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对话| 作家张者:谈到新疆建设兵团,永远不能忘记上海人

0
分享至

“新疆是我的故乡,新疆兵团是养育我的地方。我的母亲已经八十多了,她还在新疆养老。”

作为“兵团二代”,作家张者对新疆充满了特别的感情。他在河南出生,在重庆、北京求学,但他视新疆为自己的文学创作之根。在曾经寸草不生的天山南坡的山沟,他随父母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光。如今在重庆生活,他依然会在梦中回到那个山沟,而那些大漠和干沟在梦中都变成了青山绿水。


长篇小说《天边》首发于《收获·长篇小说2025秋卷》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张者在《收获·长篇小说2025秋卷》带来了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天边》。故事以一群兵团少年的成长史为经纬,通过三代新疆兵团人的命运交织,勾勒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七十年屯垦戍边的“创业史”。

小说也写到了一批上海援疆知青,他们被新疆兵团人称为“上海青年”。11月9日,张者来到上海,参加“收获首发”活动——“把大漠当青春纪念册的人们”。

“谈到新疆兵团,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上海人。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有十万上海支边青年到达了新疆兵团。至今,新疆兵团人还称他们为‘上海青年’。确实,他们在我心目中永远年轻。如今,上海还在支援新疆,不但有援疆的干部,还有援疆的资金。而当年,上海和全国一样还没有摆脱贫困,支援新疆的只有人,整整一代人。”

在活动间隙,张者接受了澎湃新闻·文学花边专访。


作家、重庆作协主席、新疆兵团作协名誉主席张者

【对话】

澎湃新闻:你会把新疆视作自己“文学的故乡”吗?这个地方对你感受世界产生了哪些具体的影响?

张者:新疆当然是我的“文学的故乡”之一。我出生在河南,新疆是我生命的第二故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养育我的地方。

1949年后,包括我父母在内的一批戍边者走向了大漠,他们是军人,就地转业成了兵团人。他们的目的就是屯垦戍边。兵团人和中国历史上的戍边人一脉相承,不一样的是他们除了悲壮决绝之外,还多了一种信仰和豪迈,乐观和坚韧,他们喊出了“我为边疆献青春,献了青春献子孙”。誓言是严肃的,有雪山和大漠作证。我们“兵团二代”这一代,这种感受恐怕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澎湃新闻:这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张者:最初是不甘心的,抗拒和叛逆是必然的。

年轻一代拒绝埋没在大漠戈壁,企图通过高考升学到达他心中的天边。但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寻找自己心中的天边以及诗与远方。解决这种矛盾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兵团人的生活与内地已经无大的差别后。兵团二代的所有热血和青春,都被改写成了快乐的回忆。他们从理解父辈走向真正的扎根:真正的宝藏往往是在自己出发的地方。自己曾经寄望的天边,所有的憧憬并不遥远,原来就在眼前。


张者在新疆的早年照片

澎湃新闻:你的新疆题材常写到上海援疆知青,他们是你最早的文学启蒙吗?

张者:上海青年支援新疆的时候,我是一个少年。上海青年和兵团二代的少年在大漠边缘相遇了,这产生了“化学反应”。我曾经用鸡蛋和上海青年换书看,想起这事我常常哑然失笑。这一切都让我写在小说中了。

可以这样说。我是在上海人的教育下长大的。上海青年是我们兵二代的幼儿园老师、小学老师、中学老师。我的语文老师是上海青年,我还记住了她的名字。她在作文课时经常讲评我的作文。当我上完大学,并且发表了处女作去找她时,她和上海青年一起回到了上海,消失在大上海的人流中。我找不到她了,这让我很忧伤。

我能成为作家可以说也是上海青年培养起来的。大家都知道,一个普通人成为作家是从阅读开始的。而我阅读的第一部文学作品是上海青年借给我的。薄薄的一本,叫《少年维特之烦恼》。看来,无论你在大漠边缘,还是在大上海,少年都会有烦恼。

上海对于新疆来说,它是一种象征。他是现代的、前卫的、时髦的。它是新疆人梦想的地方,大漠中生成的海市蜃楼就是我们对上海的想象。我的有些发小现在就生活在上海,算是实现了理想。


《收获·长篇小说2025秋卷》

澎湃新闻:当你不在新疆生活,这个地方会以什么方式和你产生关联?

张者:我离开新疆很多年了,但我每年都回新疆,喝伊力特,把酒唱胡杨,对酒望大漠。那里的确是我的记忆之根、文化之根、文学创作之根。

有一种关联是十分奇妙的,那就是树。它叫胡杨树。在我的小说中是一种象征。我一直关注着那神奇的树。兵团人把胡杨树赋予了很多神奇的力量。胡杨树可以断臂求生,也可以向死而生。胡杨籽就像风车一样,随风而去,见水而停,春暖发芽,随季而长。

澎湃新闻:我想到了《山前该有一棵树》。你在这部小说里融入了自己的成长记忆,新作《天边》亦有你的亲身经历。在写作中和少年时的自己对话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张者:这种在写作中和少年时的自己对话是自言自语的。有时候是一个音调,是一首歌。

我的写作往往是从歌声开始的,有时候干脆播放一些写新疆的歌。这本身就是一种对话。比方:我在写《天边》时,会不知不觉地哼唱《在那遥远的地方》,我开始是想用这个名字的,但被用得实在太多了。后来就用了《天边》。其实也有一首歌叫《天边》,歌唱“天边”的曲更多,好在长篇小说没有叫《天边》的。我在小说中把天边赋予了新的内涵。


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山前该有一棵树》

澎湃新闻:近年新疆文学很受关注,刘亮程、李娟等作家的作品为人们阅读、谈论。你认为你有哪些独特的创作资源和视角?或者说,你的新疆写作会有哪些独属于你的痕迹?

张者:我的新疆题材是和一些作家朋友的地域背景和自然风貌不一样的,新疆太大了。刘亮程、李娟在北疆,我在南疆。他们在“地方上”我在兵团,这是自然而然的区别。刘亮程是一个伟大的作家,李娟是最早的“素人写作”。李娟有生活,是素人写作的榜样。刘亮程是一个有思想的作家。他是一个智者,是一个乡村哲学家。他的文学观念和写作状态能给作家同行带来启发。

我们虽然都在新疆,中间却隔着天山。如果在内地,这相当于隔着几个省。北疆有美丽的草原,南疆有金色的胡杨。第一代兵团人无论北疆还是南疆,往往都在最艰苦的地方。比方:359旅的718团就在南疆的阿克苏,古代叫龟兹。

在寸草不生的天山南坡的山沟里,我曾经随父母度过了一段少年时光。在生活中最缺的是树。一棵树有时候比水更重要。水关乎我们的生命,树却关系到我们的心灵。水和树在我的潜意识中打下了永远不能磨灭的印记。这就是我小说的独特痕迹。

澎湃新闻:在成为小说家之前,你在新华社、《南方周末》做过记者。从非虚构转向虚构经历了什么?

张者:从非虚构转向虚构,从记者转型为作家这是奇妙的。我想不外乎三句话。首先,新闻就是新闻,文学就是文学;第二句,新闻是文学开始的地方;第三句,新闻是发生的事情,文学是想象的事情。一个是现实发生的,一个来自作家想象,这是本质上的不同。

记者无论是做新闻报道,还是做人物访谈,都会发现新闻和文学有很大区别。我当年写一件事或一个人,写着、写着就想虚构,意犹未尽。这很要命,记者必须立足事实呀。既然我喜欢虚构,那就转行当作家吧。

虽然告别了新闻职业,我依然感激那段经历。记者职业影响了我的文风,这很重要。新闻和文学虽然是两个不同概念,却是相辅相成的。记者要求文字凝练,迅速抓住事情本质,这是作家最好的训练。世界上很多著名作家都当过记者。

澎湃新闻:对于当下的现实生活,你是否也有困惑?

张者:我和中国当代作家一样,最大的困惑或者冲击是AI时代的到来。人类怎么掌控AI机器呢?

好在,人类有一种东西AI是没有的,那就是“生命”,那就是生命“意识”。虽然AI非常智能,却需要接收指令,而发出指令的是人。

未来的写作者或许是幸福的。AI可以给我们提供海量的资料,写作者再也不用在图书馆的故纸堆里查资料,做卡片了。但是,通过AI查到的只能是资料,你不能抄袭AI,抄袭AI就是抄袭我们所有人。现在无论是出版社还是杂志社,都有“查重”软件。AI查重,你无法遁形。

我想,基于生命体验的有情感有温度的创作永远是我们的独创。

澎湃新闻:有人说今天的文学现场不如过去那么纯粹,作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学文学青年,你怎么看?

张者:在上个世纪80年代,大学校园里无论是什么专业的同学都是文学爱好者。大家都玩命写诗。很奇怪的是平常喜欢看小说,动笔时写出来的却是诗。这就是青春写作,靠的是荷尔蒙。少年的心需要用诗情画意来滋养心灵,伤春悲秋后需要文学疗愈。那个时代也许就是中国的文艺复兴。

对于60和70后作家来说,所吸收的文学营养是差不多的。只不过有些作家喜欢托尔斯泰,有人喜欢卡夫卡,有些更喜欢马尔克斯等。你走进作家们的书房,在书架上有三分之一的书都是一样的。所以我读研究生没有选择中文系,而是选择了法律系。我并没有准备当什么律师和法官,我读研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想比同代作家更丰厚些。可见,我所有的准备都是为了写作。

澎湃新闻:你对当代文坛有哪些观察和感受?

张者:文学现场不如过去那么纯粹了,这是现实。过去文学是一种理想,现在文学是一种职业。现在已经有了“素人写作”。对于专业作家来说,这些写作也许会构成一种竞争关系,但专业作家内心中不应该有“鄙视链”。写作者的基数大了,对于真正文学攀登者来说,也许根基更牢固。在文学的百花园中有参天大树,也应该有绿草坪;有牡丹花,也应该有喇叭花、狗尾巴草,这样才能百花齐放。


张者早年照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华中农业大学一学生在校内溺亡,当地警方:排除案件

华中农业大学一学生在校内溺亡,当地警方:排除案件

扬子晚报
2025-11-10 23:03:41
只有中国敢这么干!发行美债狂揽1182亿,华尔街沉默,美联储头疼

只有中国敢这么干!发行美债狂揽1182亿,华尔街沉默,美联储头疼

温读史
2025-11-10 18:29:57
金发科技与西门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金发科技与西门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1 09:50:22
“青云租”爆雷员工揭内幕:每个员工每月需投资30台手机,11万台集中流向两个村庄 丨封面头条

“青云租”爆雷员工揭内幕:每个员工每月需投资30台手机,11万台集中流向两个村庄 丨封面头条

封面新闻
2025-11-09 18:45:20
丰田4万小车投下深水炸弹!超低油耗背后,丰田的算盘究竟怎么打

丰田4万小车投下深水炸弹!超低油耗背后,丰田的算盘究竟怎么打

刘哥谈体育
2025-11-10 12:39:13
这一次当众落泪的陈芋汐,给全红婵提了个醒,原来周继红说的没错

这一次当众落泪的陈芋汐,给全红婵提了个醒,原来周继红说的没错

小鬼头体育
2025-11-08 01:47:10
卫士长回忆刘少奇去世时情景:没有哀乐,没有亲人,没有真实姓名

卫士长回忆刘少奇去世时情景:没有哀乐,没有亲人,没有真实姓名

帝哥说史
2025-11-08 06:35:03
夺冠大热轰然倒下!8人轮换浙江逆天改命杀进决赛,丁伟一战封神

夺冠大热轰然倒下!8人轮换浙江逆天改命杀进决赛,丁伟一战封神

后仰大风车
2025-11-11 18:07:19
神舟二十即将返回?央视发声,空间站传来好消息,着陆地开展演练

神舟二十即将返回?央视发声,空间站传来好消息,着陆地开展演练

云上乌托邦
2025-11-11 16:15:57
神舟二十号返回任务有序推进,返回时间预计是什么时候?

神舟二十号返回任务有序推进,返回时间预计是什么时候?

凡知
2025-11-11 16:29:28
国家发改委:开放一些法律法规尚未明确规定的场景资源,在确保安全基础上允许各类企业参与

国家发改委:开放一些法律法规尚未明确规定的场景资源,在确保安全基础上允许各类企业参与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11-10 19:51:07
五连败!哈登35+10+11,拼尽全力,赛后谁留意哈登,双手扶膝

五连败!哈登35+10+11,拼尽全力,赛后谁留意哈登,双手扶膝

担酒
2025-11-11 14:05:22
男子偷偷潜入女邻居家,躲在床底,竟目睹一场偷情引发的凶杀…

男子偷偷潜入女邻居家,躲在床底,竟目睹一场偷情引发的凶杀…

极品小牛肉
2024-07-30 22:47:13
四川女孩新西兰苹果厂打工:早6午4每天9小时,时薪110块月入三万

四川女孩新西兰苹果厂打工:早6午4每天9小时,时薪110块月入三万

禾寒叙
2025-10-22 20:25:55
42岁刘翔近况曝光,长期在国外旅游,靠终身合同吸金,远离喷子!

42岁刘翔近况曝光,长期在国外旅游,靠终身合同吸金,远离喷子!

姩姩有娱
2025-11-10 17:49:18
史上最强Mate,华为新机定档,11月25日,重磅来袭

史上最强Mate,华为新机定档,11月25日,重磅来袭

科技堡垒
2025-11-10 12:22:03
快船102-105老鹰!无奈的不是5连败,而是哈登在赛后的一番表态

快船102-105老鹰!无奈的不是5连败,而是哈登在赛后的一番表态

鱼崖大话篮球
2025-11-11 17:19:14
在孟加拉国,我不是在旅游,我是在见证什么叫真正的人口压力

在孟加拉国,我不是在旅游,我是在见证什么叫真正的人口压力

诗意世界
2025-11-05 18:18:26
蒋介石这个人有很多讲究,不抽烟、不喝饮料、不喝酒、更不品茶

蒋介石这个人有很多讲究,不抽烟、不喝饮料、不喝酒、更不品茶

忠于法纪
2025-10-23 19:38:49
陈梦宝刀未老!九个月未系统训练仍强势 第四局1-5落后打出10-2

陈梦宝刀未老!九个月未系统训练仍强势 第四局1-5落后打出10-2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5-11-11 13:07:37
2025-11-11 18:52:49
澎湃新闻 incentive-icons
澎湃新闻
专注时政与思想的新闻平台。
856874文章数 508390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田英章日常书信曝光,字迹开阔惊艳人心!

头条要闻

欧委会迫使欧盟成员排除中兴、华为设备 外交部回应

头条要闻

欧委会迫使欧盟成员排除中兴、华为设备 外交部回应

体育要闻

一个14岁的小男孩,决定了谁能晋级世界杯

娱乐要闻

古二曝秦雯多次炫耀袭警经历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健康
家居
数码
本地
军事航空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家居要闻

国美学子 打造筑梦空间

数码要闻

用希捷酷狼Pro 30TB NAS硬盘打造120TB数据仓库也太“疯狂”了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凌滩玉魄淬千年,诗意钢城马鞍山

军事要闻

空军发布重磅视频 多款新型战机亮相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