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
转自:中国政府采购报
近日在北京亦庄举办的2025ESG大会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高峰论坛上,与会者纷纷表示——
ESG在政府采购领域应用大有可为
本报讯 记者吴敏报道 近日,由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指导,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企业管理科学基金会主办的2025ESG大会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高峰论坛在北京亦庄召开。会上,多位与会者提到ESG在政府采购领域的应用。
在大会主论坛上,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来现余介绍了北京市在探索ESG应用方面取得的一系列积极成效。他表示,北京市积极探索ESG在政府采购领域的应用,率先完成国内首个将落实ESG理念作为加分项的政府采购项目,组织实施将ESG引入定标条款的政府采购项目。截至目前,已在78个政府采购项目中成功应用ESG条款,其中36个项目中标人提交了ESG报告,更好发挥政府采购在ESG实践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建设ESG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简易轻量化的披露工具;各区因地制宜深化实践,经济技术开发区、朝阳区等陆续出台政策,对相关企业给予奖励,引导企业践行ESG理念,提升ESG表现,支持ESG相关评价评级机构在区发展;全国率先组织开展可持续信息披露试点工作。举办首期可持续领域高端会计人才培训,组织24家企业进行可持续信息披露,并通过验收,推动企业可持续信息披露标准化、实践多元化;积极争取全国ESG标准委员会在京设立,助力我国ESG领域标准化进程,推动北京成为ESG发展全国高地。
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总工程师刘兆彬就ESG成本与收益平衡发表主题演讲。他强调,ESG发展需实现企业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生共赢。他说,企业是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的主体,但生态、社会效益是全社会受益,因此,成本不能完全由企业独自承担,需要全社会共治、共担、共享。为此,刘兆彬呼吁建立健全ESG绿色低碳激励机制,在财政、税收、金融、进出口、财务会计制度、招投标、政府采购、营商环境优化,以及先进技术、专利、标准、标识推广等方面,制定配套政策并进行制度安排。
在分论坛上,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李冠新详细介绍了ESG体系在北京市政府采购工作中的试点工作实践。他说,一方面,中心于去年开展了ESG在政府采购项目中的应用落地专题调研并形成报告,摸清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中心根据专题调研报告提出在物业和政务云项目中先行先试ESG体系的工作思路,积极稳妥地推进ESG在政府采购领域中的应用。今年6月,中心会同北京工商大学组织完成了2025年、2028年年度物业管理项目中引入ESG评审加分的因素,这个项目目前成为国内首个将ESG理念作为加分项的项目。另外,中心系统梳理市级集中采购文件示范文本,研究ESG在政府采购项目招标采购定标条款中的应用方法与路径,结合对政务云领域潜在投标供应商的调研,提出了将ESG引入政务云项目定标条款的工作思路,即在专家评审总分、投标报价得分、技术部分得分均相同情况下,以披露ESG报告的供应商为中标人。同时,为了保护中小企业,设置了“当且仅当进入详细评审阶段的供应商均已运行过一个完整自然年度时适用本条款”的中小企业保护条件。这一思路已经在北京市审计局政务云采购项目中成功试点应用。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