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所经历的
正在成为过去
我们所留下的
是这一方水土和文明存在过的痕迹
“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的第三十一季,我们邀请了上海市骏博外国语学校的学生来诵读《俗门俗事》。今天,你将听到的是《二十五,磨豆腐》。
点击收听音频
十二月二十五,俗称“邋遢廿五”。闵行家家掸扫尘埃,洒扫庭除,夜间举家吃金针、木耳、油豆腐、糯米粉小圆子菜粥。此俗20世纪70年代消失。
腊月祭了灶、扫完了房子后,到了腊月二十五,最重要的习俗有两项:一是“二十五,糊窗户”;另一项是“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
推磨做豆腐(资料图片)
![]()
掸檐尘(资料图片)
过去的房子,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多的玻璃门窗,更多的则是那种带窗棂的、上下对开的、在窗棂上贴上宣纸或白纸或报纸的、窗棂把窗户分成了一个个的小格子、格子里面被贴上了窗花的木窗户。现如今,居住在楼房里的人们,“糊窗户”是大可不必了,把窗户擦干净,等到二十八贴个窗花、贴个福字、挂副对联,还应该是必不可少的程序。
这“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实际上也是准备春节期间必备“年货”的开始。豆腐的“腐”与幸福的“福”谐音,因此豆腐代表着祈“福”。
据考证,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南宋朱熹在他的《豆腐》诗中写道:“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
在过去,豆腐是闵行人过年时的必备食品。因为按老理儿,大年三十和初一都不能动刀,初二开始又有人来串门儿,所以从腊月二十五开始要做出年后四五天所有的吃食。故旧时,人们到了腊月二十五便忙活起来,将浸泡过的黄豆,用石磨磨碎,揉沫过箩去渣,煮沸点浆成块,豆腐做成后切小块放入加盐的清水里保存,供春节期间食用。谓之:“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有趣的是,时至今日,一些地方还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风俗。究其因,是当地传说灶王上天汇报后,玉帝会下界查访,看各家各户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样,所以这一天家家都要做豆腐、买豆腐,起居、言语都要谨慎,祈盼来年得福。
2023年5月起,区政协办公室、区教育局、团区委和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了“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陆续邀请闵行区多所学校的青少年一起来读好书、善读书、懂历史、爱家乡,合力推动“闵行情”读书活动落到实处。
第三十一季,我们邀请了上海市骏博外国语学校的学生来诵读《俗门俗事》。“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习也”,大抵意为地方流行的生活习惯。本书作为“发现闵行之美”文史系列丛书“民艺乡俗”辑中的一册,主要针对岁时节令、人生礼仪等内容进行叙述,以四季为时间线,带读者感受闵行传统民俗文化的移风易俗。
2025年11月起,第三十一季正式开启,每个工作日的21:30,我们不听不睡!
一起聆听闵行声音,发现闵行之美……

朗读:上海市骏博外国语学校 八四班 王晗沐
编辑/初审:陈依婷
复审:何婷婷
终审:王婷婷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