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斤能卖上百元!2024年浙江电厂被无数只入侵,员工一天抓10多吨
2024年9月18日凌晨五点,浙江嘉兴某个发电厂的值班电话炸开了锅,维修人员的电话被打不停。
而维修人员赶到现场一看,当场傻眼,原本用来过滤海水的旋转滤网上,密密麻麻缠满了半透明像一团团凝固“胶水”的东西,滤网机器一启动就 “罢工”。
这些让电厂全员加班的 “胶水”,竟是菜市场里能卖上百元一斤的一种食材,但相关部门回应:不建议食用。
百元一斤的美味为啥不能吃?这场闹剧背后藏着什么秘密。
这个发电厂可不是普通的电厂,它是位于浙江杭州湾边,华东地区最大的燃煤电厂,在全国都是可以排上名号的。
是当地主要用电的发电厂,电厂的循泵房专门抽杭州湾的海水,给发电机冷却,这冷却水就是电厂的”生命线“。
![]()
一旦被断供,机组就要全部罢工,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9月18日,电厂的两台旋转过滤网纷纷罢工,本以为是因为刚经过台风的原因,只是非常普通的跳闸情况。
但是当天晚上维修人员,是修好一台又坏一台,所以这根本就不是普通的跳闸。
在经过检查后,才发现这是一种叫做“海蜇”的生物捣的鬼。
这些海蜇像胶水一样黏在过滤网上,不仅把水堵死了,还让滤网过载纷纷罢工,光抢修都不知道抢修了多少次。
![]()
没办法,厂里紧急调来30名员工,组成一个“抓海蜇小分队”,24小时全天有人在的三班倒。
员工们手里拿着捕捞网和夹子,把滤网上的海蜇往下扒,扒下来的海蜇装进蛇皮袋里,往厂外运。
每次装都有四五十斤重,厂里又闷又热,海蜇的海腥味非常呛人,员工们扒海蜇一天,累的胳膊都抬不起来,每天走的步数也是两万起步。
刚开始抓海蜇的员工,还感觉这个事挺新鲜的,时间一长越抓越崩溃。
海蜇的数量简直是多到离谱,抓不完根本抓不完。
![]()
9月20号到23号,每天抓到的海蜇数量越来越多,从400袋到650袋再到900袋。
打包好装着海蜇的袋子,铺满了整个厂房,甚至到后面得用铲车往外一趟趟的运,当地的环卫垃圾所都快被这些海蜇给“淹没”了。
可能有人会问,不就是海蜇吗,在菜市场几十块钱就能卖到一斤,这咋能卖到上百元一斤。
其实这里面有很多门道,平时菜市场卖的海蜇和入侵电厂的海蜇,虽然都是同一个家族的,但是“身价”却是天差地别。
浙江岱山的野生海蜇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堪称海蜇中的 “劳斯莱斯”。
![]()
这种“顶级”海蜇,最后只会剩下海蜇头和海蜇皮,并且口感爽脆、肉质肥厚。
是凉拌菜的顶级食材。尤其是顶级海蜇头,颜色呈透亮琥珀色,一斤能卖几十到上百元,在海鲜市场供不应求。
岱山野生海蜇
岱山野生海蜇
入侵电厂的海蜇很大可能就是从岱山那边过来的,但为什么它们能卖高价,却没有人要呢。
关键在于海蜇的“品相”和“出身”。
![]()
野生海蜇在干净海域生长,打捞后及时处理,才能保持鲜度和口感。
入侵电厂的海蜇是经过台风卷来的,不仅品种杂乱,没人敢去吃,而且可能还带着其他的“生物”。
这可把电厂里的员工愁坏了,只能向相关人员求助,其实周边的市民在听说入侵电厂的海蜇后,也感到新鲜,想着能不能拣点回家吃。
当地政府马上出手制止,直言建议就地销毁,不要捡来食用。
看着这么多吨海蜇,不少人觉得可惜:就算品相不好,便宜点卖也行啊,为啥要浪费?”
![]()
其实电厂也很无奈,这些海蜇真的不能吃,吃了可能危及生命。
首先海蜇也是有区分的,有的可以吃,有的本身带有毒,不能食用。
这次入侵电厂的海蜇,鱼龙混杂,除了可以食用的外,还混着不少不明品种的海蜇。
普通人根本就分不清哪些是有毒的,而且海蜇的毒素藏在触手上的刺丝囊里,就算可以吃,新鲜状态下也有毒,必须用明矾和食盐反复腌渍,才能去除毒素。
要是有人误食了有毒海蜇,轻则皮肤红肿、恶心呕吐,重则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
![]()
电厂可不敢冒这个险,万一出了食品安全问题,责任谁也担不起。
其次就是,海蜇被严重污染,海水中不仅有船只排放的油污、垃圾,还有各种工业污染物。
海蜇是 “滤食性动物”,就像海里的 “净水器”,会把水中的重金属、细菌、漂浮物都吸进身体里。
这些海蜇长期泡在污染的海水中,体内早就积累了大量有害物质,吃了对健康危害极大。
更关键的是,很多海蜇被台风卷过来时已经死亡,死后会快速滋生细菌,还会产生新的毒素,就算煮熟了也未必能完全去除。
![]()
电厂里的海蜇捞上来没多久就会腐臭,光闻着味就没胃口了,更别说吃了。
所以,就算海蜇再值钱,电厂也只能联系环卫部门,用铲车把它们运到垃圾焚烧场,一把火烧掉,这场 “美味闹剧” 最终以焚烧收尾。
这场海蜇“入侵”电厂可不是一次偶然,而是因为多重因素的影响。
一是海蜇喜欢温暖的海水,2024年,海水的温度普遍比往年温度偏高,给海蜇提供了绝佳的生长条件,自然就繁殖得多。
二是没有台风的影响,海底的富营养物质都保存了下来,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海蜇的 “口粮” 变多,台风一来就把海蜇全部推到了沿海。
![]()
经历过“海蜇入侵” 的电厂也要想办法,怎么能够加强过滤网的防护能力。
能卖上百元的海蜇,最终被拉去焚烧,看似浪费,实则是最安全的选择。
这场持续十几天的 “人蜇大战”,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气候变暖对海洋生态的影响,也让我们明白:美味的前提是安全,人与自然的平衡才是最重要的。
对此你怎么看?
![]()
信息来源:齐鲁晚报 根本抓不完!大量海蜇入侵浙江一电厂,相关部门回应:不建议食用 2024-09-28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