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3 年出版的小说《本巴》中,作家刘亮程通过敌对国拉玛国汗王哈日王之口说出了一句话:
“他们不长老,我们不长大。”
这句话的本义是刘亮程以文学化的方式,探讨了人类代际权力交替与时间伦理的困境。
在网络传播过程中,就变成了:
“当有老人不再变老,就有小孩长不大。”
以前不知道什么意思,现在看到一些明星返老还童,看到有孩子失踪,还有缅北电诈的事情。
各种事情组合到一起,这句话顿时增加了一层浓厚中式恐怖的色彩。
这几天,互联网大数据不断给我推一个新加坡籍的明星。
几年前他还躺在病榻上奄奄一息的样子,最近却几乎变成了一个年轻人的样子。
在一个视频中,他在一群前呼后拥的红衣僧人陪同下亢奋地手舞足蹈,连蹦带跳,又模仿中风偏瘫患者走路。
如此不体面,完全不像一个60多岁老人应该有的稳重,简直换了个人似的。
那么,有哪些疾病的治疗能够改变人的性格呢?
2024 年 1 月 《移植学》杂志一篇文章的研究结果显示:器官移植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副作用,那就是“改变患者的人格”。
这个研究由科罗拉多大学研究团队主导的,总共调查了47名器官移植患者,其中23名心脏移植,24名是其他器官移植。
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人在移植后经历了性格变化。
无独有偶,2024年4月,另一个研究团队也研究了心脏移植后对人体的影响,结果也证实:改变的不仅仅是性格,是食物、喜好、记忆等多方面的变化。
![]()
对于这种想象,比较靠谱的猜测是:引入新器官后,改变了遗传物质的表达,或者和旧器官之间能量相互作用,产生了细微的生理反应,从而影响机体个性。
至于如何影响的,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心脏里有一个“小脑”。
有人提出,心脑连接应该是双向的,心脏可以通过神经、生化和能量等多种方式和大脑沟通,就能将心脏“小脑”里储存的记忆传递给受赠者。
当然,这种说法争议很大。
有些科学家认为让人性情大变的,可能是服用一些止痛和排异反应的药物,对身体带来副作用,表现出来的就是性格变化。也有可能是劫后余生,患者自己想通了。
不管如何,追求长生不老,一直是人类的梦想。
从秦始皇的蓬莱仙岛求药,到现代医疗科技的发展,只要人类存在,这个事情就永远不会停止。
小时候,我们看《西游记》,不同的妖怪有不同的本领和不同的宝贝,却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吃唐僧肉,长生不老。
《西游记续集》第107集孙悟空与猪八戒抓蛇妖里面有一个场景:一个蛇精需要用男人的血才可以永葆青春,只见这个蛇精喝了一碗血后,整个身体就发生了变化,容貌焕发青春,甚至连白头发都变成了黑发。

这些是小说和电视剧的演绎。
但科学家却证实了换血返老还童的真实性,科学家给衰老小鼠换血,大脑变年轻了。
早在2005 年,斯坦福大学的 Thomas Rando 教授在《自然》上发表了一项异种同生的小鼠实验结果,发现大部分与年轻小鼠交换血液的老年老鼠都变年轻了。
2014年,斯坦福大学的一个医学团队做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实验:将幼年老鼠的血液注入年老老鼠体内。结果显示,年迈的老鼠突然变得异常活跃,仿佛一夜之间返老还童。
2020年,Science 杂志发表了一项重磅发现,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Edythe Broad 再生医学和干细胞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在小鼠身上进行的一项新研究显示,那些久卧不动的年老小鼠,在接受经常运动的年轻小鼠的血浆注射后,无需自己蹬跑步轮,就能获得大脑恢复再生的神奇效果。
![]()
2023 年,一则“硅谷富豪与儿子换血抗衰”的新闻震惊全球。
硅谷亿万富豪布莱恩?约翰逊,找来17岁的儿子与70岁的父亲,进行血浆置换疗法。
换句话说,就是把他儿子当成“加血包”了。
![]()
最后,回到主题。
“当有老人不再变老,就有小孩长不大吗。”
这句话也许只是网民对一些事件的猜测与担忧而已,我们没有足够的信息可以去证明是真还是假。
也许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不平等就是:在死亡面前的不平等。
当人类面对疾病威胁的时候,医疗资源的不均将导致不同人走向不同的命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