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蜀汉,是由刘备在公元221年建立的国家。虽然蜀汉的国力是三国之中最弱的,但是依然有一大批能力卓越的文臣武将。尤其是经过《三国演义》的渲染,使得蜀汉的历史备受关注。蜀汉的武官官职,以大将军为最高,那么蜀汉一共有多少任大将军呢?
![]()
第一位:蒋琬。
公元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在此之前,诸葛亮已经将身后事安排妥当了。在诸葛亮病逝后,后主刘禅根据诸葛亮的遗愿,任命蒋琬为尚书令。不久又给蒋琬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随后蒋琬又升任大将军、录尚书事。
蒋琬作为诸葛亮指定的继承人,成为了蜀汉第二位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人。蒋琬在执政期间,并没有延续诸葛亮北伐曹魏的战略方针,而是反其道而行之,采取了东征和闭关息民两种策略。
蒋琬认为诸葛亮数次北伐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道路艰难,运输不便。于是将战略重心放在东线上,制造了许多战船,准备沿汉水东下,袭击曹魏的魏兴、上庸二郡。但是这个计划遭到了朝中许多大臣的反对,认为水路进攻容易,但是一旦失败,撤退就很难。
后来蒋琬也觉得这个计划不太可行,于是放弃了东征计划,转而采取闭关息民的政策,意图让蜀汉休养生息,恢复国力。但是蒋琬在执政后期,身体不太好,于是将大将军一职让给了费祎,自己只担任益州刺史。
![]()
第二位:费祎。
费祎和蒋琬一样,都是诸葛亮生前非常看好的大臣。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提到过费祎。蒋琬升任大将军后,费祎接替蒋琬担任尚书令。蒋琬准备东征时,费祎升任大将军,录尚书事。费祎执政时期,基本上延续了蒋琬闭关息民的治国方针。但是费祎在延熙十六年(公元253年)被曹魏降将郭修刺杀。
![]()
第三位:姜维。
姜维原本是曹魏天水郡的参军,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归顺了蜀汉。由于姜维能力出众,又得到诸葛亮的亲自教导,因此成长很快。在蒋琬和费祎执政时期,姜维已经成为了蜀汉军队的重要将领。但是费祎在世时,一直限制姜维北伐。
延熙十六年(公元253年)费祎遇刺后,姜维开始独掌军权,并升任大将军。此后姜维进行了十一次北伐,虽然胜多败少,但是依然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反而使得蜀汉国力大损。后来姜维为了躲避黄皓的迫害,前往沓中屯田。
景耀六年(公元263年),曹魏大举攻蜀,姜维在剑阁挡住了钟会大军,但是邓艾却偷渡阴平,兵临成都。后主刘禅开城投降,并下令让姜维投降。姜维无奈之下,投降了钟会。后来姜维准备利用钟会造反的机会,复兴蜀汉,但是事情败露,姜维被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