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10日,台北马场町的枪声响起时,远在北京的李克农猛然从椅子上站起来。
电报上的消息让这位久经沙场的情报老将心如刀绞,但更让他彻夜难眠的,是另一个人的安危。
叫程一鸣的那个人,此刻正在台湾复杂局势中独自经历着生死考验,李克农点燃一支烟,望着窗外夜色,脑海中浮现出程一鸣最后一次汇报时的模样。
那是一个月前,通过秘密渠道传来的消息,程一鸣用暗语告诉他:“风暴即将来临,但我会坚守到最后”。
程一鸣的身份足以让任何人震惊。保密局台湾站副站长,国民党特务系统的核心骨干,手握台湾情报网络的生杀大权。
![]()
谁能想到,这样一个在国民党内部呼风唤雨的人物,竟然是我方潜伏最深的一枚棋子。
1948年时,国民党败局已很明显,蒋介石打算退守台湾,程一鸣早年跟随戴笠多年,从广州特务组织的一个无名小卒一步步往上走,最后当上军统局澳门站站长,后来又升任广东站副站长,这段经历让他在特务系统里有了很稳固的根基
当时没有人知道,这个看似忠心耿耿的特务头子,内心早已对国民党的腐败统治失望透顶。
![]()
抗战的时候,程一鸣亲眼看到很多黑暗情况:前线将士为国家拼命打仗,后方官员却趁机谋私利;老百姓没地方安家,日子苦极了,那些权贵整天吃喝玩乐,生活很奢侈
这种强烈的反差让他开始质疑自己为之效力的政权。我方地下工作者察觉到了他的思想变化,通过巧妙的安排与他接触,用马列主义理论和共产党的政治主张逐步感化他。
李克农知悉程一鸣的状况后,亲自前去深入考察他,这位情报工作的行家里手敏锐察觉,程一鸣不仅具备完美的潜伏条件,更重要的是,他内心向往着光明。
经过反复权衡,李克农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让程一鸣成为我方在台湾的“死棋”,不到关键时刻绝不轻易动用。
1949年,程一鸣随国民党政权迁至台湾,获任保密局台湾站副站长一职,此职位使他得接触台湾防务核心机密,诸如军事部署、特务网络、对大陆的渗透计划等,他开始小心翼翼收集情报,经极为隐蔽的渠道送回大陆。
![]()
吴石的牺牲让整个台湾陷入了白色恐怖。毛人凤下令对所有可疑人员进行彻底清查,程一鸣因为职位敏感,又曾与吴石有过工作接触,自然成了重点怀疑对象。
在保密局审讯室内,毛人凤亲自到场主持,桌上放着吴石的供词及相关证据,他像鹰隼般的眼睛紧紧盯着程一鸣
“你和吴石究竟是什么关系?”毛人凤说话时语气冰冷,程一鸣强忍着内心的恐惧,凭借这些年在特务系统中摸爬滚打积攒的经验,把每次接触都解释得颇为合理他明白,要是有一丝破绽,那等待他的便会和吴石一个结局
那阵子程一鸣整天心里特别担心,出门前总会不自觉回头看身后有没有人跟踪,说话时也老是反复琢磨仔细斟酌用词,晚上睡觉都不敢睡得太沉
保密局里众人心里不安,同事间相互猜疑,稍有不慎就怕被旁人告发;程一鸣表面装出积极配合调查的样子,私下里却在谋划如何继续推进自己的计划
![]()
1951年春季,程一鸣获取到一则至关重要的情报:国民党计划派遣一支特遣队,潜入大陆东南沿海,实施破坏行动。
这份情报包含详细的人员名单、登陆地点、行动时间以及联络方式,程一鸣清楚,若此计划得逞,会给刚解放的沿海地区造成极大损失。
传递这情报风险不小,那时候台湾那边的反间谍活动形势严峻,随便来个不寻常的动作都特容易让人起疑心
程一鸣利用自己的职务便利,将情报藏在一份看似普通的工作报告中,通过早已建立的秘密渠道传回大陆。我方根据这份情报,在特遣队登陆前就做好了充分准备,一举将其全部歼灭。
程一鸣潜伏时类似的情报传递有不少,他提供的情报,助力我们破获了好几个潜伏在大陆的特务网络,使得国民党的多次破坏行动未能得逞,为新中国的安全稳定立下大功,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有他以命冒险。
![]()
1956年,国际形势有了比较大的变动,台海那边的局势也慢慢变缓和,李克农经过仔细琢磨后,打算让程一鸣结束潜伏的状态,这个决定既是对程一鸣多年贡献的认可,也是对他生命安全的保护。毕竟在敌人心脏潜伏得越久,暴露的风险就越大。
1957年春天,在我方的周密安排下,程一鸣带着家人成功起义,从台湾回到了大陆。
飞机抵达北京机场时,早已在那儿等候的李克农紧紧地握住了程一鸣的手,这位坚毅的情报人员眼眶微微湿润,他十分清楚,这一握手所承载的分量与意义。
![]()
回到大陆后,程一鸣没显出自满的样子,反而主动把多年潜伏积累的经验有条理地整理成册子,给培养新一代情报人员提供了很珍贵的参考资料
他后来成为国家安全部的顾问,持续为国家的情报事业贡献力量,程一鸣在其回忆录中写道:“那些在台湾的岁月,每一天都好似在走钢丝,而我从未对自己的选择有过后悔”
程一鸣的故事不过是彼时众多潜伏者中的一例,在国民党统治下的台湾,尚有不少如他一般的人,他们摒弃了安逸生活,承受着巨大心理压力,在敌人的核心区域为民众事业默默奉献。
![]()
有的人像程一鸣一样幸运地等到了胜利的曙光,有的人却像吴石一样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那些潜伏者的牺牲精神,我们应永远铭记,他们没有大肆张扬的战场搏击,没有格外轰动的英雄壮举,有的只是日复一日的坚守与默默无声的奉献。
![]()
在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下,新中国能站稳脚跟,还为后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全是因为有他们存在
当年李克农一整晚没睡,心里挂念的人终于平安回来;而那些没等到胜利就离开的英雄们,他们的名字和事迹得让更多人知道,要深深记着,因为正是他们的牺牲和奉献,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安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