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山楂的收获期,在新乡辉县市水寨窑村,漫山遍野的山楂树红遍山头,新乡市山之孕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韩飞和驻村第一书记杜千里正带着农民采收。辉县山楂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生长在南太行山区,用当地群众的话说,是听着鸟叫、喝着露水、踏着阳光、长在云海里的果子。
![]()
辉县山楂以“豫北红”“红孔杞”为主,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大规模栽植,目前已达200多万棵,近20万亩。酒香也怕巷子深,因地处深山、不耐储存,以前的山楂每斤只有几毛钱,农民守着金山却要饭吃。近年来,在政府的引导下,当地积极发展电商及山楂深加工。带着对南太行的情怀和对山楂的执念,辉县汉子韩飞与杜千里联手,成立了新乡市山之孕食品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联合新乡学院、河南农科院,给农户提供有机肥、生物肥,同时共建自有及合作基地达1000多亩,覆盖上千农户。
![]()
![]()
“做农业,困难是天天有、月月有、年年有。” 山之孕的成长,从来不是坦途,2020年疫情突如其来,韩飞的公司遭遇了危机,也让韩飞彻底想明白:“做农产品初级加工,抗风险能力太差。必须找高附加值、能长期存放的产品。”2022年,山之孕迎来关键转型:一是“轻资产”甩包袱:把山楂糕厂、山楂块厂转给当地农户,企业只下订单、保销路,“让农户赚加工的钱,我们企业省管理的成本”; 二是“重资产”攻高端:控股当地的一家酒业,全力做山楂酒。这个转型,彻底解决了保质期难题,更打开了高附加值的大门——山楂制品毛利较低,而山楂酒的毛利能轻松翻倍。如今,山之孕的酒厂有6个110吨的发酵罐,总罐容达到2500吨;联合河南省山楂综合利用中心拿下5项蒸馏专利。“我们用低温低压技术,把山楂通过中药泡制的方法,再蒸馏,比传统工艺的风味更足。从“太行红”“轻醉520”等不同度数的山楂酒,到无糖型、高端白兰地、山楂蒸馏酒系列,再到山楂条、原浆、冻干山楂等零食,覆盖了从大众消费到高端礼品的所有场景。
![]()
![]()
现在,山楂系列产品不仅在省内、国内市场畅销,还出口到了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企业与河南龙氏集团等签署合作协议,开发推广山楂益生元酒等,开辟新赛道。
![]()
现在的山之孕,正朝着三个方向发力: 一是把山楂做“精”,推进富硒、绿色有机认证,开发药用价值;二是把产业链做“长”,酒厂之外建醋厂、罐头厂,让山楂“从头到脚都是宝”;三是把文旅做“活”,推动山楂展厅与南太行景区融合,让游客带走的不只是山楂,更有山楂的好故事。
![]()
![]()
扎根太行山、助农增收忙。在韩飞等新质农人的带领下,如今,山楂从以前的无人问津到现在门庭若市,农户年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小小红果,正成为农民的“致富果”“摇钱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