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打工人到底能闯多大祸?
短短两句话,连续炸出十几个热搜,让泡泡玛特在热榜上站了两天岗。
![]()
这事说起来相当魔幻,11 月 6 日晚上,泡泡玛特某社交平台官方旗舰店直播时,有位女员工,手里举着刚卖完的 DIMOO 挂链脱口而出:“妈呀,这东西卖 79 块钱,确实有点……”。
旁边的男同事接了句更扎心的:“没事,会有人买单的。”

事发之后,这段直播切片,迅速在社交平台疯传,很快登顶热搜第一。
79 真是个神奇的数字,这不就是一“花西币”吗?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当年,李佳琦带货花西子,一句 “哪里贵了” 教育消费者不够努力,而如今的泡泡玛特开始内涵消费者是韭菜。
![]()
不过,很多网友都觉得,这俩员工确实讲的都是大实话,充其量算是工作不够专业。
![]()
![]()
还有不少网友担心,这两个人不出意外要被开除了。
![]()
很快,泡泡玛特官方就出来回应了,表示这是直播事故,公司正在紧急调查,但不会开除员工。
![]()
话说,这个连员工都看不下去嫌贵的挂件,到底是个什么宝贝?
这是 DIMOO 新生日记系列的盲盒配件,注意它甚至连玩偶都不是。
材质是锌合金,挂绳是配聚酯纤维,其实和咱们平时买的普通钥匙扣差不多。
![]()
但这个单价卖 79 元,整盒 6 个要 474 元,价格多少有点脱离人民群众了吧。
更讽刺的是,有网友扒出同款仿品在电商平台成本才 4 块钱。
别看正品贵,质量还挺差,不少网友反映,刚戴三天就掉漆,现在已经品牌连夜被下架了。
![]()
其实,直播事故只是导火索,泡泡玛特的品控一直有问题。
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吐槽的帖子一大堆。
玩偶脸歪眼斜,划痕严重,换了好几个,竟然没一个是完美的,也是没招儿了。
![]()
最近,又有大批消费者集体投诉新款 SKULLPANDA 餐桌系列盲盒,品控出现严重问题。
比如,品牌 Logo 直接印成 “POP MAET”,多了个空格少了个字母,有的钢印还叠在一起,根本看不清。
虽然品牌紧急下架换货,但并未给出让消费者满意的解决方案。
![]()
有内部人士爆料,泡泡玛特毛利率超 60%,一度被称为“塑料茅台”。
他们早年卖过文具礼品,2016 年签约 MOLLY 设计师后才找准赛道。
从此,靠着盲盒玩法火遍全国,MOLLY 一度贡献近半营收,成了名副其实的 “开山公主”。
![]()
然而,真正把泡泡玛特推上神坛的是LABUBU,2024 年一年就卖了 30 多亿元。
Lisa、蕾哈娜等国际明星主动带货,海外门店前排队堪比 iPhone 首发,连美国 APP Store 都冲到购物榜第一。
2025 年,LABUBU风靡全球,泡泡玛特半年营收突破百亿,超过去年全年。
巅峰时市值突破3300 亿港元,创始人王宁以 1820 亿元财富登顶,成为新河南首富。
![]()
那时没有太多人质疑定价,毕竟LABUBU红得发紫,粉丝正上头,甘愿为“情绪价值” 买单。
可谁能想到,靠 IP 筑起的千亿市值,是如此不堪一击。
尽管利润超高,但花在品控上的钱,恐怕连零头都不到。一味靠营销自抬身价,价格与价值已经严重不符。
随着越来越多问题的暴露,泡泡玛特股价也挺不住了。
11 月 7 号开盘,股价直接跌超 4%,,触及 208.2 港元的半年新低,较年内高点跌了 39%,一天蒸发 13 亿成交额。
![]()
二手市场更惨,曾经炒到万元的LABUBU隐藏款,现在 743 元就能拿下。
迷你版 LABUBU 整端价格从 3200 元腰斩,冷门款甚至跌到 85 元,比官方价还便宜。
![]()
当初囤货的黄牛,现在赔的连裤衩子都不剩了。
![]()
品牌把消费者当韭菜,把品控当儿戏,再火的 IP 也撑不住啊。
《人民日报》早就点名批评盲盒定价虚高,现在看来,还没等到行业整改,消费者就先醒了。
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愿意为情绪价值买单,不代表一直当冤大头。
参考资料:
梨视频、大河报、微博、小红书
编辑:茶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