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李彦龙摆口袋阵
杨继业率领兵马,乘胜前进。可是石家庄城池坚固,是不可能轻易攻下来的,只能想别的办法,只好留杨延昭和自己在石家庄前,让杨延保和呼延赞、李忠去秦皇岛帮助李彦龙。
在那场规模宏大的石家庄大战正如火如荼进行之际,李彦龙所率领的队伍离开薛家湾,正以一种浩浩荡荡、气势磅礴的姿态向着秦皇岛的方向进发。他们一路前行,士气高昂,步伐坚定。
然而,就在队伍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中,突然之间,无数的高山映入了他们的眼帘。这些山峦连绵不绝,一座接着一座,彼此起伏相连,就像是大地之上涌起的绿色波涛。
山上树木繁茂,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树木直插云霄,枝叶相互交错遮蔽,仿佛形成了一片绿色的天幕。而那些悬崖峭壁则如同被巨斧劈开一般,陡峭险峻,令人望而生畏。
还有许多形状怪异的石头横卧在山路之间,有的像是趴着的猛兽,有的像是矗立的巨人,给这片山区增添了几分神秘而又危险的气息。
而且,随着队伍的继续深入,周围的山变得越来越多,几乎要把整个道路都包围起来。
他们行走的这条大道恰好位于两座高山的中间地带,道路两旁的高山紧紧相挨。与此同时,还能清晰地听到有哗哗的流水声在这山谷之间回荡,那声音清脆悦耳,宛如一曲大自然奏响的美妙乐章,为这雄伟壮丽而又略显肃杀的群山增添了些许灵动的韵味。
李彦龙勒住战马,传令:“队伍停下来休息。”
然后他带先头部队察看地形,在四周围转了转,看完地势忙问:“这是什么地方?”
兵丁报:“此乃秦皇岛和大陆相连的卧龙岭,方圆几十里没有人家。大辽有重兵把守。”
李彦龙进攻了多次,都是无功而返,其他地方都是海水,他准备战船,从海上进攻。
这时,杨延保和呼延赞、李忠带领部队赶过来,叫过手下小将提前通知,不一会他们就到了一起,李彦龙对杨延保说:“秦皇岛水军厉害,只能翻过卧龙岭打进去,咱们不能走大路去秦皇岛,应该从这个山梁翻过去,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我们才有胜算,估计辽人肯定想到我们这么快就进攻秦皇岛,所以逢强必须智取,刚才我看这秦皇岛,依山靠海,难攻易守,我军埋伏在卧龙岭,打退他们,出其不意的,就能拿下秦皇岛。”
呼延赞说:“将军,有此妙计甚好,不知怎样破法?”
李彦龙说:“我十来天没有进攻,已经假装退石家庄了,他们因为我们退了,就放松了警惕,如今我派一个人扮辽人去,送书信说石家庄危急,需要增援,现在我在卧龙岭摆个口袋阵,管叫大辽增援部队全军覆没。”
呼延赞听完乐了:“将军!我以前听有一字长蛇阵,二龙出水阵、三才阵,四门阵、十面埋伏阵,没听说有个口袋阵。”
“贤弟,今天就叫你见识见识。你和杨延保速回元帅大营,取来口袋四百个,火药一百担,挠钩二百杆,火箭火炮等物,速派车马拉来。”
“得令!”
第二天,东西运到。李彦龙领部队到了半山坡:“呼延赞瞧,这条是通往石家庄的咽喉要路,是在两山夹一沟的中间穿过。这好比口袋嘴,杨延保、呼延赞你们二人,各带一百人在半山坡上铺些枯草,上边撒上火药,然后埋伏在东西两边山上,炮响为令,山口一封,往山下放火箭,打火炮。”
“是!”
“赵强,你带二百名弓箭平守在山口,也就是口袋嘴,辽兵进山不用理他,等他十万人马全拿进了口袋,把山口堵死,断去辽人归路,不许放跑一兵一卒。”
“得令。”
“火攻辽兵,他们后退,出不去山口,只得往前跑。前边有道山涧水口,山涧溪水,又宽又急。李忠、李仁,你们带二百挠钩手,把四百条口袋装上黄土,垒坝堵水,堵住山涧溪水的上梢,等辽兵逃命下到浅溪之中,提起沙口袋,放水淹他,然后用挠钩搭人。如果有人侥幸过了河,前边是个山环拐弯夹山道,周雅,你带一百人守在夹山道山顶,堆好滚术擂石,截击辽兵。”
又令李欣、王军领一百人守在后山大道。“记住,有一个辽将面似黄土,坐骑黄骠马,头戴玉冠,手使链子锤的,务必擒住。”
李欣、王军说:“你放心吧,跑不了他!”说完各自点兵,分别埋伏好。李彦龙站在卧龙岭顶观察敌情。
没想到獐虎带领十万人马,浩浩荡荡,往秦皇岛支援,中途遇见秦皇岛去石家庄支援的兵,知道了石家庄的情况,是杨家将拿石家庄没有好的办法,说獐明死在前敌。
獐虎听了,气得哇呀怪叫:“伤我弟弟者是什么人?”
“一个叫杨延昭的,还有个叫郝爷爷的。”
“胡说!哪有叫郝爷爷的?”
“我们也不清楚。”
“好哇!等我杀至汴京,活捉赵光义,抓住杨继业,与弟弟报仇雪恨,起兵!”
他们汇合在一起,獐虎抖开缰绳,令兵们撒开双腿,直奔石家庄来。
这时天色将晚,探马来报:“启禀将军得知,前边山顶上有宋兵把守,请令定夺。”
这里是口袋阵的入口,獐虎传令:队伍停下来、这地方道路两旁全是树林,山峰对峙。他催马到队前,先锋也到队前,抬头一看,山头上插着杆红缎子大旗,黄火焰。
白月光,中间硕大个“宋’字,旗脚下有宋兵看守,旁边有两杆门旗分为左右,当中高挑白缎子旌旗,上写“前部正印先锋”,中间一个“杨”字。
旗脚下站立一匹白马,马上将官,二十多岁,头戴亮银盔,上插七曲簪缨,身穿九吞八乍锁予连环甲,外罩白缎战袍,手擎一杆银枪,银枪闪耀,左挎弯弓。右带箭,背后鹿皮囊插着四楞银装锏,威风凛凛,仪表不俗,面对辽兵,稳如泰山。
獐虎看完之后,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他心中暗自思忖,自己曾经两度踏入中原这片土地,见识过无数英雄豪杰,但像这样一位年轻的小将,却还是头一次遇到。
从这人的举止和气势来看,想必他就是传说中的杨延保了。弟弟的死,恐怕与这个人脱不了干系。能够以如此年纪便崭露头角,甚至让人闻风丧胆,足以说明此人绝非等闲之辈。他的武艺、智谋以及胆识必定都超乎常人,否则又怎能在乱世之中闯出这般名堂?獐虎越想越觉得心惊,同时也对这位小将充满了警惕与忌惮。
今日的天色已经逐渐暗沉下来,夜幕即将降临,考虑到当前的情况,我们实在不宜继续作战。特别是我们所处的位置,山路极为崎岖不平,这种地形对我们行军和作战都极为不利。
倘若杨家将在此地设下埋伏,利用这险峻的地势来对付我们,那么我军必然会陷入困境,极有可能遭遇一场惨败,所以我们绝不能鲁莽行事,必须谨慎对待。
经过这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我便对先锋官下达了明确的指令:“你去传达我的将令,命令全军将士就地安营扎寨,搭建起临时的营地,同时埋锅造饭,让士兵们好好休整,养精蓄锐,待到明日天亮之时,我们再与敌军一决高下。”
先锋急了:“大将军,你看宋兵才有几十个人,我们把山口抢下来再吃饭吧!”
“不行!不能看他山上几十人,这山中能埋伏千军万马,如果只几十人、几百人,早吓跑了。你看山上的将官和士兵面无惧色,我怕其中有诈。天要黑了,明天再战。”
“大将军,根据咱们的细作报信,宋军一共才十万人马,那杨延保是个先锋官,能带几千人?我们十几万人马,能把这座山踏平,把那几个人踏为碎粉。”这獐虎听了犹豫不决。
李彦龙在山顶上看得很清楚,山脚下辽兵辽将,遮天盖地,象蚂蚁一样,挤在山路上不走了,又看有两员将官指手划脚,不敢前进。
看这个意思,他们今天不想出战。如果等到明天天亮,口袋阵就不好使了,敌众我寡,难以抵挡。不行,今天非让他们走进青龙山不可!我去引阵。
想到这儿,告诉身边的杨延保:“你替我传令,叫众弟兄耐心等候,我下去引阵。”
杨延保说:“将军。你去不得,山下兵似兵山,将似将海,下山容易,回山难呀!”
“不去引阵,獐虎不进阵呀!”
“那就派别的将官,多带些弟兄呗!我也去。”
“不行。其他弟兄各守阵地,别人去就回不来了,我地形熟悉,要亲自带十个人引阵,你站在山头,观敌料阵。”
说完,两脚一踹镫,裆下一使劲,战马从山坡上冲了下来。埋伏在两边山头的弟兄都为李彦龙捏把汗。一十人要闯千军万马,太危险了。不过没命令谁也不敢动。
李彦龙人似猛虎,马如飞龙,直奔辽营杀来。辽兵刚要开弓放箭,獐虎一摆手说:“慢着,我会会这个狂妄的家伙。”他往前一冲,二人马打对头。
李彦龙勒住战马一看眼前辽将可不是一般人:此人身材异常魁梧,身高足足超过一丈,腰围更是有十围之多,显得格外雄壮威武。
他的头上戴着一顶华丽无比的亮金盔,盔顶装饰着精致的二龙戏珠图案,两侧还插着鲜艳夺目的雉鸡翎,随风轻轻摇曳,更添几分英气。
身上穿着一套金光闪闪的铠甲,那护心镜犹如秋日湖水一般清澈明亮,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下身则披挂着一件飞虎战裙,刚好遮住了膝盖部分,而脚上所穿的虎头战靴稳稳地踏在马镫之中,尽显其沉稳与力量感。
再看他的面容,皮肤呈现出一种类似黄土的颜色,给人一种历经风霜、坚毅不拔的感觉。两道浓重却略显稀疏的眉毛横亘于额头之下,一双眼睛大而圆,宛如金鱼眼般凸出,透出锐利且充满威慑力的目光。
下巴处生满了连鬓络腮的胡须,密密麻麻地覆盖了整个脸颊和脖颈,使他看起来更加粗犷豪放。胯下骑着一匹毛色金黄的骠马,四肢矫健有力,步伐稳健,仿佛随时准备冲锋陷阵。
而他双手握持的正是一对沉重的链子锤,这武器分量十足,在阳光照耀下泛着冷冽的寒光,令人望而生畏。
李彦龙一看,这獐虎确实长得威武,看来是一个力大如牛的家伙。想来得正好,我要把你拖进埋伏圈,一把火把你烧死,叫你去石家庄。
想到这李彦龙高喊:“来将可是金国的大将军獐虎?”
獐虎发愣:“正是,你是什么人?”
“在下是大宋朝征北元帅帐下正印先锋官李彦龙。”
獐虎说:“乃无名小辈,也敢抵抗辽兵?”
李彦龙说:“獐虎,自古天地有南北之分,就应该各守疆土。你国经常无故侵犯中原。兴师无名,万人唾骂。今日遇我李彦龙,如果知时达务,下马投降,交出降书顺表。不然的话,我要马踏你的连营,那时你死无葬身之地!”
獐虎一听,一阵狂笑:“李彦龙,你这个反贼回头看看,你一个人被我们包围在当中,你还跑得了吗?别看我的弟弟死在你们手,你若能投降,本将军不怪罪你。可以高官得做,骏马任骑!”
李彦龙说:“呸!獐虎拿命来!”
![]()
说完挺枪便刺。李尔罕催马过来:“大将军,杀鸡何用宰牛刀,把他交给我吧!”
獐虎一闪,先锋官李尔罕一摆五股托天叉,来到阵前。獐虎说:“将军多加小心!”
“放心吧!”
李彦龙一看,上来这员将,高矮胖瘦,脸盘胡子,都和獐虎差不多,就是眼睛比獐虎小点。
忙用枪点指:“来将通名报姓,我从来枪下不死无名之鬼!”
李尔罕说:“我是金国大郎主驾下五军都督,征南正印先锋李尔罕!李彦龙,今天要你性命,与獐虎弟弟报仇。”
李尔罕在北国之地堪称是数一数二的勇猛将领,他的威名远扬,在战场上向来以骁勇善战著称。
这一次,他面对着李彦龙,却并没有放在心上。因为当他仔细打量李彦龙时,发现对方长得一副文质彬彬的模样,看起来斯文有礼,与那些粗犷的武者截然不同。
李尔罕心中顿时生出几分轻视之意,暗自思忖:这样一个外表看起来像小白脸的人,能有什么真才实学呢?不过是徒有其表罢了,又如何能够与自己这样的猛将抗衡?
于是,他毫不在意地挥舞起手中的钢叉,带着凛冽的风声,朝着李彦龙的头顶狠狠砸了过去。
那气势汹汹的一击,仿佛要将空气撕裂一般,力道之大、速度之快,令人胆寒。显然,李尔罕丝毫没有留情,准备一举制胜。
那李彦龙是宝马宝枪,又是初次交锋,锐不可当,一见叉奔顶粱砸来,不慌不忙,把枪在手中一横,来个横担铁门闩,说声:“开!”大叉砸在大枪杆上,只听“嘡啷啷”把叉崩飞了。
不知李彦龙力气多大,大叉被磕飞了,是挂树上了,摇摇晃晃的掉不下来。李尔罕的虎口被震裂了,血流了下来,战马被震晕“唏溜溜”怪叫,倒退十多步。
李彦龙颤枪去扎李尔罕,李尔罕一看不好,掉头就跑,李彦龙撒马就追,獐虎忙迎住去路:“李彦龙看锤!”
獐虎一个大锤有九十多斤重,两个有一百八十斤,上有一丈五尺长的五金链子,链子后,鹿皮挽手,套在手脖上。
右手锤抡圆了,“哗楞楞”链子一甩,“呜!”奔李彦龙的太阳穴砸来,李彦龙急忙趴在马背上,大锤走空。
刚刚抬起头的瞬间,左锤就已经迅速攻到面前了。李彦龙心中十分清楚,他绝对不能用枪去磕链子,因为一旦选择用枪磕击链子,那么锤子必然会因受力而发生方向的改变,进而拐弯飞向自己,这样一来,自己必定会被锤子所伤,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他果断地选择了另一种应对方式,那就是用大抢狠狠地一磕锤头,借助这一磕的力量,把锤子给崩飞出去,从而化解眼前的危机。
接下来,李彦龙将手中长枪猛然一抖,施展出一招直捣黄龙的凌厉攻势,枪尖寒光闪烁,直逼獐虎的颈嗓咽喉之处扎去,势若奔雷,凌厉无比。
獐虎见状,反应也是极快,身体迅速往旁边一侧一闪,险之又险地避开了这致命的一击,李彦龙的枪就这样落空了。
随后,二人各自驾驭着战马,在原地盘旋打转,调整姿态,瞬间又战在了一处,兵刃相交之声不绝于耳,场面紧张而又激烈。
李彦龙一看,獐虎的锤招受过高指点,确实武艺超群,自己赢他还得费点力。又一想,我是引阵来的,见好就收吧。
这时二马一铲镫,后背对后背。李彦龙急忙枪交左手,右手从背后的鹿皮囊抽出四楞银装锏,说时迟,那时快,举起银装锏,照着獐虎的后背,“啪”地一锏。
獐虎没防备这手,忽听背后挂动风声,知道不好,赶忙低头,急中生智,小肚子一碰战马的铁管梁,战马猛然一蹿,锏下来时,正打在掩心镜上,一锏打个粉碎。獐虎的心口窝发热,嗓子发咸,一口鲜血喷出去。
若是没有掩心镜掂一下子,这下子就砸死。李彦龙刚想要活捉獐虎,这时“呼啦”过来将领、手下有二十多人,各举兵刃,把李彦龙包围在当中,把獐虎救下来。
李彦龙虽然被包围当中,但他毫无惧色,一条大枪上下翻飞.上护其身,下护其马。遮前挡后,抽空刺杀辽将,辽将到不了跟前。
獐虎传令,包围李彦龙,非要报一锏之恨不可。这时围个里三层外三层,风雨不透,水泄不通。
李彦龙一看,行了,这股火烧起来,我走吧!想到这,往外冲杀。你别看围那么多人,李彦龙这条枪神出鬼没,指东扎西,指南扎北,贴上死,接上亡,刹时间,杀开一条人胡同,冲出辽兵队伍,奔卧龙岭山口跑去。
獐虎见状,顿时怒火中烧,直冲头顶。他心中暗自震惊,难以置信地想着:仅仅是一个李彦龙,竟然能够造成如此大的伤害,使得众多士兵受伤惨重。
更令人气愤的是,此人居然能够在我们这十万人的军营中自由出入,仿佛进入了一个毫无防备、空无一人的地方一般,简直是视我军如无物!
想到这里,獐虎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怒与羞辱感,当即大喝一声:“追!绝不能让他如此嚣张,一定要把他抓回来!”
此言一出,辽兵和辽将们瞬间士气高涨,每个人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希望能在这次行动中立下头功,得到丰厚的奖赏。
于是,在獐虎的一声令下,所有人争先恐后地朝着山里奔去。他们一边奔跑,一边用力吹响手中的牛角号,声音低沉而悠长,在卧龙岭山谷间回荡;同时,他们还拼命敲打着驼皮鼓,鼓声震天动地,仿佛要将整个山林唤醒。
就这样,伴随着嘈杂的号角声和激烈的鼓点声,前头的队伍已经迅速进入了山口,消失在茂密的树林之中,而后方的人马则紧随其后,源源不断地涌入山中,整个场面显得混乱而又充满紧迫感。
那獐虎在队伍后面,有军医给他吃止血药,又喝点水,擦擦嘴角上的血,定了定精神.忽然猛醒:“哎呀!不好,我中计了!”
他扭头告诉李尔罕:“快传将令,队伍停止进山,前队倒后队,后队变前队,兵退十里,要快!”
李尔罕说:“大将军,队伍已经全部进山了,为何退兵?”
“先锋,我们上当了!你想,刚才李彦龙连赢两阵,招数也没乱,为何败回山里?定是引兵之计,山里设下伏兵,引我们进山。传令,退兵!”
“是!”将令传下去,一个传一个,全知道了。
此时,大军尚未进入预设的埋伏圈,山谷中的道路并不宽敞,容纳不下如此庞大的队伍。十万人马在狭窄的沟壑中行动,前队要转向后队,后队又要转向前队,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由于命令传达不够及时,后队的士兵还没有接到停止前进的将令,正奋力向前奔跑,而前队的士兵却已经接到了掉头回撤的指令,匆忙转身往后跑。
结果,两拨人迎面相遇,“铛”的一声撞在了一起,全都摔倒在地。这一撞引发了连锁反应,周围的士兵们你推我搡、相互拥挤,整个队伍瞬间变得混乱不堪,难以维持原有的秩序。
李彦龙领人在山顶上看得请清楚楚,刚才见辽兵进了卧龙岭山口,大家都挺高兴,憋足动儿揍他们,可是辽兵又无故退回去了,火家都着急了。
李彦龙说:“定是獐虎怕中计,不敢进来,这可怎么办呢?”
李彦龙眉头一皱,计上心头,回来叫过足智多谋的王代冠:“你要如此这般这么这么这么办。”
“是!王代冠”答应一声,换上老百姓衣服,挑一挑柴禾,他是飞毛腿,下山跟走平地一样,一会儿就到山下,藏在大石头后边,这时辽兵正往下退,王代冠故意一探头,被辽兵看见了,“呼啦”围了上来,上去把王代冠抓住,五花大绑地捆上,柴担子也挑过来。
有人报告獐虎:“大将军,抓住一个宋朝奸细。”
“带过来!”
“快走!”
一推王代冠,来见獐虎,王代冠忙跪倒:“大王饶命!”
獐虎一看,推过来个黑大个,愣头愣脑的。“你是干什么的?”
“我是打柴的。”
“胡说!这沟里没有人家,打什么柴?一定是宋朝奸细。”
![]()
“大王,我不是奸细。我家原先在这儿住,前面就是我们的小村子。宋兵一来,把我们的房子全扒了,说这儿要打仗,所以我们搬走了。他们看我身高力大,留我给他门打柴,每天打二十担,给我五钱银子,我给他们打了五天柴了,一文钱也没给。刚才打完柴禾,正要往山外上逃,碰见你们打仗,叫你们给抓住了。”
“搜他身上!”
辽兵过来,把王代冠浑身上下翻个遍:柴担打开,什么也没有,獐虎问:“打柴的,我打听个信儿,你得说实话,我给你二百两银子,你就不用打柴了。”
打柴的说:“你说什么事吧!”
“这叫什么山?”
打柴的说:“卧龙岭。”
“里边有没有宋兵?”打柴的说:“有。”
獐虎一听,对,说的是实话。“有多少人?”
打柴的说:“二三百呢!”
“他们在山里干什么?”
打柴的说:“打你们呗!”
“二三百人不够干什么的呀!”
打柴的说:“他们是开道的,听说明天有潘仁美、高怀德两元帅来,能带好几十万人,说这个山是什么天险,你们攻过去,石家庄就打不下了,所以要死守卧龙岭。一个叫李彦龙的可害怕了,怕你们进山呢!”
“山那面,有没有出路?”
打柴的说:“有,挺宽大道。”
“真有假有?”
打柴的说:“不信派人看看!”
獐虎想:我明白了,三国上诸葛亮用空城计吓唬人,他也是学古人使的诈术。卧龙岭是咽喉要路,要从秦皇岛支援石家庄就得从这儿过,明天他大部队来了,就麻烦了。要这样,我今天必进卧龙岭,抢占山头,打败宋兵。“打柴的,你能不能给我们领道?”
打柴的说:“不行,不行,我家还有六十多岁的老娘呢!”
“不叫你白领,给你二百两银子怎么样?”
打柴的说:“给钱行,得先给钱。”
“好!不过你不许跑了。”
打柴的人满脸疑惑地问道:“那山上的敌人会攻击我吗?”
旁边的人立马安慰他说:“你放心,我们会派士兵保护你的安全。”
打柴的人听后,毫不犹豫地回答:“好呀,那我们现在就出发吧!”
紧接着,獐虎卫兵大声传令下去:要求整个队伍转变行进方向,原本的队头变为队尾,而队尾则变为队头,然后径直朝着卧龙岭的方向前进,目标是率先抢占那里的山头阵地。
辽国的士兵和将领们再一次气势汹汹、斗志昂扬地向着卧龙岭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他们那庞大的军队阵容如同汹涌的潮水一般,长驱直入地朝着目的地挺进,在整个行军过程中几乎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对他们造成阻碍,也没有任何因素可以阻挡他们的前进步伐。
与此同时,他们后续的部队也正源源不断地、陆陆续续地进入到山口地带,整个行军队伍显得十分壮观且充满威慑力。
就在这个紧张万分的时刻,山上负责驻守任务的李彦龙,突然间用尽全身力气猛地挥动起他手中那杆威风凛凛、气势磅礴的大枪。
他一边挥舞着大枪,使其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凌厉的弧线,仿佛要将周围的空气都撕裂开来,一边扯开嗓门高声大喊起来,那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响彻整个山谷:“大家千万都不要轻举妄动!现在情况十分危急,我们一定要保持冷静,切不可鲁莽行事!”辽人离得远,听不见。
随后,他再次下达命令:“把‘按兵不动’的指令迅速传达下去,务必让每一个人都清楚当前的行动策略!”
接到命令后,传令兵们没有丝毫迟疑,立刻转身朝着不同的方向奔去。他们的脚步飞快,却尽量保持安静,以免引起敌人的察觉。很快,这条重要的指令被一层层传递到了埋伏在各处的士兵耳中。
而那些早已提前隐藏好的士兵们,在接到命令后,更加严阵以待。他们静静地潜伏在原地,一动不动,甚至连呼吸都放得极轻,生怕因为一点小小的动静而暴露了整个计划。周围的环境一片寂静,只有风声轻轻掠过,而他们则像融入了大地一般,耐心等待着下一步的指示。
李彦龙用心良苦地精心布置了一个极为巧妙的口袋阵,这个阵法是他深思熟虑后的杰作。他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凭借此精妙绝伦的阵法,在战场之上以自己麾下少量的兵力去对抗数量众多、来势汹汹的辽兵。
他坚信,只要这个口袋阵能够成功发挥作用,就一定可以一举打败这规模庞大的十万辽军,从而彻底扭转当前的战局!
正是:七律 口袋阵
彦龙舞枪高声喊,情况危急不乐观。
兵贵神速不露面,定点潜伏眼放宽。
精心布置口袋阵,辽兵入斛寸步难。
无头苍蝇四处钻,拥兵十万也枉然。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