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现在的年轻人好可怕,父母还没去世,他们已经开始“断亲”了,不走亲戚,也很少和兄弟姐妹往来....

0
分享至


作者:亦明

来源:读书369(ID:dushu369com)

减去消耗,才能为滋养留出空间;割舍掉错的关系,才能与对的人相伴余生。

你有没有注意到,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选择“断亲”了。

很多人春节不愿意回家,亲戚不想见,一年到头家族群里也说不上几句话。

在父辈人眼里,这好像是冷漠和忘本。

但在年轻人这里,或许是一场静悄悄的关系变革。

01

年轻人的断亲潮,从父母变老开始

老辈人常说:“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不走就没了。”这句话,在如今的年轻人身上正加速应验。

记忆里,亲戚往来是充满烟火气的。

逢年过节的时候,整个大家庭都满聚一堂。

女人们在厨房包饺子,男人们搬桌挪椅、喝酒聊天。孩子们穿着新衣在院子里追逐,兜里塞满了瓜子糖果。

那时物资虽不丰裕,亲情却格外醇厚。

一大家子围坐,吃着并不精致的饭菜,聊着家长里短,其乐融融。

长大后,也是一家有困难,多方来帮。

谁家盖房,亲戚们都来出人出力;谁家孩子上学缺钱,叔伯姨舅都会凑份子。父母不在家,长兄长姐就承担起了照顾弟妹的责任。

这种手足之情,是血脉相连的自然流露。

可如今,这一切都在改变。亲戚还是那些亲戚,亲情却不再是当初的模样。

有数据显示,年轻人和亲戚的走动越来越少了。

35岁以下的年轻人里,有一半人与亲戚的联系频率低于三个月一次,部分年轻人甚至一年都不与亲戚联系。

不少人坦言,走亲戚不如待在家里,认为这种往来“既尴尬也没意义”。

这代年轻人的困境在于:他们继承了这份亲戚关系,却没有了维护的必要。

若把家族关系比作一棵大树,亲戚和我们是散开的枝叶,父母就是承上启下的树干,一头连着祖辈的根,一头系着我们的叶。

没有了父母在中间打理,亲情的养料就无法输送。

更深层的原因,藏在时代的变迁里。


过去,大家都住在一个村、一条街上,亲戚就是最近的邻居,谁家盖房搬家、办红白事,都需要搭把手、凑点钱。

那时候人情往来不仅是情感需要,更是生存必需,亲戚间走动频繁,关系自然紧密。

可现在呢?

年轻人为了生计和前途,天南海北地闯荡,亲戚之间都住得远了,见一面都难。

儿女们每天辛苦上班,剩下的时间还想留给自己、留给小家,实在抽不出精力去应付远方的亲戚。

更重要的是,现在过日子,不需要那么依赖别人了。

手头紧可以找银行,搬家打扫可以花钱请人,心头烦闷时,三两知己好友比谁都懂你。

亲戚们能帮上忙的地方少了,年轻人自然就觉得,没必要花大力气去维护关系。有这个时间,不如约上几个朋友吃饭。

可见,年轻人不是不重感情,只是他们的时间和热情,更愿意花到能说到一块、玩到一块的人身上。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指出:

以前的家庭是“差序格局”,就像石头丢进水里形成的波纹,一圈圈推出去,越推越远,也越推越薄。

随着一代代的向下发展,亲戚间关系渐远是必然结果。

父母在壮年时,再远的亲戚都能凑到一桌;父母老了,疏于走动,少了他们的牵线搭桥,关系自然开始变得生分。

这不是人心冷了,而是日子变了。

日子变了,人情往来的老规矩,也就跟着变了。

02

“断亲”断的不是血脉,而是消耗型的关系

对部分人来说,“断亲”是无奈之举,但对于另一部分人而言,断亲则是一种清醒后的选择。

《欢乐颂》里,樊胜美的故事令人唏嘘。

父母重男轻女,把所有疼爱都倾注给了不成器的哥哥,而樊胜美就成了家里最委屈,也最懂事的那一个。

她孤身一人在上海打拼,每月都准时把大半工资寄回老家。

哥哥买房,她出钱;

哥哥找工作,她托人帮忙;

哥哥欠了高利贷,别人上门来催债,也是她四处求人,出面摆平。

而她自己呢,却省吃俭用,精打细算,三十岁了还在和别人合租,受家里人拖累,婚事也迟迟没有着落。

结果家人非但不感激,还变本加厉的索取。


父亲重病住院,全家人都要求让她承担所有费用,她实在拿不出钱时, 母亲就骂她白眼狼,亲哥哥也说尽难听话。

那一刻她彻底醒悟了:

这个家不是避风港,而是吞噬她的无底洞。自己如此在意的亲人,或许根本就不值得她这么拼命。

于是她狠下心来,停止了对哥哥的经济援助,同父母,也只剩下了必要的来往。

和亲人切断关系之后,她终于从二十多年的压榨中挣脱出来,开始为自己而活。

断亲,本质上其实是断消耗。

因为亲戚和我们的关系是与生俱来的,但他们的人品、作风却大相径庭。

有人边界感十足,从不插手别人家的事情,有人却爱打探你的消息,在背后造谣生事;

有人为你雪中送炭,伸出援手,也有人势利眼,只在你发达时献殷勤;

有人心地善良,发自内心的希望你好,但也有人就像黑洞,只会无底线地吸食你的能量。

我们要断的,正是后面这种亲戚。

过去的我们,不是不想断,而是断不了。

或许是看重血脉同宗的缘分,或许是在意父母的感受,又或许是囿于自己的教养,不好跟别人闹翻,撕破脸,结果一忍就是许多年,心里堵了很多气。

现如今的年轻人却不一样了,他们更早地明白了,比“亲戚”这个头衔更重要的,是这段关系的质量。

对方人品好不好,是否真心为我着想,这才是我们在交往中应该考虑的问题。


知名教授杜素娟指出,年轻人断亲,不仅不是淡漠,反而恰恰说明了他们对真正的亲情需求是很旺盛的。

说明他们渴望的不只是表面热闹、人情往来,而是深度关系、是良性互动。

因此,和错的人断交,只会让亲情变得更纯粹、更有温度。

断亲,不是血缘的消亡,而是关系的进化。

孩子忽然开始疏远某个亲戚,一定有他的道理,千万不要强迫他去交往。

老话说得好:“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余生很贵,不要再把时间浪费在消耗你的人身上。

合得来多走动,合不来少来往。

对真心相待的亲戚,多一份主动;对虚情假意的亲戚,对可走可不走的亲戚,少一份执念。

平日里互不打扰,各自安好,就是对彼此最大的善意。

03

此生最好的活法,

是活好自己、管好小家、顾好父母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过一个观点:

“你想过好你的人生,得先明白什么关系是最重要的。”

以前总觉得,亲戚是很重要的,哪怕自己吃点苦、受委屈,一直被欺负,也不能割舍掉,不能理解现在年轻人的做法。

如今人年纪大了,反倒把许多事情看开了。

亲人其实是无法选择的,能不能走到头还要看缘分、靠经营,而自己的生活,才是最根本的。

人生最重要的,无非三件事——活好自己,管好小家,顾好父母。

抓住眼前的幸福,这才是生活的终极真谛。

1.活好自己

有人说,人生的分水岭,往往从40岁开始,前半生活别人,后半生活自己。

确实是这样。

历经世事,我们才逐渐意识到:真正的从容和力量,源于内心的宁静。

过了40岁,请置顶自己。

好好吃饭,不再将就,一日三餐,饮食清淡,身体需要营养,更需要被善待。

按时睡觉,别再硬撑。不要给自己那么大压力,该放下的就放下,该看淡的就看淡。

养一个好身体,调一份好心情,把自己的日常打理得井井有条,生活有起色,日子有盼头。

这世界上,最值得你用心经营的,始终是你自己。

你过得舒心了,才有余力照顾想照顾的人。


2.管好小家

网上看过一个问题:“人生最幸运的事是什么?”

一个高赞回答是:有家回,有人疼,有一盏永远为你而留的灯。

年轻时,我们为生活忙碌,为人情奔走,错过了与家人相处的时光。

后来才渐渐懂得,门外的世界再好也不属于我,真正值得眷恋的是,是妻子温柔的话语、孩子可爱的脸庞。

人到中年,是该为生活做减法,为家庭做加法了。

减少不必要的应酬,把时间留给家人;舍去无意义的社交,把温暖带给至亲。

每天忙完手头的事,回家陪伴侣逛逛菜市场,和孩子聊聊近况,饭后一家人肩并肩在小区里散散步。

这些看似平凡的陪伴,才是生活最真实的温度。

家不需要多大,温暖就好;日子不必多富足,和睦最珍贵。

此生最踏实的幸福,就藏在这一粥一饭的温情里,藏在这份相守相伴的安宁里。

3.顾好父母

除了管好自己和小家之外,顾好父母也很重要。

这里的“顾好”,不仅是物质上的反哺,更是情感上的贴近、精神上的理解和共情。

它是在周末放下手机,陪父亲喝一盅茶,听母亲唠叨些家常;

是记住他们的口味,买他们舍不得买的水果;

是在他们生病时,能毫不犹豫地拿出积蓄,守在病床前伺候。

最要紧的,是理解他们的衰老,维护他们的面子。

父母年纪大了走得慢了,别催促,耐心陪他们多走一段路。

听他们抱怨这里疼那里不舒服的时候,也别不耐烦,认真放在心上。

做到这几点,我们就不会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这份将心比心的体贴,能让父母晚年的每一天都过得踏实而有尊严。

最好的生活,就是这样一种良性循环:

你安顿了自身,稳固了后方,便能心无挂碍地、源源不断地向父母输出真正的安宁与幸福。

这远比把精力投入到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里,要值得的多。


“断亲潮”的出现,说明我们正在经历一个关系重塑的时代。

在这样的时代下,选择和谁亲近,成为了一种主动的选择,而非必然结果。

究竟该如何面对亲人的渐行渐远?

我想,答案是八个字——做好自己,亲疏随缘。

人生有限,没必要把所有人都请进你的生命里。

断亲,本质上是为生命减负。

减去消耗,才能为滋养留出空间;割舍掉错的关系,才能与对的人相伴余生。

点亮爱心,与朋友共勉。

作者:亦明,本文首发读书369(ID:dushu369com),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君与你一起,听名著、读美文,用读书点亮你的人生!转载请联系读书369。

最好的赞赏,就是“在看”和分享,让生活更有温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常州小米SU7爆燃原因曝光:改装过的锂电池着火

常州小米SU7爆燃原因曝光:改装过的锂电池着火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5-11-11 15:48:49
baby送黄晓明家外甥金手镯!小海绵帮忙牵线,表弟媳发文感谢baby

baby送黄晓明家外甥金手镯!小海绵帮忙牵线,表弟媳发文感谢baby

好贤观史记
2025-11-11 17:21:50
丁盛逝世,上级规定不准称他老红军,老部下追悼时看到四个字大恸

丁盛逝世,上级规定不准称他老红军,老部下追悼时看到四个字大恸

夏目历史君
2025-11-10 20:45:55
泰国法院判了!历时超3年,跨境网赌大佬佘智江将被引渡回中国:被曝曾参与KK投资

泰国法院判了!历时超3年,跨境网赌大佬佘智江将被引渡回中国:被曝曾参与KK投资

红星新闻
2025-11-11 17:10:22
日本首相扬言将中国高官驱逐出境,中方立刻反击,中日外交战升级

日本首相扬言将中国高官驱逐出境,中方立刻反击,中日外交战升级

策前论
2025-11-11 18:04:32
最终,万科只成全了一个人

最终,万科只成全了一个人

首席人物观
2025-11-10 15:03:18
马英九这才回过神:不是大陆离不开他,而是他把自己想得太重要了

马英九这才回过神:不是大陆离不开他,而是他把自己想得太重要了

娱乐督察中
2025-11-11 05:50:51
国内自驾游最经典的27条路线,适合退休人士,争取一年走2条!

国内自驾游最经典的27条路线,适合退休人士,争取一年走2条!

走吧自驾游
2025-11-05 18:04:38
“中考分流,越分越差”,高中物理老师吐槽:学生连5cm都不知道

“中考分流,越分越差”,高中物理老师吐槽:学生连5cm都不知道

熙熙说教
2025-11-10 20:15:52
追踪|山西公务员舞弊案再升级:省组织部19个工作日拒接电话

追踪|山西公务员舞弊案再升级:省组织部19个工作日拒接电话

星光的彼岸
2025-11-11 15:18:47
小学成绩好,初一却掉队的,基本上都是这三类孩子!

小学成绩好,初一却掉队的,基本上都是这三类孩子!

好爸育儿
2025-11-08 08:36:07
大笑,勇士队吉米·巴特勒的新发型让斯蒂芬·库里捧腹

大笑,勇士队吉米·巴特勒的新发型让斯蒂芬·库里捧腹

好火子
2025-11-11 13:38:05
银行存款利率大调整!11月11日起,一万元存一年能拿多少利息?

银行存款利率大调整!11月11日起,一万元存一年能拿多少利息?

李博世财经
2025-11-11 17:07:05
42岁刘翔近况:长期国外旅游,终身合同吸金,远离争议!

42岁刘翔近况:长期国外旅游,终身合同吸金,远离争议!

枫尘余往逝
2025-11-10 13:44:46
王水平被决定逮捕!曾任江西省政府副秘书长、省卫生健康委主任等职,涉医疗采购、工程承揽等多领域受贿

王水平被决定逮捕!曾任江西省政府副秘书长、省卫生健康委主任等职,涉医疗采购、工程承揽等多领域受贿

鲁中晨报
2025-11-11 16:24:09
去了巴黎才发现:没人穿黑裤、阔腿裤了,满街都是这3种“冬裤”

去了巴黎才发现:没人穿黑裤、阔腿裤了,满街都是这3种“冬裤”

时尚穿搭生活馆
2025-11-10 15:01:02
“央行规定5万,建行加码到1万”?律师取钱被追问用途 已拒绝建行道歉,并控告违法行为

“央行规定5万,建行加码到1万”?律师取钱被追问用途 已拒绝建行道歉,并控告违法行为

大风新闻
2025-11-10 17:49:08
重庆区划调整后,再有人事变动

重庆区划调整后,再有人事变动

澎湃新闻
2025-11-11 13:57:03
中国电信的5G-A套餐来了!下行2000M,上行200M,流量100GB起步

中国电信的5G-A套餐来了!下行2000M,上行200M,流量100GB起步

通信老柳
2025-11-10 18:54:23
杭州东站被困事件!乘客求救40分钟无人理,多方隐身,细节被扒开

杭州东站被困事件!乘客求救40分钟无人理,多方隐身,细节被扒开

宝哥精彩赛事
2025-11-11 10:59:10
2025-11-11 19:28:49
盖娅Uni心理学
盖娅Uni心理学
关照自我与成长泛心理学
2860文章数 176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欧委会迫使欧盟成员排除中兴、华为设备 外交部回应

头条要闻

欧委会迫使欧盟成员排除中兴、华为设备 外交部回应

体育要闻

一个14岁的小男孩,决定了谁能晋级世界杯

娱乐要闻

古二曝秦雯多次炫耀袭警经历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数码
房产
艺术
时尚
游戏

数码要闻

用希捷酷狼Pro 30TB NAS硬盘打造120TB数据仓库也太“疯狂”了

房产要闻

海口湾,1300亩巨无霸地块登场!

艺术要闻

田英章日常书信曝光,字迹开阔惊艳人心!

火遍全网的这件外套太好穿,我总结了几个实用搭配公式

《黑夜君临》DLC最晚3月才出 豪华版玩家感觉上当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