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9日,青岛市第一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技能大赛成功举办。本次大赛,由青岛市中华职业教育社、青岛市总工会、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主办,大赛以“匠心传韵・活力青岛”为主题,旨在推动非遗传承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为更多拥有非遗技艺技能的传承人和工匠创造展示、比拼和交流的舞台。
![]()
比赛现场
![]()
专家评委现场评审打分
大赛设置花饽饽制作、毛发妆造类技艺、织造印染扎染技艺、剪刻纸技艺、珐琅画技艺5大赛项,共吸引全省近300名选手报名参赛,花饽饽的精巧、毛发妆造的灵动、织造印染扎染的雅致、剪刻纸的细腻、珐琅画的璀璨,一件件作品既承载着千年文脉的厚重底蕴,又彰显着新时代的创新活力。每个赛项由非遗传承人、高校专家学者等组成5人评审小组,综合技艺规范性、创意融合度、作品完整性、文化传承价值等评分维度。经过近3天的角逐,最终评选出一等奖项目15个,二等奖项目30个,三等奖项目45个。
![]()
妆造作品展示
11月9日,大赛举办了颁奖仪式。会议现场,获奖作品在展示区进行了集中展示亮相,各分组评审组长对获奖作品进行了专业细致的点评。大赛为获奖选手颁发了奖品和证书。比赛现场还举办了参赛作品集中展览、非遗戏曲、非遗武术表演、获奖作品解读等活动,让更多人了解了青岛非遗的独特魅力。
![]()
颁奖现场
青岛市第一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技能大赛,通过非遗赛项的专业比拼、精美作品的集中展示、精彩多元的文艺展演与公正严谨的颁奖环节,构建起一场集专业性、观赏性与互动性于一体的文化盛会。大赛在多方单位的携手助力下,既为非遗技艺从业者搭建了交流竞技的平台,彰显了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也让市民们近距离触摸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温度与魅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深闺”、融入日常。作为青岛非遗传承的一次重要实践,大赛不仅总结了当下非遗保护的丰硕成果,更播下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种子,为后续的文化创新发展、城市文化底蕴的持续增厚奠定了坚实基础,让“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理念,焕发出持久的文化生命力。
(来源: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微信公众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