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作家出版社,发现更多文学好书
*本文转自新黄河客户端,作者江丹
![]()
在还没看《遥远的救世主》之前,就无数次听说过它。
《遥远的救世主》在生活里频繁地出现,无论是不是文学爱好者,似乎都会说起它。比如,突然有一天,家人带回一本,说是同事推荐。再比如,面对初次见面的朋友,做完自我介绍后,对方会问,你看过《遥远的救世主》吗?如果说没看过,对方会接着问,那你看过《天道》吗?
![]()
直到最近,《遥远的救世主》出版20周年纪念版,终于有机会一读,果然名不虚传。小说讲述的是传奇人物丁元英在隐居古城时,爱上了刑警芮小丹。作为送给芮小丹的礼物,丁元英在贫困的王庙村展开了一场社会实验,试图制造一个“神话”。小说的故事线并不复杂,但是小说对“文化属性”的证道却让人争论不休,在这20年里衍生无数解读。与之同时,由其改编的电视剧《天道》豆瓣评分高达9.1,至今依然密集地出现新评论。
小说里,主人公丁元英对人性、世情有着不同于常人的见解。小说开篇,韩楚风为自己能否顺利接任正天集团总裁找丁元英解惑,丁元英就提到了文化属性。他建议韩楚风在这段三角权力关系中“不争”,先让别人去争、去内耗,否则韩楚风会成为别人结盟下的第一个牺牲品。
![]()
“韩楚风问:‘他们要是不内耗呢?’”
“丁元英说:‘这是文化属性,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
一次与芮小丹吃饭时,丁元英又提到了“文化属性”。他跟芮小丹解释,“……任何一种命运归根结底都是那一种文化属性的产物。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是规律,也可以理解为天道,……”丁元英在芮小丹的进一步追问中继续说,支配人的价值取舍行为的那个东西就是“文化属性”。
“文化属性”正是《遥远的救世主》最让人深思,也最具争议的所在。丁元英在王庙村的社会实验里,不同的人带着不同的目的登场,又因为不同的选择有不同的结局,有人因为目光短浅而与财富擦肩而过,有人因为心生贪念而失掉性命,有人因为清醒果断而成为大局的掌控者。而在这场社会实验之外,芮小丹作为一名警察,其最后的选择也让人从不解到敬佩。很多读者去分析小说中人物言行的细节,试图将其归类为强势文化或者弱势文化,强者或者弱者。小说的最后,借助经历了这一切的欧阳雪的视角,向读者展示了丁元英的离开,使得在古城发生的所有仿佛只是一场虚幻的梦。
![]()
值得一提的是,《遥远的救世主》首次出版于2005年,而故事的发生背景则是从1995年到1998年。在20世纪90年代,人们站在一个崭新的世界面前,思想激荡,心潮澎湃,于观念的纷纭中寻找关于自己立身处世的定论。有的人善于学习,以开放的心态和行动接受新事物,对自我和他人有着清醒的认知;也有的人局限于自我的一方小天地里,被眼前的一点利益得失所困,既没有看到更长远的未来,也未能察觉更广阔的大势。
而在今天,距离小说的发生背景已经过去30年,距离小说首次出版已经过去20年,《遥远的救世主》依然在被讨论,甚至被当作为人处世的指南,而不仅仅是一部虚构的文学作品。读者从各自的生活立场和经验出发,谈论小说中那些人物的同时,也开始反思、分析自己身上已经潜移默化的“文化属性”。
丁元英是虚构的,而这些思考是真实的。

作家出版社推荐

内容来源:新黄河客户端
作者:新黄河记者江丹

往期回顾,点击关注
![]()
![]()
排版:邓 宁
一审:刘岂凡
二审:刘 强
三审:颜 慧
作家出版社官方媒体矩阵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