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诸葛亮名句藏头七言排律:
11.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作者:陈振桂
受命扶危志未休,
任艰何畏蜀山幽。
于今犹诵出师表,
败绩难湮忠烈猷。
军固犹存祁山魄,
之诚可鉴汉宫秋。
际逢危局撑天柱,
奉诏驰驱解国忧。
命似残灯燃尽夜,
于倾大厦欲崩楼。
危旌独擎酬知己,
难靖中原恨未休。
之魄长随江浪涌,
间关百战骨终丘。
【创作思路及赏析】
立意: 本诗以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为核心,展现其临危受命、力挽狂澜的忠贞形象,讴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精神。
构思:结构上采用双联藏头,前七句藏"受任于败军之际",后七句藏"奉命于危难之间",形成完整的十四句排律;. 内容上以"出师表-六伐中原-星落五丈原"为叙事脉络,虚实结合。
表现形式:严守平水韵十一尤部,中联对仗工稳(如"祁山月/兴汉猷"对"天下计/写春秋。用典自然:"之死靡它"出自《诗经》,"鼎足定"暗指隆中对。
亮点及语言特色:时空交错手法:既有"于今犹见"的现实观照,又有"间关百战"的历史纵深。 诗史互证:"败寇成王"与"史笔留"形成历史辩证法。语言特色: 采用"志未休/何惧/犹见"等递进式动词群,塑造动态的英雄形象。 用"吼""稠"形成雄浑余韵。
全诗通过浓缩诸葛亮二十七年的丞相生涯,最终落在"汉青稠"的精神不朽上,既是对《出师表》的诗意解读,也是对中华脊梁的深情礼赞。
【名句出处及分析】
出处: 语出诸葛亮《前出师表》,建兴五年(227年)北伐前上奏后主刘禅的千古名文。
含义解析: 表层:记述刘备三顾茅庐时"天下三分"的危局。 深层:揭示"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儒家担当精神。
人生哲理: 责任与使命:真正的担当恰在逆境中彰显。 能力与机遇: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 。
社会影响: 成为中华文化中"临危受命"的经典表述。 当代价值:疫情中逆行的医护、抗震救灾的官兵皆可视为这种精神的现代传承 。
现实意义: 在百年变局背景下,此名句启示我们: 个人层面:越是艰难时刻,越要坚守职责。 国家层面:危机中往往蕴藏转型机遇 。
2025年11月11日于南宁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