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熙初年,安徽池州到安庆的官道上,一辆官轿在护卫簇拥下缓缓前行,轿帘微微掀开,露出一张疲惫却坚毅的脸,这是新任池州知府郭世纯,刚刚从京城领了官凭,带着一家老小六十余口,风尘仆仆赶赴任所。
谁能想到,这条看似平静的山路,竟埋藏着一场惊天血案?一个强盗头目,持着从血泊中捡来的官凭,摇身一变,成了池州府的父母官,差点骗过整个朝廷……
一、官凭到手,血染山路
郭世纯是泉州晋江人,生于明末乱世,书香门第出身。
崇祯乙卯年(1639年),他以举人身份崭露头角;顺治乙未年(1655年),又高中进士,入朝为官,从部郎一步步升迁,至康熙八年(1669年),终于外放安徽池州,担任四品知府。
接到任命那日,郭世纯难掩激动,收拾行囊,携妻儿老小、仆从护卫,浩浩荡荡南下赴任。
官凭是朝廷命官的身份凭证,红绫金字,盖着户部大印,郭世纯视若珍宝,贴身藏于内袍。
队伍行至池州界内一处叫黄石溪的山坳时,天色已暗,山风呼啸,树影摇晃。忽然,数十名蒙面大汉从林中窜出,手持刀枪,杀声震天,护卫措手不及,瞬间被砍倒一片。
郭世纯推开轿帘,尚未开口,便被一刀劈中肩头,鲜血喷涌。乱军中,妻儿哭喊,仆从四散,六十余口人,转眼间只剩满地尸骸。
强盗头目是个三十出头的汉子,面相粗犷,目光如狼。他翻检郭世纯的随身行李,找到那张官凭,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郭妻李氏抱着幼子躲在轿底,瑟瑟发抖,强盗头目冷笑一声,挥手道:
“留这娘俩,杀干净其余!”
山风卷走最后一声哭喊,黄石溪重归寂静。
二、冒名上任,池州初安
![]()
数日后,池州府衙门前锣鼓喧天,百姓夹道相迎。新任知府“郭世纯”身着四品官服,面容沉稳,步履从容,在众目睽睽下走马上任。
衙役们暗自嘀咕:这位大人虽面生,但言谈举止有板有眼,官凭、印信、文书一应俱全,谁敢质疑?
假知府上任第一天,便升堂理事。他翻阅卷宗,条理清晰;训斥属吏,言辞犀利;处理积案,判决公允。
池州地处皖南,山多田少,盗匪时有出没,民风彪悍。假知府却雷厉风行,亲自带人下乡查访,严禁私铸私盐,打击豪强霸田。不到三月,市井安宁,夜不闭户,商旅络绎不绝。
他还颁布新政:减免灾年田赋,鼓励开垦荒地,兴修水利,疏浚青通河。池州稻米丰收,桑蚕兴旺,瓷器、茶叶远销江浙。百姓私下议论:
“这位郭大人,治理手段比前任还高明!”
年终考核,安徽巡抚接到奏报,批示八个大字:
“政理严明,奸吏惮之。”
唯有一样怪事:假知府对钱粮解省一拖再拖。
按制,每年秋后,池州需将税银解往省城安庆。他却以“核查账目”“待收齐尾欠”为由,屡次推脱。
府库银窖里,白花花的银子越堆越高,足有数十万两。夜深人静时,假知府独自在后堂点算,嘴角挂着意味深长的笑。
三、乞丐入府,密信传情
![]()
真相的裂缝,往往从最不起眼处开始。
郭世纯的妻兄李文昌是福建人,闻听妹夫赴任途中失踪,悲痛欲绝,却不信妹夫全家罹难。他变卖家产,孤身北上,沿途打听,辗转数月,终于来到池州。
为避人耳目,他撕破衣衫,蓬头垢面,扮成乞丐,在府衙门前敲着破碗,哀嚎讨饭。
衙役嫌恶,挥棍驱赶,李文昌却不走,嚷道:
“小人会挑水劈柴,求大人收留!”
假知府闻声而出,见乞丐虽脏,却身材挺拔,眼神不俗,心生怜悯,挥手道:
“留他在厨房帮工吧。”
李文昌每日早起,担水劈柴,偷眼观察府中动静。一日,他在后厨劈柴,忽听一妇人低声呼唤:
“哥哥!”
回头一看,竟是妹妹李氏!她鬓发微白,眼神惊惶,怀里抱着一个小男孩,正是郭世纯的幼子。李氏拉他到柴房,塞给他一封蜡封密信,泪如雨下:
“哥哥,速将此信交巡抚大人,妹妹命悬一线!”
密信以血书写就,字字泣血:夫君被劫杀于黄石溪,强盗头目持官凭冒充,池州知府实乃盗首!
李文昌读罢,悲愤交加,当夜翻墙出府,星夜兼程赶往安庆。
四、诱敌深入,一网打尽
![]()
安徽按察使张朝珍与巡抚张秉忠接到密信,惊疑不定。池州知府治理有方,政绩斐然,如何是强盗?
二人反复核查,终从郭世纯旧日同年处,调来其笔迹样本,对比公文,果有破绽。
张巡抚当即定计:先稳住假知府,再徐徐收网。
他们派人传话:池州钱粮拖延日久,需派员下县核算,限期解省。假知府闻讯,表面应承,暗中却召集三十余名心腹,密议携银潜逃,远走江南。
核算钱粮期间,巡抚又下公文:邀“郭知府”赴安庆省府,商议赈灾要事。假知府以为时机已到,银子即将到手,遂带亲信轻装上路。
安庆城外,官道两旁芦苇摇曳,秋风萧瑟。假知府刚入城门,忽听一声号炮,埋伏的兵丁蜂拥而上,刀枪如林。
“尔等何人?”
假知府色厉内荏。
- “拿下冒名贼!”
按察使冷笑,亮出密信。
假知府见大势已去,拔刀欲自杀,却被乱兵按倒,剩余三十余名强盗,也无一漏网。
五、余波荡漾,正义昭然
![]()
审讯中,假知府供出原名王得标,安徽宿松人,早年落草为寇,专劫官银。
黄石溪一案,纯属偶然,得手后见官凭价值连城,遂生冒充之心。他仿郭世纯笔迹,苦练官腔,连衙役都骗过了,险些酿成大祸。
朝廷震怒,康熙帝朱批:斩立决。次年春天,王得标等三十余人,于安庆闹市问斩,首级悬于池州城门,示众三日。
郭氏妻儿得以善终,李文昌携外甥归乡,朝廷赐银千两,旌表其义。
池州百姓闻讯,唏嘘不已。有人感叹:
“若非密信,池州怕是要被强盗治上十年!”
也有人低语:
“假知府治理虽好,终究见不得光。”
此事载入《清稗类钞》,成为康熙一朝奇案。官凭虽小,却关乎国体;人心虽复杂,终究逃不过天网。
![]()
图片来源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料,仅用于内容展示与说明,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