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深入推进的当下,中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正经历一场深刻变革——从以治疗为中心加速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这一转变不仅体现在政策引导与资源配置上,更已成为全社会对健康管理的普遍共识。如何将预防关口前移,实现从被动医疗到主动健康的跨越,成为行业探索的核心议题。在此背景下,11月7日,2025年中国脑卒中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华为擎云携智慧医疗解决方案亮相,其战略研究院专家王巍的演讲道出了行业转型的关键。这场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主办的盛会,聚焦脑卒中防治体系优化与技术创新,而华为擎云带来的“可穿戴+AI”创新实践,为主动健康管理提供了新范式。
![]()
行业之困:被动医疗难破健康管理瓶颈
主动健康管理已成为行业共识,但现实痛点却亟待破解。随着老龄化加剧,脑卒中、心脑血管等疾病人群持续扩大,传统“院内治疗、院外不管”的模式弊端尽显:患者出院后缺乏持续监测,心率、血氧等关键数据割裂,医生难以及时干预;电话随访效率低下,患者依从性参差不齐,康复效果大打折扣。这些痛点不仅增加了患者的健康风险,也给医疗机构带来了管理压力与服务瓶颈。
面对这些挑战,行业亟需通过技术创新,构建更智能、更连续、更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新模式。华为擎云基于其在商用终端及解决方案领域的技术积累,联合生态伙伴推出了一系列智慧医疗方案,旨在以数字化工具打通院内外服务壁垒,重塑医患连接方式。
方案破局:三重架构织就健康管理闭环
在本次大会上展示的擎云智慧医疗-健康表方案,是华为擎云在主动健康管理领域的一次重要实践。该方案以医嘱版智能穿戴(健康表)、轻量化医生工作台(定制平板)和机构管理后台为核心,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健康服务闭环。
对患者而言,佩戴医嘱版智能穿戴设备后,可与医生团队建立绑定关系,无需频繁往返医院,就可实现心率、血氧、睡眠等关键健康指标的连续监测。一旦监测到异常数据,系统会自动预警,帮其获取专业干预,变被动复诊为主动预警。对医生来说,通过华为擎云定制平板,可以便捷建立患者电子档案、下发个性化管理方案,并借助AI辅助工具进行高效的数字化随访。这不仅减轻了医生处理纸质档案、电话随访的负担,也使其能够更专注于诊断与决策,逐步实现“千人千策”的精准管理。而医疗机构通过管理后台,可全面掌握患者康复情况,打通上下级医院转诊通道,让高危患者得到及时干预。
![]()
针对院外康复场景,华为擎云还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了擎云智慧医疗-院外健康管理方案。医生通过商用穿戴设备获取患者院外健康数据,为其制定个性化预后方案,重构了院外服务流程,有效提升了患者依从性与服务满意度。
科技赋能:以创新驱动行业价值升级
华为擎云的智慧医疗实践,其核心价值在于将传统“被动复诊、数据割裂”的健康管理模式,转变为“主动预警、数据连续”的数字化服务新模式。这一转变带来了多重行业价值。
对于患者,智能穿戴设备提升了长期健康管理的依从性,让个性化、触手可及的健康服务成为现实。对于医生,数字化工具将其从繁琐事务中解放出来,提升了医患沟通与诊疗效率。对于医疗机构,华为擎云方案将一次性诊疗延伸为连续服务,既增强患者黏性,又开辟了新的服务增长点。
![]()
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推动行业生态优化。连续的院外健康数据形成高价值资产,不仅服务于个体康复,更能为脑卒中防治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主动预警模式精准筛选高危患者,让优质医疗资源集中服务于急需人群,为分级诊疗落地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这与华为擎云“自主创新、以人为本”的品牌DNA高度契合,其服务全球1000+TOP级企业的经验,正转化为医疗行业的转型动能。
随着像脑卒中大会这样的行业平台持续推动交流与创新,以及华为擎云等科技企业的深入参与,一个更智能、更主动、更以人为本的健康管理新时代正加速到来。未来,技术与医疗的深度融合,将继续推动健康服务模式的革新,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多科技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