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11月11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维)“双十一”购物时,市民在网络购物之余需警惕诈骗团伙设下的陷阱。如何安心购物不上当?光明区人民检察院近日发布“双十一”网购中的3大常见骗局,助市民安心消费,远离风险。
骗局一 预售商品诈骗
预售是近年来“双十一”常用的营销方式。商家常通过短信向老顾客推送新品预售信息,但这也为骗子提供了可乘之机。诈骗分子在社交平台发布“双十一预售专属福利”,以“名额有限”为由,拒绝通过官方平台交易,要求直接转账。消费者付款后,要么收到劣质假货,要么被拉黑失联。
检察官提醒,网上购物固然便利,但消费者仍需提高警惕。切勿轻信社交平台私人账号,对反常低价商品保持警觉。正规预售活动通常有平台保障,切勿随意向陌生账户转账。
骗局二 冒充电商客服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消费者订单信息后伪装成客服主动来电,借口“商品缺货办理退款”诱导消费者添加“客服微信”或下载“退款APP”,以“需要验证身份”“激活退款通道”为由,索要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甚至要求输入“短信验证码”,消费者一旦提供,银行卡里的钱就会被转走。
检察官提醒,官方客服从不会通过私人微信、陌生APP办理业务,若对订单有疑问,务必直接联系平台官方客服核实,切勿轻信来电显示的“官方号码”。所谓“退款链接”“理赔APP”,多半是窃取个人信息的钓鱼工具,切勿点击或下载。
骗局三 中奖免单诈骗
为吸引消费者,各大电商平台在“双十一”期间常会推出各类抽奖活动,而诈骗分子正瞄准这一契机设下陷阱。他们会向消费者发送含不明链接的“中奖通知”短信,或以兑奖为由要求先行缴纳“手续费”“保证金”,最终诱导消费者泄露个人信息、银行卡账号及密码,进而实施诈骗。
检察官提醒,遇到任何陌生“中奖通知”,务必保持冷静,仔细甄别信息真伪,切勿贪图小利,轻信陌生链接,避免落入诈骗陷阱,造成财产损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