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天,第26届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正式揭晓!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徐皓峰《通灵宝玉与玫瑰花蕾: <红楼梦> 中的导演课》 获奖!
![]()
以下为颁奖词:
本书有一个颇具误导性的副标题,事实上,这不是一本只针对电影从业者和爱好者的书,它适用于每一个认真的文学写作者和文学读者。
它逐帧细读的方法让《红楼梦》重新成为一本崭新的闪耀诱人秘密的书,从修辞文法到人情世故,从生活到学问。
他让 《红楼梦》和电影乃至自己的生活经验相互撤击,让受众参与创造,“人世是假象,《红楼梦》是真相”。
借此机会,和大家分享本书前述,徐皓峰将自己写这本书的初衷娓娓道来,带我们换个角度看红楼 。
![]()
《通灵宝玉与玫瑰花蕾》前述
文 / 徐皓峰
《国术馆》是我2010年的长篇小说,幸得出版。2020年重写,分筋错骨之变,是在里面评了《红楼梦》。
九十年代初,因周星驰电影,大众熟悉的韦小宝被称为是“韦爵爷”,见《鹿鼎记》前段,韦小宝受赐“云骑尉”,不是职位,是爵位。自此开始,入了贵族。
爵位在家里留不住,下一代次一等,降完了又是平民。清朝将汉代的“骑都尉、云骑尉”等武官职称,补进爵位,在公侯伯子男之外,多出了尉。多了可降的空间,算是优惠。
公侯伯子男尉,各有分级,清朝贵族共二十七级。如第一代封国公,降级的空间大,会事先讲好,最多在你家传五代啊!
有的是一代也不传,本人受封,本人结束。计算复杂,天恩不定。
爵位之家,风险多。老辈的事不让小辈知道,为保护小辈。小辈问家史,老辈拿《红楼梦》挡驾,说大差不差,全在里面。
京津地区,拿《红楼梦》当家史看的人家不少。有的人家,上一代传话模糊,忘了是替代,宣称《红楼梦》写的是自己家,闹出笑话。
![]()
1987年春节,电视剧版《红楼梦》首播,家有电视的都在看,走在胡同里,是回响效果。小孩玩耍,爱模仿影视剧表演,比如86年首播的《西游记》,学孙猴八戒,大人们不管。学《红楼梦》剧集,爷爷奶奶要管,说那是本道书,开不得玩笑,乱学会折福。
以为老人们说怪话,为防小孩早恋。
我们这拨男孩很难早恋,幼儿园、小学制度,都是女生管理男生,她们是半个校方、半个家长。
多年后才知,老人们说的道书之“道”,不是老庄、炼丹、儒家道统,指“真相”。老人们也是口口相传,听更老的人说的——人世是假象,《红楼梦》是真相。
不单北方,南方也这么说。曾追随一位浙江老者,他1914年生人,父母早逝,断学当童工。童工是半年结账,拿到钱,即买《红楼梦》。小孩性子,非要精装版,一把花光了还不够,书店扣下小半,让他补钱再取。不吝惜血汗钱,是受此说法影响。
尝了人生孤苦,急需了解真相。
他识字不够,一时看不了,但心里踏实,起码握手里了。后来识够字,八十余岁时,跟我聊了聊。重写版《国术馆》小说里评《红楼梦》,大致如下:
曹雪芹、贾雨村、贾宝玉、甄宝玉、空空道人是同一人。
贾雨村是此人中年,一身官场权谋,玩惨了自己。曹雪芹是此人晚年,讨厌中年的自己,喜欢少年的自己,觉得保持下来该多好,写成了贾宝玉。假我,是理想之我。
事实上,他保持得太短,活到青年即变质,为混进主流圈子,学糟了自己,即是甄宝玉。真实之我,如此不堪。
清朝初立,以修明史名义,设馆招揽前朝中等的旧臣名士,对顶级人物另有安抚手段。曹雪芹去了,清廷假意修史,实为养人,发工资,并不提供大内史料与编书资金,没条件修史,闲待着,写起《红楼梦》。
小说里写,空空道人是《红楼梦》首位读者,看后开悟,做了和尚。首位读者,只会是作者本人,空空道人即是曹雪芹。自己所写,最能刺激自己,作品让作者开了悟。
天下渐稳,明史馆完成历史任务,停发了工资。曹雪芹知趣,转去佛寺栖身。不真当僧人,那时佛寺同时是养老机构,交上笔钱,大差不差,可以终老,丧葬寺里管。
曹雪芹心知,穿僧装火化,是自己终局,所以写空空道人由道转佛,改名情僧,《红楼梦》又名《情僧录》。
断情,为僧。
薛宝钗早达道,她开悟早,彻底无情,假装有情。林黛玉也是开悟者,道理明白,而情绪未断。能否嫁给宝玉?此事折腾坏她,听到不成,急出病,听到成,病又好。总是心随事变,让她觉得自己好没意思,一怒而断情,忘了宝玉。
薛宝钗眼中,黛玉是同道,可讲真话,宝玉差得远,不必对牛弹琴。等宝玉终于开悟,她还是懒得理他,并不以真面目相对,依旧演戏,决定此生活法,是一路假到底……
![]()
《国术馆》写过的,这里不做复制粘贴。《国术馆》里,是打散《红楼梦》回目的串述,本文也有串述,尽量一回回逐评。
索隐历史,比较文学——非我专业,评不下去时,就拿部电影来说事吧。见谅,见谅。
扫码收听播客《文学散散步》
窦文涛x徐皓峰:
曹雪芹和希区柯克,谁才是真正的电影大师?
![]()
《通灵宝玉与玫瑰花蕾—— <红楼梦> 中的导演课》是徐皓峰对《红楼梦》的独特解读。
作为作家兼导演,他凭借深厚的文化研究功底和丰富的创作经验,从文学与电影的双重视角重新审视这部经典。书中,他不仅梳理出全新的人物关系与荣宁二府的另类样貌,还将曹雪芹与希区柯克等世界电影大师作比较研究,揭示《红楼梦》的艺术高度与创作原貌。通过细节捕捉与历史背景的深入分析,徐皓峰厘清了后世误读,展现了原著的多重魅力。
作者语言灵动,视角新颖,既尊重文学的想象力,又融入电影的叙事技巧,为读者提供了一次重返经典的全新体验。
初审:周 贝
复审:薛子俊
终审:赵 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