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不到一个月,江苏一位宝妈在社交平台崩溃大哭:“撑不下去了。”
她的话戳中了无数新一年级家长的痛点——孩子的“幼小衔接”,成了家长的“渡劫现场”。
孩子的“新鲜”,是家长的“兵荒马乱”
![]()
对刚入学的“小萌新”来说,小学不过是换了个地方玩耍:早起一点、写点作业,其余时间照样撒欢,和幼儿园没两样。
但家长的日子,是按下了“混乱加速键”:
• 孩子开学两周请了一周病假,天天喊肚子疼,挂专家号查不出原因,中秋假期好好的,一到上学前又“发作”;
• 上课讲话、随意起身、和同学起冲突,老师三天两头发消息投诉,家长抱着手机不敢漏看一条;
• 更有人成了“八路队伍”:一天接送八趟,早送、午接、午送、晚接……光通勤就能耗光半条命。
辞职,是被生活逼出来的“退路”
![]()
有家长晒出班级群截图:班里近一半妈妈都辞了职。
“不是不想上班,是根本没法上班。”
孩子上课坐不住,得家长去学校陪读;作业要盯着写,漏写一项就要被老师提醒;就连午休,都得赶回家给孩子做饭——职场的考勤、绩效,在“娃的刚需”面前,碎得一塌糊涂。
一位职场妈妈自嘲:“以前是‘996’,现在是‘007带娃’,工资还没请保姆多,不如辞职保条命。”
没人说的是:家长的崩溃,是“独自兜底”的绝望
![]()
老师会提醒“孩子上课讲话”,却不会教你怎么让他坐住;学校要求“按时接送”,却不管你有没有时间;孩子的情绪、习惯、社交问题,最终都要家长自己扛。
就像那位凌晨带娃跑急诊的妈妈说的:“我不怕累,怕的是熬了一夜,第二天还要强打精神应付工作、应付老师的消息——没人替你撑着。”
我们总说“为母则刚”,可这“刚”的背后,是无数次躲在厕所偷偷掉的眼泪,是看着工资条咬碎的牙,是“顾了娃就顾不了自己”的两难。
当“家长”成了一份全年无休、没有薪资的“全职工作”,辞职不是妥协,是被生活逼到墙角的无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