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道道鲜的总厨唐峰。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崇明菜是……”最近,在微信短视频上,一个戴着黑框眼镜,手把手教做菜的大厨唐峰火了。
深入崇明的田间地头,他借助网络平台,力争还原崇明老味道,让更多人了解到崇明的生态好食材和经典本地菜。
还原最本真的崇明老味道

![]()
唐峰是崇明港西人,从事餐饮行业近30年,先后在沪上多家知名饭店任职,现任道道鲜崇明私房菜行政总厨,负责道道鲜所有门店后厨工作。凭借一丝不苟的精细劲儿,让崇明菜享誉岛内外,收获了一大批粉丝。
作为沪上崇明菜众多烹饪者中的佼佼者,他选择走出崇明,将自己擅长的本帮菜烹饪方法与对食材的理解相结合,做出的菜肴极具崇明特色。
“我希望能还原崇明的老味道。所谓老味道,即是我们小时候那一代,没有过度烹饪,最本真的自然之味。”唐峰表示,“在二十多年的厨师生涯中,我感受到这样一种趋势,大家越来越追求健康,反对重油、重盐的过度烹调。有时候,天然的才是最好的。”
![]()
比如,作为崇明菜常用的食材——毛豆,其实暗藏玄机。经检测,它的外层包衣富含谷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等成分,是“天然味精”。“所以,我教给大家一个小窍门,剥毛豆时,那层白白的外衣不要全部去掉,这样烧出来的菜会更鲜。”唐峰笑着说。
![]()
“而且,像毛豆、芋艿这样的作物,都是种在河边、水稻田边。农民把边边角角的区域利用起来,这里的土壤更加湿润,种出的东西似乎也更加软糯。现在想想,其中都蕴含着我们老祖宗的生存智慧。”在唐峰看来,崇明“老味道”不仅生态健康,更是人民大众汗水与智慧的结晶,值得细细品味。
深入田间地头,
挑选、宣传“崇明鲜品”

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把崇明菜更好地推介出去?借助时下火爆的短视频,唐峰找到了更加生动鲜活的宣传方式。
以流量颇高的翠冠梨视频为例。清晨4点从市区出发,唐峰一行驱车前往崇明的翠冠梨产区。晨光初照,摘下一颗挂着露水的翠冠梨,现场切开亲口品尝,食材新鲜与否一览无余。这样接地气的视频反响颇好,不少人留言评论:“崇明水果,好新鲜!“看着好甜啊,怎么买?”……
不仅是现场挑选食材,唐峰还在短视频中传授最地道的崇明菜做法。从配菜到烹饪,每个环节都毫无保留展现给观众。在唐峰看来,崇明菜的传承不仅在餐厅里,更在普通人的厨房烟火气中,自己有义务把经验传授给大家。
![]()
“每次回到田间地头,就觉得特别亲切,这里是我的家乡,也是我的主场。”唐峰笑着说,“现在自媒体很发达,流量很高。餐厅后期的调研显示,许多顾客正是刷到了短视频,了解到崇明菜,进而选择到我们餐厅就餐。”
除了拍摄宣传,趁着回乡的好机会,唐峰也会仔细筛选食材,根据时令更新菜谱,为食客奉上最好的“崇明鲜品”。“比如,最近正是崇明香酥芋的上市季节,软糯可口,食客非常喜欢,常常是供不应求。”唐峰说。
![]()
碧绿爽青的蔬菜,活蹦乱跳的鱼虾……多年的厨师生涯,唐峰深谙,一个“鲜”字,正是沪上饕客最中意的,也是崇明菜的核心竞争力。他认为做菜就是艺术,每道菜就像是一件艺术品,品尝美食的过程就像旅行一样,好吃的东西带给人整体享受,就像看到美景时内心愉悦。
近年来,道道鲜崇明私房菜与崇明生产基地紧密合作,力争把更多的崇明好食材,从田间地头直供上海市区。每天清晨,满载“崇明鲜品”的货车7点准时从崇明发车,运往市区的各家门店。
开发优化菜品,打响金字招牌

![]()
沪上餐饮行业竞争激烈,食客品味与时俱进,市场需求始终在革新。多年来,唐峰和团队一起,优化了烹饪过程,改良开发了许多崇明菜。
![]()
“各个分店会定期拿出一个新菜,大家一起比一比,取长补短,看看哪个新菜更好吃,进而可以推广。”唐峰介绍,如经典崇明菜凉拌金瓜丝,厨师在原有基础上,创新加入酱瓜丝、萝卜丝,再配以海参丝,既丰富了口感,也提升了菜品的档次。
![]()
要使崇明菜登上大雅之堂,需进行合适的包装,在这方面唐峰与团队下足了功夫。”比如蛋饺,是崇明家喻户晓的“名菜”。在制作时,道道鲜的厨师手边会放置一台电子秤。“我们要保证每个蛋饺的重量在50克左右,这不仅是为了方便烹调,也是为了摆盘时的整齐划一,让菜品好看又好吃。”唐峰说。
有了好菜品,还要进一步打响招牌。道道鲜崇明私房菜曾与沪上知名美食品鉴家、大厨合作,举办“生态崇明 品质餐饮”首届崇明生态食材烹饪大赛。参赛团队包括20家米其林、黑珍珠以及崇明本土优质餐厅,各位大厨集聚一堂,共同选用来自崇明生态岛的新鲜食材,结合各自烹饪方法,呈现出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各路“厨神”同场竞技,为唐峰的烹饪提供了更多新思路。
![]()
尽管菜品的外形、搭配在变,但食材的新鲜始终在第一位。唐峰清楚记得,在多年前的亚洲厨王争霸赛中,正是一道红烧羊肉帮助他夺得金奖。“评委们都说,之前没吃过肉质这么细腻,没有一点膻味的羊肉。没有过多的烹饪技巧,仅仅是地道的崇明新鲜食材,就征服了评委的味蕾。”
一路走来,对于崇明菜的未来,唐峰心中有更大的目标。“如果说崇明是上海的‘米袋子’‘菜篮子’和‘肉盘子’核心保障区。那么,崇明菜也应该占据一席之地,力争成为上海的‘招牌’。”唐峰表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宣传好崇明的优质食材,让更多人爱上崇明味道。
记者:施昊豪;摄影: 顾晟凡
编辑:焦倩倩
责编:朱竞华、焦倩倩
求喜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