄影领域里来回移动,思考“摄影是什么?图像是什么?”
在丽水的分享会上,托马斯·鲁夫不止一次回应关于人工智能的问题,而他的态度也值得思考——鲁夫在丽水大剧院公开表示“AI is shit”,而在另一场更为严谨的学术研讨中,他则解释道:“人工智能取决于你输给它的信息池,我不能说未来如何,但至少在当下,它不塑造任何新东西,只是一种混合。”他也不排除自己今后会使用AI这个工具。
![]()
肖像(T. 伯恩斯坦), 1986, 选自《肖像》系列 © 2025 Thomas Ruff : VG Bild-Kunst, Bonn
![]()
03h 36m/-35°, 1989,选自《星星》系列 © 2025 Thomas Ruff : VG Bild-Kunst, Bonn
![]()
d.o.pe.10, 2022, 选自《d.o.pe. 》系列 © 2025 Thomas Ruff : VG Bild-Kunst, Bonn
![]()
“托马斯·鲁夫:摄影的思维导图”展览现场。澎湃新闻记者 吴栋 图
鲁夫的说法也许某种程度也给丽水摄影节的热闹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在工作坊教学模式提升了摄影群体的平均创作水准后,如何超越混合的经验,去塑造新的、可以留下来的、独立探索得到的东西,是摆在创作者面前的新课题。在这个图像纷乱的年代,摄影节是否也应该在目不暇接的基础上,更好地梳理展览,梳理出更具价值的展览,带给观众新的启发,变得尤其重要。这同样也是鲁夫艺术生涯给人的启发:不是名气,不是形式的模仿,而是探索的好奇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