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马来西亚华语作家黎紫书:我适合在俗世里和俗人打交道

0
分享至

这个秋天,马来西亚华语作家黎紫书用大半个月时间游历中国。从香港、广州、杭州、苏州、南京一路做讲座、分享会和签售会,最后抵达北京,担任2025宝珀理想国文学奖评委。

她所到之处皆是热情的读者。在浙江大学文学院的活动上,她人还没到,现场座无虚席,会后签售排了一个半小时。四年前,她的长篇小说《流俗地》在中国出版,成为现象级作品。在豆瓣上,近4万网友打出了9.2的高分。

黎紫书没想到,一本纯文学的作品,能够畅销并成为出圈之作。出版行业低迷之际,她感谢读者的厚爱,又调侃一句,“口碑和读者之间的安利确实管用,但网传刘亦菲要出演电视剧,可能也有影响吧。或许读者只是想找到值得读的书,毕竟现在的时间更宝贵了。”

有消息称电视剧《流俗地》即将开机,网传导演是许鞍华,书中盲女银霞的扮演者,刘亦菲、刘诗诗、倪妮都是猜测人选。

银霞先天失明,内心却明亮通透。她仿佛是置身事外的观察者,靠着听觉与直觉,描摹出一段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马来西亚华人的生态。在锡都这个小地方,马来人、印度人和华人生活于此,所有人物穿插嫁接,素朴呈现,那些看起来没什么惊心动魄的事件,那些无关紧要的小人物,组成一幅叙事绵密的写实之网,仿佛一张充满细节的浮世绘,一组锡都女性浮沉的众生相。黎紫书阴郁的叙事基调下,没有大恶之人,也没有大时代的叙事,只在日常之中,写出生命隐秘的黑暗与暴力,世俗小城中市井小民的平淡生活,呈现数十年历史深处的一众卑微生命,让人读出旧小说草蛇灰线的意味。


对于《流俗地》的影视化,黎紫书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有一句话说,‘作品完成,作者已死’。我觉得文学作品分两类,一类是作者的独舞,另一类是作者与读者的共舞,我的小说属于后者,需要读者进入那个世界,填充留白,和我一起完成作品。读者的评价更多是在展现他们自己,而非我的作品。影视化则是另一种语言,有时间和篇幅的限制。我信任签约的导演,把导演看作是与原作对话的读者,并不期待原汁原味的照搬。”

担任2025宝珀理想国文学奖评委,是黎紫书第一次参加中国文学奖评审工作。

她说,在马来西亚,一个华语作家想要被看见,除了获奖,没有其他方法。她当年为了获奖,研究众多获奖作品,摸索出一套“得奖体”。黎紫书最早的《国北边陲》,斩获了包括马来西亚花踪文学奖在内的各大奖项,成为获该奖最多的作家。她2016年的长篇小说处女作《告别的年代》入围香港浸会大学文学院主办的第四届“红楼梦奖”,成为该奖最年轻的得主。

“我是被文学奖抬举出来的作家。”黎紫书说,她深知一位作家在文学奖上被看见意味着什么,因此,在她前往新加坡、中国香港担任文学奖的评委时,也会很有“心机”地、不遗余力地托举自己欣赏的年轻写作者。她常常希望,能在广阔的华语文学世界,看到“更奔放、更有野心”的作品,“我可以接受不完整、不成熟,但我想要看到更突破性的,不要显得那么小心翼翼的、大局为重的作品”

生于1971年的黎紫书,原名林宝玲。她与父亲始终疏离,对母亲的人生选择也有诸多不理解。母亲年轻时为爱奔走,宁可与原生家庭决裂,也要做父亲的二房,忍耐着独立养育四个孩子的艰辛,一生坎坷。黎紫书从小就想做一个与母亲截然不同的独立女性。

她用自己的方式完全独立的蜕变。中学毕业就跨进社会谋生,做过老师,干过销售。后来,她进入马来西亚最大的华文报纸《星州日报》,开启13年采访写作的生涯,但这个梦寐以求的工作,依然无法让她满足。35岁时,已是高级记者的她觉得职业生涯看到了头,于是毅然辞职,离开家乡,云游世界,开始职业作家的生涯。那时候,她不知道未来是如何,却勇敢而无畏。

“我不是一个天才,我写作30年,靠的是匠人心态去创作,在文字上投尽我的心力。每一个字、每一个符号、每一个句号,都非常讲究地去打磨。”黎紫书认为,对马来西亚华语作家来说,写作是无利可图的事情,“每一个作品都意味着你想要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作家。我想要追求那样的作品,所以才去写作”。

当黎紫书拿到重要的文学奖,被文坛看见并重视,她又一次对自己进行梳理。她不再刻意写那些容易拿奖、宏大叙事的马华文学作品,也不再迎合外界期待,而是完全倾注自己内心。

黎紫书深知,自己哪怕有了一些名气,但作为马华写作者,依然面对困境。马华文学的长篇小说寥寥可数,不但缺故事、缺平台、缺出版机会,也缺乏读者。她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内心去写作,她形容自己是用破釜沉舟的心,“在死去活来、每日诚惶诚恐的状态中”写出《流俗地》,她渴望自己能写出植根当下的、有生命力的马华文学,这一长卷浮世绘,是她一笔一笔对家乡的书写。书中每一位普通人的生命轨迹,都映照着马来西亚的历史暗流。

“吾若不写,无人能写”,是黎紫书对自己写作使命的描述。在她内心,《流俗地》是一部充满市井俚俗味的长卷,是描绘马华社会几十年风雨悲欢和人事流变的草民众生像。

作家王安忆曾评价《流俗地》以细水长流的方式去叙事,说好了一个写实的人间故事,“打开了写实的世界,开辟新的马华写作领域”。而黎紫书写完这部长篇,也深感自己没有体力再去完成长篇。毕竟写作的过程中,她数次被病痛折磨,严重胃酸逆流,甚至有种活不下去的感觉。

现在的她,长居纽约,依然在写作短篇,那是另一种形式的难。

黎紫书也发现,今天的文学式微,不仅创作者减少,创作者的心态也在改变。

“他们要的是,如果我成为一个被关注的作家,我能够得到什么?我想,是这个价值观的差别,造成今天的这种现象。我很老派地希望,青年作者对自己的作品要有更高的要求,你不是成为现在的自己,而是成为未来的自己,甚至当你不在这个世界以后,你的作品也会告诉世人,你是一个怎样的作家。”黎紫书说。


对话黎紫书:只有写作时,我才是黎紫书,像是过着另一个人的人生

第一财经:在你文学创作的早期,曾经探索马华文学的“得奖体”,直到《流俗地》才发展出更接地气的写实风格。如果现在年轻写作者想被看到,也去摸索得奖规律,你会给什么建议?

黎紫书:其实马华文学圈的“得奖体”相对容易摸索,这个探索过程没什么可否认或羞耻的,对青年作家来说是必经之路,能训练文笔和功底,学会精准表达。但不能一直追逐固定标准,后来我不再追求得奖,才开始思考自己的标准是什么。写《流俗地》时,我已经完全放下了文学奖的训练,觉得自己的标准更高了。

第一财经:马华文学的三巨头李永平、张贵兴和黄锦树‌,都是以融合历史、文化认同与现代主义的方式去写作,有很强的南洋意象和民族寓言。但你在《流俗地》中,放弃了马华文学那种宏大叙事,转而专注平凡人的普通生活,这种写作是不是更难?

黎紫书:确实,高大上的内容远离生活,容易凭空捏造,读者也难以检视。但平凡生活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写得好不好,读者一眼就能看出来,需要更诚恳、真实的表达,难度其实更高。

第一财经:你小说中的一些女性角色,比如梁金妹、马票嫂、蕙兰等,都有你的母亲以及身边年长女性的影子。你也说过,以前总想跟母亲反着走,之后才发现,自己和她一样坚韧,这种和解是通过写小说达成的吗?

黎紫书:不是,和解需要在现实中落实。我以前和妈妈关系疏离,甚至有点看不起她。但现在,我会毫无顾忌地抱她,耐心地教她用手机。我明白,我们只是追求不同,但都是坚韧前行的女性,这种和解在我妈妈还活着的时候,通过身体力行的陪伴就达成了,和写作无关。

第一财经:对于写作这件事,你一直有一种“小说大于作者”的谦逊心态,是小说在引领着你的创作。对一些小说家来说,仿佛写作是一种可以创造世界的上帝视角。

黎紫书:我觉得写作者不能抱着“用作品成就自己”的心态,那样位置就放错了。应该是把自己放在作品之后,写作者是为了成就一部好的作品而存在,这样的心态,反而更有可能写出好作品,而好作品最终也会反过来成就作者。如果一开始就想掌控作品、成就自己,写出好作品的概率很低。

第一财经:在你看来,什么样的作品才叫好作品?

黎紫书:每个作家的标准不一样,我没有固定标准,更期待惊喜。有些作品看似没人物、没情节,却让人觉得很好,新时代的作家应该和老一套的文学标准产生冲突,打破框框。那些“不过不失”的作品往往没什么出彩之处,对我来说,反而不完美的作品有可能更精彩。我经常被野生作品惊艳,过去布克奖的一些得奖者作品里,让我惊艳的大多也不是学院派。

第一财经:你中学毕业后从事过很多职业,当记者的13年也接触了三教九流的不同人群。甚至到现在,你已经成为名作家,依然要保留自己身上的那种“俗”,跟装修师傅一起吃饭聊天,让他们都意识不到,你是一位作家。这种确保“俗”的心态,以及贴近社会现实的方式,是不是写作的重要财富?

黎紫书:当然是。我不是天才,更多是个匠人,很多同辈写作者比我有才情、有学养,我靠的就是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广阔的接触面。当记者让我有机会接触各种人和事,学会和人打交道、“套故事”,这是我最大的资产。而且我本身就觉得和陌生人聊天很有乐趣,不是为了写作才这么做。

我本身就适合在俗世里和“俗人”打交道,这里面有心机,也有真诚,这是我的本性,也是我写作的最大资源和养分。我在高级学术圈会觉得不自在,但和熟人聊日常就如鱼得水。写作只要对自己诚实就好,这种“俗”对其他作家未必重要,毕竟每个写作者的追求不同。

第一财经:《流俗地》里的锡都就是你的故乡怡保,19世纪末因锡矿开采获称“锡都”。你现在大半年居住在美国,小半年回到马来西亚,怡保对你来说是什么样的存在?

黎紫书:母亲在哪,家乡就在哪。怡保的生活节奏让我觉得最舒适,年轻时痛恨它没发展,年纪大了反而庆幸它变化很小,像个一直等着我回去的地方。很多家乡回去后已经认不出,但怡保不一样,是我想终老的地方。

那么多年在世界各地旅居的经历,让我跳出“庐山”,更清楚地看清家乡的面貌、历史和意义。

第一财经:写作能帮你对抗孤独或寻找人生意义吗?

黎紫书:写作不是用来对抗孤独的,而是在繁忙的现实人生中,给了我另一个维度——一个只属于自己的角落。我平时以林宝玲的身份生活,只有写作时成为黎紫书,像是过着另一个人的人生,这种体验很特别。写作还能帮我梳理内在自我和对世界的看法,这是在凡俗生活中很难做到的。


《流俗地》

[马来西亚] 黎紫书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十月文化 2021年4月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吃相太难看!开拓者主场召回杨瀚森“卖票”,客场下放打发展联盟

吃相太难看!开拓者主场召回杨瀚森“卖票”,客场下放打发展联盟

绯雨儿
2025-11-16 11:56:24
易建联近况曝光!周鹏:大哥永远是大哥,身材管理比运动员时还棒

易建联近况曝光!周鹏:大哥永远是大哥,身材管理比运动员时还棒

二疯说球
2025-11-16 08:55:35
太及时了!防止大规模返乡意义重大,农民工“回家躺平”行不通

太及时了!防止大规模返乡意义重大,农民工“回家躺平”行不通

火山诗话
2025-11-16 07:49:52
新闻周刊丨高市之“祸”:撕裂中日关系的“天崩开局”

新闻周刊丨高市之“祸”:撕裂中日关系的“天崩开局”

国际在线
2025-11-16 05:54:46
知名歌手演出过程中突然“点支烟”!卫健委:已对当事人进行处罚

知名歌手演出过程中突然“点支烟”!卫健委:已对当事人进行处罚

极目新闻
2025-11-16 10:27:34
深圳200亿国企换帅,去年人均薪酬17万元

深圳200亿国企换帅,去年人均薪酬17万元

华美财经
2025-11-16 11:22:07
山西狗咬人事件,邻居家的监控帮申某家大忙了!对方轮番上去打砸

山西狗咬人事件,邻居家的监控帮申某家大忙了!对方轮番上去打砸

火山诗话
2025-11-16 08:12:14
谁给张碧晨出的馊主意?这么有想象力衣服,太天马行空了!

谁给张碧晨出的馊主意?这么有想象力衣服,太天马行空了!

陈意小可爱
2025-11-16 09:13:00
泰王访华实属无奈?开口就是三大需求,中国不会轻易松口

泰王访华实属无奈?开口就是三大需求,中国不会轻易松口

爱下厨的阿酾
2025-11-15 16:12:34
同时惹怒中俄韩后,高市早苗想见金正恩,朝方:千年宿敌日寇!

同时惹怒中俄韩后,高市早苗想见金正恩,朝方:千年宿敌日寇!

阿龙聊军事
2025-11-15 18:27:59
中方愤怒升级!24小时内两次“奉示约见”,新闻联播3分钟警告高市早苗......最新:日本还想发展核潜艇!

中方愤怒升级!24小时内两次“奉示约见”,新闻联播3分钟警告高市早苗......最新:日本还想发展核潜艇!

新民周刊
2025-11-15 18:35:44
人口数据崩塌,东北老铁遥遥领先

人口数据崩塌,东北老铁遥遥领先

望岳
2025-11-12 22:26:49
中国房地产持续低迷,超过10亿美金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几天内就将违约

中国房地产持续低迷,超过10亿美金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几天内就将违约

爆角追踪
2025-11-15 13:30:18
东莞一平台自曝出现挤兑,所签协议刻意遮掩“投资”属性

东莞一平台自曝出现挤兑,所签协议刻意遮掩“投资”属性

新浪财经
2025-11-13 20:35:37
宇树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兴兴:伴随多模态大模型与机器人的深度融合,机器人将更加敏锐、能干

宇树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兴兴:伴随多模态大模型与机器人的深度融合,机器人将更加敏锐、能干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6 10:54:04
势在必行!全运会结束后,国乒主席王励勤应尽快做这3件事!

势在必行!全运会结束后,国乒主席王励勤应尽快做这3件事!

田先生篮球
2025-11-15 10:51:13
史上最年轻金鸡奖影帝!24岁的易烊千玺凭什么?

史上最年轻金鸡奖影帝!24岁的易烊千玺凭什么?

红星新闻
2025-11-16 07:53:52
又一科技巨头暴雷!5000人近10亿被套,人去楼空,老板已跑路?

又一科技巨头暴雷!5000人近10亿被套,人去楼空,老板已跑路?

八斗小先生
2025-11-14 17:43:11
西部第二!掘金逆转双杀森林狼豪取7连胜 约基奇全能完胜华子

西部第二!掘金逆转双杀森林狼豪取7连胜 约基奇全能完胜华子

醉卧浮生
2025-11-16 11:43:41
山西“狗咬人被摔死”命案:政协委员妻子是最大的祸根

山西“狗咬人被摔死”命案:政协委员妻子是最大的祸根

Mr王的饭后茶
2025-11-15 21:52:07
2025-11-16 12:11:00
第一财经资讯 incentive-icons
第一财经资讯
第一财经官方账号
235818文章数 62063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广州白云机场T3亮相,为什么大家都觉得像“甲虫”?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国看透了高市早苗 采取前所未有的反制措施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国看透了高市早苗 采取前所未有的反制措施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宋佳二封,易烊千玺拿奖张艺谋乐开花

财经要闻

中国县城的打工人,快被AI培训班包围了

科技要闻

谁在炒作全固态电池?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时尚
教育
房产
本地
军事航空

今年冬天最流行的4组叠穿,让你美出新高度!

教育要闻

花钱存钱,家长必看的人生感悟

房产要闻

首开狂卖6.68亿!海口这个顶级教育红盘,引爆海口楼市!

本地新闻

沈阳都市圈“冷资源”点燃“热联动” “组团”北上“圈粉”哈尔滨

军事要闻

解密福建舰电磁弹射背后的硬核支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