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 马遥遥
降雨过后,野生蘑菇生长进入旺盛期。公园、山林间甚至小区绿化带里,野生蘑菇纷纷冒头,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捡秋”一族。然而,“捡秋”虽快乐,健康安全更重要。近期,50岁的张先生(化姓)因食用野外采摘的毒蘑菇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经武汉市中心医院杨春湖院区重症医学科紧急救治后脱险。医生提醒,野生蘑菇切勿自行采食,以防不测。
张先生家住青山区,一周前外出徒步爬山。在欣赏山间风景的时候,张先生发现树桩上、草丛里长出了不少的蘑菇。张先生兴致勃勃地采了一斤多的白色蘑菇,回家后将蘑菇全部烹饪食用。没想到三个半小时后,他开始出现剧烈呕吐、腹泻、恶心的症状。起初,张先生误以为是肠胃炎,但症状迟迟无法缓解,且越来越重,家人见状立即将其送至武汉市中心医院杨春湖院区急诊科就医。
![]()
患者家属展示所采摘的野蘑菇图片
入院时,张先生精神萎靡,检查结果显示其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提示体内存在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和急性肾功能损伤。在与家属沟通中,医生得知张先生使用过野外采摘的蘑菇。鉴于他有明确的毒物摄入且已出现急性胃肠道症状,医生迅速诊断为“毒蘑菇中毒”,随即开展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同时紧急联系重症医学科会诊,准备将其收入ICU进行严密监护和高级生命支持。
“毒蘑菇中毒的病情进展可以非常迅猛,不仅会损伤胃肠道,更可能引发急性肝衰竭、肾衰竭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极高。”武汉市中心医院杨春湖院区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龙鼎介绍,团队第一时间启动了中毒救治预案。重症医学科团队为他制定了周密的救治方案,包括持续生命体征监测、导泻、补液以促进毒素排出、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等。考虑到患者还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史并曾接受过冠脉支架植入术,团队在救治过程中还需精准调控其抗凝等药物的使用,确保治疗安全有效。经过一天的严密监护和综合治疗,患者呕吐、腹泻等症状得到控制,精神状态逐渐好转,相关指标趋于稳定,最终顺利脱离生命危险。
![]()
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龙鼎检查患者恢复情况
专家提醒,广大市民朋友们不要轻易采摘野生蘑菇,一些野生菌中毒素多且非常耐高温,普通的煎炒烹炸过程都无法彻底破坏其毒性。绝大部分食物中毒都会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一旦出现此类症状,请立即就医。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