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超5年,打0.1折!一个百亿级“灰色”市场正在疯狂甩卖
![]()
银登中心的市场里,超过40亿元的个人不良贷款正在被“甩卖”,其中多数起拍价低于账面价值的1折,有些甚至低至0.17折。
“债务人平均年龄39岁,加权平均逾期天数2194天。”这是海尔消费金融近日挂牌转让的一批个人不良贷款的基本情况。
2194天,意味着这批贷款已经逾期超过5年。
与此同时,马上消费金融也在银登中心挂牌了两期不良贷款,债权金额合计超过18亿元,加权平均逾期天数均在1800天以上。
在普通人眼中,这些可能已是“坏账”的资产,却在不良资产处置市场成为了被争抢的“香饽饽”。
01 市场爆发:消金公司加速“清淤”,单月待转让资产超40亿
2025年11月,消费金融行业的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异常活跃。
据不完全统计,仅该月内,马上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首次在银登中心挂牌不良资产包,加上中银消费金融、南银法巴消费金融的持续加码,单月待转让的消金不良规模超过40亿元。
长期逾期资产成为本轮处置的核心。
海尔消费金融近日连发3期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项目,加权平均逾期天数最长达到2194.35天,意味着这些贷款已经逾期将近6年。
而马上消费金融转让的第1期项目债权金额高达14.82亿元,加权平均逾期天数1892.71天。
02 资产真相:不良贷款包装成“优质资产”的奥秘
在普通人的理解中,逾期多年的贷款几乎等同于无法收回的坏账。然而,在不良资产处置市场中,它们却被包装成了具有吸引力的投资标的。
马上消费金融在其不良贷款招商公告中列举了几大“资产亮点”:债务人群体年轻,主要集中在30-50岁;户均本金小,5000元以内的贷款笔数占比九成以上;资产均未诉讼,未来司法催收回款空间大。
细看这些“亮点”,实则揭示了这类资产的本质特点:单笔金额小,债权人分散,催收成本高,但通过批量化处置,仍能挖掘剩余价值。
“债务人年龄主要集中在30-50岁,这一年龄段人群通常仍具备一定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资产回收预期相对稳定。”一位不良资产行业从业者分析道。
03 折价惊人:逾期5年以上资产折扣率低至2.5%
不良资产转让市场的折扣率直观反映了资产随着时间推移而贬值的过程。
银登中心数据显示,逾期时间与转让价格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以2024年第四季度为例,逾期一年以内的资产平均折扣率超过11%,而逾期5年以上的资产平均折扣率已低至2.5%。
这意味着,一笔1万元的逾期5年以上的贷款,在不良资产市场上可能只值250元。
从整个市场来看,个贷不良批量转让业务的平均折扣率和平均本金回收率持续走低。到2025年一季度,这两个数据分别为4.1%和6.9%,而在2021年一季度,它们还保持在18.1%和32.9%。
市场机制的残酷性在此显露无遗:逾期时间越长,资产价值蒸发得越快。
04 短账龄趋势:不良资产处置加速,从“苦熬催收”到“早日躺平”
一个值得关注的新趋势是,个贷不良资产包正呈现“短期化”特征。
银登中心《不良贷款转让业务年度报告(2024年)》提到,2024年,“批量个人业务进一步向短账龄项目倾斜,个人消费类不良贷款占比持续增长,转让多为已核销资产,未诉讼资产数量持续上升。”
中银消费金融11月挂出的一个不良资产包,加权平均逾期天数仅95天。南银法巴消费金融的一些资产包加权平均逾期天数也为137天。
这意味着,部分消费金融公司几乎在贷款刚被划定为不良资产后,就迅速将其出手,几乎跳过清收环节。
“与其‘苦熬’催收,不如早日躺平。毕竟,一不小心,钱讨不回来,却讨来投诉和罚款就不合算了。”业内人士如此评论这一现象。
05 市场格局:从“烫手山芋”到“价值洼地”的转变
个贷不良资产对原债权机构而言是急于脱手的“烫手山芋”,对于专业的处置机构来说却是等待开采的“矿山”。
在受让方层面,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是受让批量个人业务的主力军,占比达7成。它们凭借对区域市场的熟悉度和本地化催收能力,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与此同时,全国性AMC加速入场的趋势日益明显。2025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首次进入批量个人业务前十大活跃受让方榜单,这也是国家级AMC首次登上该榜单。
“不良资产处置市场的活跃度持续提升,表明我国金融风险化解机制日趋成熟。”一位不良资产行业的市场观察人士指出,“特别是国家级AMC的入场,不仅为市场带来了更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更专业的处置能力,也将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06 未来走向:不良处置规模将保持高位,数字化成趋势
业内普遍认为,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与市场机制完善,2026年消费金融行业不良处置规模仍将保持高位,处置效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这反映出行业在经历高速扩张后进入风险暴露期,叠加监管趋严、共债风险上升及经济修复不及预期等多重因素,倒逼机构主动寻找方法。”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表示。
从消费金融公司的角度看,通过银登中心转让不良资产有助于化解潜在风险,改善资产质量,优化资产结构,提升资本充足率与盈利能力,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建议,除了不良资产转让之外,消费金融公司也可在前端环节采取其他举措,如严控增量、提升准入门槛;加大自营催收人才招聘以及强化催收外包机构协作;引入调解机构、建立协商机制等。
据银登中心数据,2024年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成交额达1583.5亿元,同比增长64%,在不良资产总处置规模中占比超70%。
从2021年起步至今,四年间整个市场呈指数级增长:成交规模和笔数分别增长32.3倍和11.7倍。
市场的另一端,那些被打包转卖的债务人身处何方?他们知道自己的债务正在以低于原值1%的价格被交易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像那些逾期超过5年的贷款一样,淹没在庞大的数字之中,成为了这个快速增长市场的沉默注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